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扶贫整村项目管理办法-精品.pdf
《最新扶贫整村项目管理办法-精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扶贫整村项目管理办法-精品.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扶贫整村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大扶贫开发工作的力度,规范整村推进工作程序,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年)和省扶贫开发规划(年),结合省扶贫开发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四大工程之一。它是以贫困村为基本单元,以村级扶贫开发规划为依据,以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主线,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整村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第三条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坚持先难后易,区别对待;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坚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坚持资金整合、匹配使用的原则。第四条整村推
2、进项目的扶持对象是绝对贫困户和低收入贫困户,富裕户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救济户不属于扶持对象。第五条入户资金扶持的项目,应达到贫困户长期稳定增加收入,稳定解决温饱,进而脱贫致富的目标。第六条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分为到户项目和到村的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除到户项目外,到村项目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安排,要求基本达到三通(水、电、路)三有(学校、卫生、广播电视)的目标。在项目的选择上,要坚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自然条件、社会发育程度、群众的素质(劳动技能)、市场等因素,充分体现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第七条安排整村推进项目,把选择权交给贫困群众,不与群众见面的项目
3、不定,群众想不通的项目不定,群众没有打算的项目不定,群众没有讨论通过的项目不定。第八条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资金坚持“渠道不乱、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投入机制。用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资金包括: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信贷资金、行业发展资金、社会帮扶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第九条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管理程序分为确定项目实施贫困村、申报审批、项目实施、竣工验收和后续管理五个阶段。第十条按照中央提出的扶贫开发“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项目法人制。各州、地、市和县党政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州、地、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为直接责任人
4、;各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为整村推进项目法人,其职责是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整村推进项目;并派干部到项目实施的贫困村驻点扶贫,确保整村推进目标按期实现。第二章确定贫困村和贫困户 第十一条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村,必须是省扶贫开发规划中确定的贫困村。项目户必须是实施村中的贫困户。第十二条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要按照省扶贫开发规划中贫困村的排序,逐年实施。已经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的贫困村,不再安排。第十三条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的程序:(一)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每年初根据省政府确定用于整村推进的资金总量,依据扶贫资金入户额度,并考虑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的投入,测算当年拟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贫困村数量。(二)省扶贫开
5、发办公室根据省扶贫开发规划中各县贫困村数及贫困人口数量,按比例分配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贫困村数。根据验收和综合达标考核情况适当进行调整。将当年项目实施的贫困村、户、人和资金规模下达到各州、地、市、县。(三)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依据县级扶贫开发规划,坚持先难后易的原则,按贫困程度排序,提出拟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名单,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确定。第十四条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扶持的贫困户,以村级扶贫开发规划中确定的贫困户数和人数为基数。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和近几年分户的变化情况,确需调整扶持对象的村,要通过村民认真讨论,由村委会上报乡、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并报州(地、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核后上报省扶贫
6、开发主管部门审定。第十五条当年实施项目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名单要在县、乡、村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方可确定。第三章整村推进的目标 第十六条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总体目标是:主导产业明确且巩固和发展,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实现贫困农牧民稳定解决温饱,为脱贫致富、建设小康奠定基础。即达到贫困村产业有新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有新改善,村容村貌有新变化、社会事业有新进步,促进贫困村自然、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第十七条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一)贫困农牧民人均收入提高 1、项目。扶持的贫困户有一项以上有稳定收入来源的生产经营性项目。2、收入。扶持的贫困户在 3 年内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目标,即农民年
7、人均纯收入达到 800元以上,牧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 1000元以上。(二)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1、饮水。全村人畜饮水困难得到解决,达到解决饮用水困难标准。2、通电。通过外供电或家用太阳能小电源等办法,解决贫困村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3、道路。农业区乡与贫困村道路畅通,村与村之间道路相连,达到四级以上沙石路标准;牧业区乡与牧委会、各牧委会之间通沙石路或简易公路。(三)公益事业改善 1、基础教育。贫困村学校布局符合全省教育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就近就地有小学或教学点,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95%以上。2、医疗卫生。贫困村卫生室按区域卫生规划设置,符合全省村卫生室基本设施配置标准,达到乡村服务一体化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扶贫 项目 管理办法 精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