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题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京考题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考题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实验九、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一)基础实验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考 查 点 考 查 内 容 及 要 求 实验目的 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实验原理 二力平衡 实验器材 白纸,图钉,细线,橡皮筋一根,弹簧测力计两个 或:弹簧、刻度尺、铁架台各一个、弹簧测力计两个,细线若干 实验装置图 实验过程及步骤(知识、技能、方法)1把橡皮筋(或弹簧)端固定好,端分别用两根细线和两个测力计相连。2先用两个测力计沿同一方向拉橡皮筋的A 端。使 A 端到达 O 点,记下 O 点位置及两个测力计的拉力F1 和 F2 大小、方向。3用一个测力计对橡皮筋的 A 端施加一个力力 F,仍将橡皮筋的 A 端拉伸到 O
2、点,记下此时 F 的大小和方向。(橡皮筋的A 端两侧都被拉伸到 O 点,说明 F 就代替了 F1和 F2 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橡皮筋的 A 端,使 A 端到达 O 端,记下 O 点的位置及两个拉力 F和 F的大小、方向。用一个测力计对橡皮筋的端施加一个力,也让橡皮筋的端被拉伸到,记下此时,的大小和方向。实验结论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力方向相同。实验记录表格:表 1 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二力的合成 力的大小 F/N 方向 用两个弹簧
3、测力计拉 F1=F1+F2=同向 F2=表 同一直线上反方向二力的合成 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 F=力的大小 F/N 方向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 F1=F1+F2=反向 F2=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 F=(二)例题剖析 例 1.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 B端固定,再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 A 端,使 A 端到达某一点 O 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再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 A 端,仍将 A 端拉伸到 O 点,记录此时拉力的大小和方向,(1)从右表记录中你能得到的关于同一直线上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_ _ 。(用字母表示)(2)实验中用
4、一个测力计拉弹簧时,为什么仍要将弹簧 A 端拉到 O 点再读数?解析:力 F 的作用效果与 F1、F2共同的作用效果相同时,这个力 F 才叫F1、F2的合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即 F=F1-F2 答案:(1)F=F1-F2 (2)保证力 F 的作用效果与 F1、F2共同的作用效果相同。(三)典题精练 1.基础训练 1.(2013?雅安)用大小不变的水平力,拉木块施力情况 大小 方向 用两个测力计 F1=2.5N 向右 F2=1N 向左 用一个测力计 F=1.5N 向右 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9 所示。木块在
5、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D.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答案:D 2.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段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则各对力属于二力平衡的是()A B C D 答案:A 3.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 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图甲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并处于静止状态。图乙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 F 的拉力作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并处于静止状态。图丙中弹簧的左端系一小物块,物
6、块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则、的大小关系是,。【思路分析】甲、乙、丙三种情况拉弹簧,以弹簧为研究对象,受到拉力大小都为 F,且弹簧均处于平衡状态。【答案】等于 等于 4.(2015?北京)如图所示,将 B、A 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悬浮”在空中,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大小都为G,则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A.F G B.F=G C.G F 2 G D.F=2G 分析与解答:首先得知道磁环“悬浮”的原因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A 磁环之所以“悬浮”在空中,是因为受
7、到 B 磁环的排斥作用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磁环同样受到 A 磁环的排斥作用。图 22 大木块 海绵块 小木块 题中研究对象是支架底座,其受到的压力 F 应是 B 磁环的物重和 A 磁环给予 B 磁环的斥力之和。又因为 A 磁环“悬浮”在空中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即 A 磁环受到的重力和 B 磁环给予 A 磁环的斥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 F 斥=G 所以 F 压=G+FAB=2G 答案:选 D 5.(2015?海淀期末)如图 5 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
