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doc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14【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精选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文地理试题(文科)地理试题(文科)时量:90 分钟 总分:100 分 命题人:班级: 姓名: 考号:第第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6060 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读世界部分海峡轮廓图,回答 1-3 题。1.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 A. A B. B C. C D. D2.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又盛产石油的海峡 A. A B. B C. C D. D3.以上四个海峡的位置从地质方面考虑它们的共
2、同成因是 A.海岸侵蚀 B.构造断裂 C. 海侵低地 D.板块挤压北京时间 2016 年 7 月 5 日,已在太空飞行 4 年 11 个月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成功进入木星轨道。4为飞行中的木星探测器提供能量的是A月球 B太阳风 C太阳辐射 D地球下图示意市某地区等坡度2 / 14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完成 56 题。5.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A甲 B乙C丙 D丁6.图示河流A丙段大量沉积从乙段带来的泥沙B该河流一定位于夏季风迎风坡C丁段北岸侵蚀较严重,河岸较陡D该河流 7、8 月份流量大2014 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
3、严重的干旱。科学家认为,一种叫做“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改变了南美洲风的正常路径。下图为大气运动受阻塞前后正常路径与大气阻塞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 78 题。7当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控制巴西东南部的天气系统为A高压系统 B低压系统C冷锋 D暖锋8关于“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以及对南美洲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该气流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 巴西东南部干旱少雨 亚马孙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将大幅增加 南美洲“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对热带地区的影响较大A B3 / 14C D读“世界海陆轮廓图”,回答 9-11 题。9.9.关于图中关于图中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湖,
4、属构造湖 处海洋深邃,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处沼泽广布,与地处高纬地势低平有关 处森林密布,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A. B. C. D.10.甲洋流是世界唯一一个具有季节性的洋流,它在夏季是寒流,而冬季是暖流。关于甲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洋流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 B甲洋流的形成与盛行风有关C甲洋流的流向无季节变化 D夏季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11.乙洋流对沿岸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带来丰富降水 增温减湿 形成渔场 多荒漠植被A. B. C. D.下图(a)为醴陵一中高 408 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第三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
5、录卡片。完成 12-13 题。12根据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a)中的A. B. C. D.4 / 1413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顺序是A.、 B.、 C.、 D.、5 / 14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 M 地区气候资料图,山地 M 一侧的山坡为西侧。回答 14-16 题。14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增湿的作用 B7 月 M 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M 地区的农业以牧业为主,种植业不发达 D1 月 M 地区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15M 一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AM 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 BM 侧是
6、阴坡,热量相对较低CM 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DM 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16图中非地带性沙漠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洋流 B地形 C海陆分布 D降水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 年,清朝的人口为 4.3 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 13 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 17-18 题。17. 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6 / 14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18. 随着
7、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离心力示意图”,读图完成 19-21 题19.图中甲、乙、丙所示内容排列正确的是A甲地价上涨 乙交通拥挤 丙各类产业迁出B甲交通拥挤 乙地价上涨 丙各类产业迁出C甲各类产业迁出 乙交通拥挤 丙地价上涨D甲地价上涨 乙各类产业迁出 丙交通拥挤20.图示现象可能导致A市中心人口将大幅增加 B城市化水平将不断下降C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 D中心商7 / 14务区逐渐向区迁移21.醴陵一中某教师 2017 年 1
8、月 11 日收到来自新疆的馕饼,同办公室的教师品尝了美味,共同感慨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吃到新疆的馕饼和北京的烤鸭,这得益于地域联系的不断发展,下列地域联系类型中最可能没有参与此过程的是:A. 邮政通信 B. 电信通信 C. 交通运输 D. 国际贸易8 / 14下图为 2017 年冬季拍摄的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路边绿化带照片。绿化带内栽种了常绿灌木,入冬前园艺工人对灌木浇透水,并用无纺布从外围围挡。据此完成 2224 题。22该绿化带入冬前要浇透水,其主要目的是A. 增加夜晚温度,防止灌木冻害 B降低夜晚温度,消减越冬害虫C降低白昼温度,减缓灌木生长 D. 降低白昼温度,消除内部杂草23照片中的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