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练习题.pdf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练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练习题.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练习题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18 分)1、()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20 元表示收入 20 元,则-10 元表示()3、小华从 0 点向东行 5m,记作+5m,那么从 0 点向西行 3m,应该记作()m。4、在中,()是正数,()是负数 5、120dm3=()m3100dm3=()L 2.5dm3=()mL15dm2=()cm2 6、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 1.6dm,高是 7dm,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dm2.7、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 10m,侧面积是 1.6m,则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m2.
2、8、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 9cm,高 10cm,它的体积是()cm3 9、根据 1.24=0.68,可以写成比例=10、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则两个外项的积是()11、一个圆柱的体积是 15m3,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二、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1、规定从原点出发,向南走为正,那么-100m 表示()。A、向东走 100m。B、向西走 100m。C、向北走 100m。2、做一个圆柱形的通风管,至少需要铁皮的面积是求圆柱()。A、侧面积 B、侧面积加一个底面面积 C、表面积 D、侧面积加两个底面面积 3、.将一个圆柱体铝块熔铸成圆锥体,它的()不变。A.体积 B.表面积
3、 C.底面积 D.侧面积 4、在数轴上,-3 和-6 之间的数有()个。A、无数 B、2C、3D、4 5、已知 4a=5b,那么 ab=()A、43B、31C、54D、.45 6、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围成一个圆柱形(接口处忽略不算),这个圆柱的()相等。A、底面直径和高 B、底面周长和高 C、底面积和侧面积 D、底面直径和高 7、把圆锥的展开能得到()A、长方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扇形 8、一根长 2 米,底面半径是 2 厘米的圆柱形木段,把它据成同样长的两根圆柱形的木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平方厘米。A、25.12B、3.14C、6.28D、12.56 三、判一判。(对的在括号里
4、打“”,错的在括号里打“”)(5 分)1、在写正数和负数时,“+”号可以省略不写,“-”号也可以省略不写。()2、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的体积的。()3、一个圆锥的底面积不变,若高扩大 3 倍,体积也扩大 3 倍。()4、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乘高。()5、圆柱的体积比表面积大。()四、图形与计算。(33 分)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比较各组数的大小(8 分)-7_-51.5_0_-1.5-3.5_3.5 2、(1)求表面积和体积(单位:cm)。(16 分)(2)求体积。(单位:cm)(9 分)3、解比例(10 分)0.60.8=12x 五、解决问题(10 分)1、一个圆锥
5、形的体积是 100.48 平方分米,底面积是 25.12 平方分米,它的高是多少米?2、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 28.26m,高是 2.5m,用这堆沙在10m 宽的公路上铺 2cm 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3、一个圆柱形橡皮泥,底面积是 12cm2,高是 5cm.如果把它捏成同样底面大小的圆锥,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4、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桶,高 20 厘米,底面周长是 62.8 厘米。做这个水桶至少需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7、把一个底面直径为 20cm 的圆柱形木块切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1)一个圆柱体的无盖铁皮水桶,底面直径 3 分米,高是 4.5 分米,做这个