8、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选 B 6.(2016?通州一模)小丽认为“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力越大”。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如图 22 所示:材质相同的实心 小木块和大木块各一个,海绵块一个,木块和海绵块均为底面积相同的长方体。请利用图22 所示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 明验 现小丽的说法是错误的。请写出实验步骤、实象及简要说明。(可画图辅助说明实验步骤)答案:(1)如图 2 甲所示,海绵块放在桌面上,将大木块叠放在海绵块的正上方,观察海绵块的形变程度。(2)如图 2 乙所示,海
9、绵块放在桌面上,将小木块叠放在海绵块的正上方,在小木块的正上方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使海绵形变大于步骤(1)时的形变。简要说明:大木块重力大,对海绵块的压力小(海绵形变小);小木块重力小,对海绵块的压力大(海绵形变大)。因此,小丽的说法是错误的。7.农忙季节小强帮助爸爸干农活(如图所示),爸爸用600 N 的水平拉力拉车,小强用 200 N 的水平力推车,他们合力的大小是()A800 N B600 N F 图 5 图 2 大木块 海绵块 甲 小木块 海绵块 乙 F C400 N D200 N 答案:A 2.能力提升 1.学习了同一直线上的二力的合成知识后,小林想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10、,而是互成一定的夹角,那么合力F 的大小与两个分力、的大小,是否还有 F 等于的关系呢?于是他应用学过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探究。(1)如图 2.3-8 所示,橡皮筋原长为 AB,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互成一定夹角的两个力和,使橡皮筋伸长到 C,记录此时、的大小。撤去力和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一个力 F 的作用,为了使这个力 F 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_,应使橡皮筋_,记录此时 F 的大小。图 2.3-8(2)先后两次改变和的夹角,重复步骤(1),得到三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 析实验 数据可知,当 两个力 不在一 条直线 上时,其合力大小 F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11、),且在、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合力 F 的大小随着与夹角的增大而_。答案:(1)相同 拉到 C 点 (2)不等于 减小 物理量 实验序号 /N/N 和 的 夹角 合力 F/N 1 4 5 8.7 2 4 5 8.3 3 4 5 7.8 备注:F 图 20 甲 乙 2.(2016?昌平区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没有推动静止在路边的汽车,是因为小明的推力小于汽车受到的阻力 B.小明做引体向上静止不动时,单杠对他的拉力和他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明站在体重秤上静止不动时,小明对秤的压力与秤对小明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明将篮球竖直向上抛出,在最高点速度为零时,篮球受到的合力一定不
12、为零 答案:多项选择题 BD 3.(2016?通州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正在下沉的石块,也受到了浮力 B一人打太极拳时很用力,该力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 C人推木箱没有推动,是因为人对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 D排球运动员用力击球时,手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答案 AD 4.(2016?西城二模)小明乘坐地铁时发现:乘客中有很多“低头族”,他们长时间低着头看手机。他记起物理课上老师讲过:长时间低头会引起颈部肌肉损伤。当头颅为竖直状态时,颈部肌肉的拉力为零;当头颅低下时,颈部肌肉会产生一定的拉力。为了探究“颈部肌肉的拉力与低头角度大小的关系”,小明跟课外小组
13、的同学们制作了一个头颅模型来模拟实验。如图 20 甲所示,把人的颈椎简化成支点O,头颅模型的质量为 1kg,头颅模型在重力作用下可绕支点 O转动,A 点为头颅模型的重心,B 点为肌肉拉力的作用点。将细线的一端固定在 B 点,用测力计拉着细线模拟测量肌肉的拉力,头颅模型在转动过程中,细线拉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 OB,如图20 乙所示,让头颅模型从竖直状态开始转动,通过实验同学们记录了低头角度 与细线拉力 F 的数据,如下表:(1)若头颅质量为 6kg,当低头角度为 60时,根据实验表中数据及相关物理知识推测:颈部肌肉承受的拉力为 N。(2)请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分析:人低头的角度越大,颈部肌肉的拉力
14、,其主要原因是:。(3)根据实验,请你关于“预防和延缓颈部肌肉损伤”提出一个合理化的建议:。答案:(1)150;(2)越大;低头角度越大,重力 G 的力臂 L 越长,重力 G 和肌肉拉力 F 的力臂 OB 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GL=FOB,因此肌肉的拉力 F 越大;(3)不要长时间低头。/0 15 30 45 60 F/N 0 7.3 14.0 20.2 25.0 5(2016?益阳)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并通过调整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
15、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解析(1)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钩码的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
16、;因此,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可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一对平衡力是否必须在一条直线上(3)把小卡片一剪为二,变为两个卡片,观察两个小卡片是否处于静止状态可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4)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小,可以忽略,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影响;小明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不能消除的,实验要受到摩擦力影响,所以还是小华的实验方案好故 A 选项说法正确(1)相反;钩码的数量;(2)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把小纸片一剪为二;(4)A 6(20
