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技术复习题.pdf
《化工安全技术复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安全技术复习题.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工安全技术复习题 第一章 概论 一、化工生产的特点。答:A 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会对人(包括生物)、设备、环境造成伤害或侵害 B 化工生产的特点:工艺、设备、控制系统复杂高温、高压连续作业 二、如何认识安全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三、危险源三要素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四、两类危险源的理论,影响因素两类因素相互关系 答:导致各类伤亡事故的第一类危险源。能量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屏蔽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人、物、环境 1、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失误。2、物的不安全状态 3、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照明、粉尘、通风换气、噪声等 相互关系 第一
2、危险源是先决条件,第二危险源是必要条件,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五、重大危险源的定义重大危险源的范围 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企业生产活动(生产、加工、使用、储存等)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临界量)的设施、设备或场所(单元)范围:共有六大类:1、贮罐区(贮罐)2、库区(库)3、生产场所 4、压力管道 5、锅炉 6、压力容器 六、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区别 重大危险源:强调设备、设施或场所本质、固有的物质能量大小。重大事故隐患:强调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 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 一、危险化学品按其危险性质划分为哪几类 共分八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
3、体,易燃固体、自燃物质和遇湿易燃物质,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质,腐蚀物质。二、危险化学品贮存的安全要求是什么 化学物质的贮存限量,由当地主管部门与公安部门规定;交通运输部门应在车站、码头等地修建专用贮存化学危险物质的仓库;贮存化学危险物质的地点及建筑结构,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并充分考虑对周围居民区的影响;安全消防卫生设施,应根据物品危险性质设置相应的防火防爆、泄压、通风、湿度调节、防潮防雨等安全措施;必须加强出入库验收,避免出现差错。特别是对爆炸物质、剧毒物质和放射性物质,应采取双人收发、双人记账、双人双锁、双人运输和双人使用的“五双制”方法加以管理;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
4、处理,根据危险品库房物性及灭火办法的不同,应严格按规定分类贮存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有哪些要求 装配原则 化学危险物质的危险性各不相同,性质相抵触的物品相遇后往往会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发生火灾时 使用的灭火剂和扑救方法也不完全一样,因此为保证装运中的安全 应遵守有关装配原则。配备物品 包装要符合要求,运输应配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和配备必要的紧急处理工具,搬运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撞击、震动和倒置。公路运输 汽车装运化学危险物品时,应悬挂运送危险货物的标志。在行驶、停车时要与其他车辆、高压线、人口稠密区、高大建筑物和重点文物保护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按当地公安机关指定的路线和规定时间行驶。铁路运输
5、铁路是运输化工原料和产品的主要丁具。通常对易燃、可燃液体采用槽车运输,装运其他危险货物使用专用危险品货车。卸料要求:管速不宜过快,接地防静电。水陆运输 船舶在装运易燃易爆物品时应悬挂危险货物标志,严禁在船上动用明火,燃煤拖轮应装设火星熄灭器,且拖船尾至驳船首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 50m。在封闭水域严禁运送剧毒化学品。第三章 防火防爆技术 一、什么是燃烧燃烧应具备哪些条件 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发光、发热激烈的氧 化反应。特征: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可燃物(一定浓度)、助燃物(一定量)、点火源(一定强度)。二、燃烧三要素什么是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 1、燃烧三要素:1)可燃物 2
6、)助燃物(氧化剂)如:空气、氧气、氟、氯、溴、碘、高锰酸盐、硝酸盐等 3)点火源化学工业常见的点火源 热能:高温表面、过热 化学能:明火 电能: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火花 机械能:摩擦、撞击火花 2、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 凡能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物质,都可称为可燃物质。凡是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能与可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如:空气、氧气、氟、氯、溴、碘、高锰酸盐、硝酸盐等 三、什么是点火源常见的点火源有哪些 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均可称之为点火源。常见的点火源有明火、电火花、炽热物体等。四、什么是爆炸爆炸的特征常见的爆炸类型 爆炸:物质自一种状态
7、迅速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声、光、热、机械功等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爆炸的特征:过程进行得很快,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周围介质震动或邻近物质被破坏。爆炸类型:气体爆炸、混合气体爆炸、粉尘爆炸、熔盐池爆炸。五、爆炸极限(1)定义:爆炸性混合物(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的极限浓度。(2)表示:体积分数表示 V%;或质量分数表示 g/m3或 mg/l.爆炸下限:刚达到足以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爆炸上限:达到足以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爆炸范围:上限与下限之间的浓度范围。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其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六、化工生产和贮存中的火
8、灾爆炸危险性分类 为五类:甲、乙、丙、丁、戊。分类主要根据物质的闪点大小来划分的,其中甲类危险性最大,戊类危险性最小。七、火灾分类 A 类-固体物质火灾 B 类-液体火灾和可溶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沥青、石蜡等)C 类-气体火灾 D 类-金属火灾 八、灭火的基本方法 隔离法将着火区与其周围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 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亦不助燃的惰性气体稀 释空气 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射至燃烧物上,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化学中断法灭火剂在高温下产生自由基抑制燃烧反应自由基的产生,中断连锁反应。(也称抑制灭火法)九、在化工生产中,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方法主要指哪些内容 1、反应温度控制:控制反应
9、温度,防止搅拌中断,正确选择传热介质。2、投料控制:投料速度均匀一致;投料配比严格,投料顺序正确,投料量适当。3、溢料和泄漏控制:稳定加料量,采用真空消泡或加消泡剂消减泡沫,杜绝跑冒滴漏,防止误操作。4、采用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装置:自动控制,信号报警装置,保险装置,安全联锁装置。第四章 工业防毒技术 一、职业中毒: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化学毒物而引起的中毒。三要素同时具备。二、工业毒物按物理性态和毒作用性质的分类 1、按物理形态分类:(1)粉尘:飘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2)烟尘:烟雾或烟气 (3)雾:悬浮于空气中的微小液滴 (4)蒸气:液体蒸发或固体物料升华而形成 (5)气体:生产场所温度、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安全技术 复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