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pdf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 一、新课程考题。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 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
2、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7、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
3、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6数学是关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的科学。A空间形式 B逻辑推理 C数的基础知识 D形象思维 7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数学对象的()的思维形式。A特征 B一般属性 C性质 D本质属性 8以比较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相同性质的事物归为一类,不同性质的则归入不同类别的思维方法是()。A比较 B分类 C综合 D分析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方形的长是 a
4、 米,宽比长短 10 米,则它的周长可表示为(2a-10)米。B10h 表示底为 10、高为 h 的三角形的面积。C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D甲、乙两人分别以 3 千米/小时和 5 千米/小时的速度,同时从相距 80 千米的两地相向出发,设他们经过 x 小时相遇,则可列方程为 3x+5x=80。10已知甲数比乙数多 25,则乙数一定比甲数()。A少 30 B少 25 C少 20(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1数学的主要特征是()。A抽象性 B逻辑性 C发展性 D思想性 E应用的
5、广泛性 12在进行逻辑思维的过程中,基本的方法有()。A比较 B分析 C综合 D抽象 E概括 1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领域。A数与代数 B图形与几何 C应用题 D统计与概率 E综合与实践 14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是()。A内涵扩大时,则外延就缩小 B内涵扩大时,则外延也扩大 C内涵缩小时,则外延就扩大 D内涵缩小时,则外延也缩小 15下列学习活动中属于概念同化的有()。A操作探索长方形体积公式 B利用学具探索正方形特征 C利用整数加法法则学习分数加法法则 D在“角”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直角”E在“假分数”的基础上学习“带分数”的概念 三
6、、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6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主要由有三种成分构成,即、。17概念的内涵是指。18数学思维按照思维活动的形式可以分成逻辑思维、思维和 思维三类。19学生数学认知的基本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二是。20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和。21若 x=1 时,代数式的值为 6,那么当 x=-1 时,代数式 的值为。22一个均匀的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 1、2、3、4、5、6 六个数字,现任意掷该正方体一次,则朝上的数字是偶数的可能性是_。23根据学习的深度划分,数学学习可以分为_与 _。24变量数学产生于 17 世纪,其标志有两个:一是 的产生;二是微积分的建
7、立。25数学命题学习有上位学习、和 三种基本形式。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26数学问题解决 27有意义学习 28同化 29数学概念形成 五、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30试述作为教育的数学和作为科学的数学之间的差异性。31试分析我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特点(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判断错误不给分。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2、3、4、5、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一)单选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
8、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不选均不给分,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D C(二)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入下列表格中相应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BE ABCDE ABDE AC DE 三、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6、条件信息、目标信息、操作信息。17、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18、形象、直觉。19、同化、顺应。20、判断、
9、推理 21、-4 22、1/2 23、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24、解析几何。25、下位学习、并列学习。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26、数学问题解决是指学生在新的情境状态下,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寻求问题答案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27、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能记住所学数学知识的结论,而且能够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掌握它们与有关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并能融会贯通。28、在数学学习中,同化是指学生利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适当改造,然后将改造后的数学知识直接纳入认知结构,扩大原有认知结构,使数学认知结构发生量变的过程。29、所谓数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教材 教法 考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