17、16?永州)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 验 目 的:物 体 只 在 两 个 力 的 作 用 下,分 别 处 于 静 止 状 态 或 状态时,探究 的关系(2)甲、乙两组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装置,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老师指出实验桌面越光滑越好,其原因是 (3)装置中使用定滑轮是利用它能够 的特点(4)当左、右两盘中的砝码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桌面上的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小车受到 对平衡力作用(5)小车处于静止后,将小车扭转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 (选填“保持静止”或“扭转回来”)。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 上的条件。(6)在图丙
18、中,把小车换成一张硬纸片,实验效果更好,你觉得小明的想法有没有道理?请简述理由 (7)在图丙中,小卡片已处于静止状态,小明用剪刀把小纸片一剪两半,纸片向两边运动。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8)二力平衡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 、方向 、并且作用在 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 (2)甲装置受桌面摩擦力的影响、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 的 影响改变力的方向(4)相等、两(5)扭转回来、同一直线上(6)小明说的有道理,使用硬纸片课避免摩擦力对实 验 结果的影响(7)平衡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8)相等、相反、同一直线上 3.中考真题 1.(2015?北京中
19、考)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 A 厅”,有一个有趣的磁悬浮灯泡,其示意图如图 6所示。在磁悬浮灯泡的内部装有一块永磁体,在灯泡上方的展柜中安装有永磁体和一个励磁线圈,给励磁线圈通电,在控制电路的调节下,永磁体和励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能使灯泡静止悬浮在空中。关于灯泡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灯泡受到的磁力方向竖直向下 B.灯泡受到的磁力方向竖直向上 C.灯泡受到的磁力小于灯泡受到的重力 D.灯泡受到的磁力大于灯泡受到的重力 答案:B 2.(2014?青岛中考)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1)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猜想 小雨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猜想两个力只要大
20、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过程 叶子姐姐认为小雨的猜想不对,于是设计了如图实验,向挂在轻质硬纸片两端的小盘中加质量相等的砝码时,硬纸片保持静止;用剪刀将硬纸片从中间剪开,发现分开后的硬纸片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 通过上述现象,叶子姐姐得出结论:只有作用在 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从而证明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这里运用了 法 程序 提出问题猜想 得出结论 作图 请画出图中轻质硬纸片静止时的受力示意图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21、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在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探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反证法等;根据实验环节进行分析;轻质硬纸片静止时,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拉力,二力大小相等;解答:解:(1)用剪刀将硬纸片从中间剪开,发现分开后的硬纸片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该方法叫反证法;从而证明小雨的猜想是错根据实验可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该实验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实验反驳得出结论;过轻质硬纸片的重心分别沿水平向左
22、和向右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分别用 F1、F2 表示,注意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如下图所示:故答案为:(1)同一物体;反证;实验反驳;点评:此题分别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主要考查了同学们分析数据及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实验方法的应用,特别是本实验中涉及的反证法和组合法,是比较少见的实验方法 3.(2014?菏泽中考)探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二个力的平衡条件”,需要比较“平衡”和“不平衡”两种不同状态的受力情况才可以得出结论实验室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定滑轮按 45角固定在桌边上)小红利用此装置做实验过程中,将木块进行扭转,小亮说:“由于定滑轮无法扭转,所以会影响实验效果”(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考题 同一 直线 上二力 合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