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巧用故事育人案例策略研究.pdf
《小学班主任巧用故事育人案例策略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班主任巧用故事育人案例策略研究.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班主任巧用“故事”育人案例策略研究 一、“故事”育人的意义 在平时的班主任教育生活中,育人是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厌学”“迷茫”“逆境”“犯错”“自卑”“骄傲”“挫折”“耍性”等是许多孩子的“标签”,在孩子需要人格养成方面教育时,通常采用的无非是这样两种一种是较理性的直言说教式,这种教育方式一开始运用可能有些“疗效”,时间长了,毋庸置疑会让许多孩子多多少少产生了“抗药性”,有的甚至是这耳听那耳扔,效果当然大打折扣;另一种就是非理性的“拳棒威吓”式,当小孩子出毛病或犯小错时,老师或家长轻则言语恫吓,重则拳棒相加,这种体罚式教育的“后遗症”最令人焦心,唬过的效果无疑会“立竿见影”一时,但最有可
2、能会让他身心俱伤一世啊!有没有更有效的第三种法子呢?当然有了你不妨多备一些有说服力的故事,必要时,让这些故事“粉墨登场”,效果一定不错哦!为啥这样说呢?这是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而来的。小孩子最爱听的是什么?毋庸置疑是“故事”既然“故事”是孩子们的最爱,那我们怎能不因应这个特点,让“故事”在育人中发挥最大的功用呢?二、“故事”育人的实践。我在班级工作中就着重探究了针对具体学情给予相对应“故事”这一课题,效果不胜欣忭。“厌学”时用“故事”改正“态度”。厌学是中小学生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它是导致学生流失的最主要因缘。从心理学角度看,厌学是指学生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具体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
3、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偏离学习等。当一个孩子一旦陡生厌学情绪,且不及时加以有效引导和控制的话,就可能会发展为可怕的“厌学症”对学习彻底失去兴趣,上课不专心,作业拖拖拉拉,甚至对班级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都徒生畏惧,最坏的结果如旷课、退学等都可能出现。造成孩子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不详细阐释了,这儿要说的是,当你一旦发现孩子有“厌学”倾向时,莫慌张,也莫用“暴力”相迫就范,最好的方法是准备好一个或数个得当的故事来唤醒他们积极向上的品质意识,帮助孩子树立乐学的信心,给予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促使孩子走出自卑,走出“封闭”,走向热烈的学习生活。意志薄弱是造成孩子厌学的主因之一。由于种种
4、原因,造成许多孩子对自我有了“我是差孩子”“我不行”“我努力也是白忙活”等等之类的“定式差评”,这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给孩子鼓鼓劲,让其坚强起来,挺起腰杆,坚信自己“也能行”!我曾给一位作业总是拖拉马虎,成绩还总是差得不行的女孩朱艳讲过一个智者捏花生的故事,达到了预期目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故事点醒了朱艳现在,她已是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系研究生了。“迷茫”时用“故事”找寻“目标定位”。不出大意外,一般孩子的成绩相对是稳定的,这点大家都有共识,但有时候,有些孩子的成绩会莫名其妙地大起大落,情绪化很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学习无计划,时间利用效率低下,不善科学用脑,抓不住重点难点等,但
5、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应是孩子们学习的目标感模糊了。这时候,作为班主任,除了要了解清楚导致这部分孩子之所以出现这种不正常现象的主因外,更应佐以一个能给孩子“明晰目标重要性”的故事。我曾经讲个从目标设定开始的故事给学习上极不稳定的王博、吕涛等孩子听,夯实了他们的“学习目标”意识,感觉很出效果。故事带给孩子们的启示是:一个人无论他现在多大年龄,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以前的日子,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逆境”时用“故事”激发“雄起”。每个人的成长都伴有顺境和逆境,小孩子的学习生活也是这样。一些孩子因种种原因造成“生活上的不顺”或“学习上的逆境”,这时作为班主任老师就要有一双“火眼
6、金睛”,时刻关注那些在逆境中“挣扎”的孩子,透过温馨的言语,温润的爱抚,佐上温暖的“故事”,以让孩子们能决绝地从“逆境”中“雄起”。我曾经对因父母离异而导致成绩大面积下滑的魏辉同学讲过一个叫 聪明的驴子 的小故事,让他明白了“不怕挫折,积累经验,这样在有了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后,就能轻易脱离困境了”的道理。“挫折”时用“故事”促其“自胜”。“挫折”和“逆境”一样,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有时他们可谓是“孪生兄妹”。小学生也是一样,他们也往往遇有挫折,学习上的,抑或是生活上的,比如被老师误解,某次考试考得一塌糊涂,对某个科目“总不来电”,身体上的意外疾病,天生的残疾,家庭的突然变故等等,这些挫折,对小孩
7、子极脆弱的小心脏是个不小的打击,有的可谓是致命的。这时候,老师正确及时的导引非常必要。如何让“挫折”中的孩子“愈挫愈勇”呢?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给孩子们讲个得当的故事,让孩子们学到“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战胜挫折”的理念。诚如孟子所说:“自胜者强”。我曾给一个因车祸而失去左腿的涂早同学讲过一个叫执着的摩拉里的故事。孩子们在故事中不知不觉便明白了我要表达的道理一个人的内心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若是自甘埋没,放弃努力,就会埋没了自己的才能。“犯错”时用“故事”加以“警醒”。犯错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是在不断犯错中成长起来的,完全不犯错的完美孩子是不存在的。因此,面对时时出错的孩子,我们能做的就
8、是采取有效手段让他们及时警醒,回到正确的学习和生活的轨道上来。班级管理专家魏书生说过:“学生不管有多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由假丑恶和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孩子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心里,站在其 真善美的那部分思想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可见,当孩子犯错时,班主任老师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并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帮助孩子达到少犯错误,甚至不再犯错的目的。“讲故事”显然是老师所采用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段时间,班长总反映男生玥自习
9、课嘴巴把不牢,经常旁若无人地乱嚷嚷,怎么说也不听。于是,一天放学后,我将玥单独留下,给他讲了古人买盐的故事。这故事告诫玥过犹不及终适得其反,就像雨水来得恰到好处,可以滋润万物生长,雨水太多则泛滥成灾;话说得中道,大家欢喜,话说得过了头,只讨人嫌!玥从此收敛了许多!“自卑”时用“故事”找回“自信”。自卑心理是许多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大障碍。许多人采取了诸如“体验成功”、“建立新的兴奋点”、“积极地自我暗示”等方式方法,力求让孩子快速摆脱自卑的阴影,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现在,我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处理,孩子们特别乐于接受。男生魏延是个“罗锅”程度极深的孩子,实在自卑得不行,整天窝在班里不出门,早操课间
10、操大课间之类的几乎不见其踪影。我几乎穷尽了所能想到的法都不能让他有一丝的改变。情急中我倏然想到了一则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故事”,于是便讲于 他听,竟有了出奇的效果。此故事让魏延明白了这样道理你不能将命运交给别人的两张嘴唇之间。很多时候别人对你的认识是片面的,关键是你要相信自己,学会接受自己、欣赏自己。“自负”时用“故事”教会“谦虚”。“自负”是不少少年人的通病,也是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主要障碍之一。那些学业优秀的孩子或者某方面特长突出的孩子是大家眼中的宠儿,他们常会得到太多的表扬,而这些“表扬”往往会让他们不知不觉滋长出自满情绪,让他们自己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问题,于是有人便会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班主任 故事 育人 案例 策略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