6、水桶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分米)(2)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体,轮宽 2m,直径 1.2m.如果它转动5 圈,一共压路多少平方米?(8)有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2 厘米,高是 5 厘米,它的侧面积是(),表面积是(),体积是()(3)一个圆柱形的粮仓,从里面量得底面直径是 3 米,装有 2.5 米高的小麦.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 0.7 吨,这个粮仓装有多少吨的小麦?(4)一堆圆锥形黄沙,底面周长是 25.12m,高是 1.5m,每立方米黄沙重 1.5 吨,这椎黄沙重多少吨?(5)一个圆柱形橡皮泥,底面积是 12cm2,高是 5cm.如果把它捏成同样底面大小的圆锥,这个圆锥的
7、高是多少?八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补充习题答案 随文练习 一、省略 二、犊枢窒悦乏徒信翌嗣罕聊优 三、D 四、C 五、1.(1)原谅(2)声明(3)揣测 2.(1)大自然造物的方式在我们还没有了解其奥秘时,常常是我们无法凭经验理解的。(2)彗星的形成之因很可能出乎我们的所有揣测。3.知识无限,认识有限。4.“我们手心的蝉儿”与“遥远天际的彗星”,一个离我们很近,一个离我们很远,但都是我们难以真正了解的。作者以这样一近一远两个典型的例子说明人对世界认识的有限。六、文章所写的“从前”的一个人其实并无其人。这个人的经历实质上是人类探索自然界声音奥秘和如何奏出美丽乐音的经历,或者
8、说,把人类探索声音的经历浓缩在一个人所见所思的过程之中。七、1.知识总量是越来越多了,因为他不满足于已有的认识,确信自然界尚会存在其他方法,以强烈的好奇心探索产生声音和乐音之新法,并已有了“自己无所不晓”的感觉。2.虽然这个人知识越来越多,但有待探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为他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之中”,“笃信还会有上百种人所不知的、难以想像的方法”。3.心理上是越来越不自信,因为“他在如何产生声音的学问方面变得茫昧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之中”,笃信许多方法“难以想像”。4.从前的这个人是在不断进步,作者对他持肯定态度。因为世界的奥秘无限,人们的知识有限,认识到自己浅陋,正显
9、得符合客观实际,也表明他将永不自满。5.人类的知识有限;探索无止境;骄傲自满不符合客观规律,等等。问题探究 一、从最早只知道鸟儿借助呼吸之气发音,到后来知道各种乐器的发音原理,再到费尽心机研究蝉鸣的发音方法,这是一个逐步发展深化的过程。这个人对声音的认识越来越丰富,他也越来越感到自己的知识是有限的。这个人的经历很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二、这样可以充分表现他强烈的惊喜、好奇和兴趣,突出他的探索精神。三、鼓励人们要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后一问略四、不好。用第三人称叙述更有客观性,能增强说服力,也更切合作者的身份和文体的特点。叫三声夸克补充习题答案 随文练习 一、省略 二、1.“看上去”如此,是说其实并
10、不如此,使语言更加准确。2.根据“基本粒子”说“原子这个盒子里,也就是这些东西了”。说“好像”是因为事实上并不是这样。3.“摇一摇,听到响动”,说明可以判定还有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结构;这样说既形象又准确。4.说明夸克不能脱离其他粒子而独立存在。三、A(“好像”不是比喻词,表示想像、推测)四、(1)把这些粒子叫做“基本粒子”,好像是说原子这个盒子里,也就是这些东西了。(2)这又是一个“盒子里还有盒子吗”一类的问题,科学家从实验里已经感觉到,强子内部有结构。这好比拿起盒子摇一摇,听到响动,可以初步判定盒子里有东西。(3)这等于承认了盒子里有东西。(4)盒子里装盒子,发现的盒子已不少了(5)盒子里还
11、有盒子吗?作用:标示文章思路不断推进,使文章说明顺序更加清晰,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五、1.比喻要进行物质结构的新探索。2.的确有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结构。3.在人们就要泄气的时候,丁肇中的发现给人们带来惊喜,唤起了人们寻找夸克的热情。4.新粒子的名字是发现者姓名的第一个字母,可以使人由这个名字联想到发现者。问题探究 一、(1)引出话题;(2)引起读者兴趣;(3)为全文的比喻说明铺垫。二、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人们认识物质结构不断深入的过程。这样安排顺序,既便于把事理说明清楚,又能吸引读者注意,而且也和开头的比喻、文章的标题相吻合。三、好。既是客观事实,因为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并不能说已经找到了最后的结论,
12、也是对题目和开头的照应,而且能发人思考,留有余味。四、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只要切合文章内容就可以。如: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不断探索的过程,科学的探索 是没有止境的,我们要培养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五、略 孔乙己补充习题答案 随文练习 一、1.绰 2.羼 3.颓 4.槛 二、省略 三、1.“排”字,表明他对酒店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同时在“短衣帮”面前炫耀一下,以掩饰自己被嘲笑的窘态。这就写出了孔乙己诚实而又迂腐的性格。2.“摸”,写出了孔乙己动作的迟钝,也说明了孔乙己进一步穷困的现实,同时反映了他精神、肉体受摧残之深。3.“大约”表估计,因为没有见到,不知确切消息;“的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二 单元 复习 练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