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pdf
《桥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道 107 改线官渡黄河大桥 二分部 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二一七年一月十日 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桥梁下部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挖孔桩施工时,在挖空过程中或成孔后出现塌孔,原因有:1)桩孔较深,土质较差.2)出水量较大或遇到流砂、淤泥.防治措施:1)如桩孔较深、土质较差、出水量较大,应采用就地灌注混凝土护壁,每下挖 12 米,灌注一次,承随挖随进行护壁.护壁厚度一般采用1520cm.2)在出水量大的地层中挖孔时,可采用下沉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管护壁.3)如土质较松散,而渗水量不大时,可考虑用木材料作框架式支撑或基木框架后面铺架木板作支撑.4
2、)在开挖过程中如遇细砂、粉砂层地质时,再加上地下水的作用,极易形成流砂,严重时会发生井漏,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必须要采用有效可靠的措施:a)流砂情况较轻时,缩短一次开挖深度,较正常的 1 米左右一段,缩短为 0.5 米,以减少挖层孔壁的暴露时间,及时进行护壁混凝土.灌注.当孔壁塌落,有泥沙流入而不能形成桩孔时,可用编织袋装土逐渐堆堵,形成桩孔的外壁,并保证内壁尺寸满足设计要求.b)流砂情况较严重时,常用的办法是下钢套筒,钢套筒与护壁用的钢模板相似,以孔外径为直径,可分成 46 段圆弧,再加上适当的肋条,相互用螺栓或钢筋环扣连接,在开挖 0.5 米左右,即可分片将套筒装入,深入孔底不少于 0.2
3、米,插入上部混凝土护壁外侧不小于 0.5 米,装后即支模浇注护壁混凝土.若放入套筒后流砂仍上涌,可采取突击挖出后即用混凝土封闭孔底的方法,待混凝土凝结后,将孔心部位的混凝土凿开以形成桩孔.也可用此种方法,直至已完成的混凝土护壁的最下段,使孔位倾斜至下层护壁以外,打入浆管,压注水泥浆,使下部土壤硬结,提高周围及底部土壤的不透水性,以解决流砂质量问题及现象.5)在遇到淤泥等软弱土层时,一般可用方木、木板模板等支挡,并要缩短这一段的开挖深度,及时浇注混凝土护壁,每次支挡的方木、木板要沿周边打入底部不少于0.2米深,上部嵌入上段已浇好的混凝土护壁后面,可斜向放置,双排布置互相反向交叉,能达到很好的支撑
4、效果.6)除做好护壁工程外,还应配备一定的排水设备,以备使用.2、挖孔桩混凝土出现离析、强度不足,其原因:1)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有问题,或搅拌时间不足.2)灌注混凝土时未用串筒,或串筒口距混凝土面的距离过大,有时在孔口将混凝土直接倒入孔中,造成砂浆和骨料离析.3)在孔内有水时,未抽干水就灌注混凝土,应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时而采用了干浇法施工,造成桩身混凝土严重离析.4)灌注混凝土时未能将护壁的漏水堵住,致使混凝土表面积水较多,而未清除积水就继续灌注混凝土,或采用水桶排水,结果连同水泥浆一同排出,造成混凝土胶结不良.5)局部需排水挖孔时,在灌注某一桩身混凝土的同时或混凝土未初凝前,附近的桩孔挖孔
5、工作未停止,继续挖孔抽水,而抽水量较大,结果.地下水将该孔桩身混凝土中的水泥浆带走,严重时混凝土呈散粒状态,只见石料不见水泥浆.防治措施:1)必须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配制或进行抗压试验,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2)采用干浇法施工时,必须使用串筒,且串筒口距离混凝土面的距离小于 2 米.3)当孔内水位的上升速度超过1.5cm/min时,可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法进行桩身混凝土的灌注.4)当采用降水挖孔时,在灌注混凝土时或混凝土未初凝前,附近的挖孔施工应停止.5)若桩身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进行补桩.3、土质基坑开挖后,基底被水浸泡,土层变软,承载
6、力降低,其原因有:1)由于连续降雨,使基坑内积水.2)地下水位较高,进水效果欠佳.3)当采用坑内排水时,排水量小于出水量.1)由于种种原因,在基坑开挖后未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地表水流入基坑内,或泉水渗入到基坑内.防治措施:1)基坑开挖至基底3050cm时,可根据天气情况来安排下一步工序,在天气晴朗时,将预留部分挖去,随即进行基坑检验,检验后马上进行基础的施工.2)雨季施工时,为了防止雨水流入基坑,应在基坑的四周 0.51m 外的地方挖排水沟或打土垄.3)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当采用井点降水或在基坑四周开挖排水沟和集水井,随时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排水沟和集水井的深度应比基坑深0.5m
7、,集水井应比排水沟最低处深 1.01.5m,具体尺寸视降水范围决定.4)要备足排水设备,随挖随排水,以基坑不积水为准.5)在靠近河沟、水渠的地方开挖基础基坑时,应在基坑外挖一条截水沟,截断流入基坑的水源,截水沟外侧距基坑的距离应大于3m.6)接近基底标高20cm时停止开挖,待地下水位降至基底标高50cm以下时,方可进行清底工作.7 将被浸泡的软土挖除,用沙砾、级配碎石或石灰土回填至设计标高.4、基坑开挖后,地质情况与设计情况不一致,经检测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其原因有:1)地质钻探频率小.2)地质变化较大.处理措施:立即停止施工,报告监理工程师并请设计部门到现场察看,增加地质钻探.5、桥墩施工
8、中存在的问题:1)外观质量较差,包括混凝土的颜色、均匀程度、光洁度等.2)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水纹、砂痕、露石等.3)墩柱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尤其是顶部沿钢筋方向的裂纹.4)混凝土接茬、模板拼缝明显或粗糙等.5)墩柱底脚烂根,即最底部结合不紧密出现脱空:防治措施:1)施工中钢筋控制措施:首先,钢筋必须严格按图纸设计制作,原材料必须除锈,间距要保持均匀否则会影响到黏结力,造成质量不过关.其次,必须搭设工作平台,避免施工人员或机械直接对钢筋触动而造成局部变形.第三,钢筋上的垫块数量要根据保护层厚度适当增加或减少,保护层厚度必须控制得当.2)施工中模板的控制措施:模板对墩柱外观起决定性作用,尽量使
9、用钢模板代替木模,设计的定型钢模板应以单元面积大、接缝少、咬合严密为准则,须交给专业厂家加工,以保证模板的严密、平顺,尽量考虑增加刚度,减少对拉螺杆,以免螺杆空洞影响外观质量.在加工完成.后应进行试拼验收,如果精度不够则交由厂家处理完毕后运至现场.到现场后必须进行复查验收.使用前应对模板内侧进行刨光处理,即用砂轮片磨掉表面氧化层,再使用工业砂轮布打磨使其呈现金属光泽,之后均匀涂刷脱模剂,待自然风干后才能安装.从设计、安装及拆除等各个工序都要严格要求,其拆除期限视当地气温及混凝土强度情况而定,保证拆模时的强度至少10Mpa 以上.拆模完毕后要进行模板的磨刷整修及保养等工作,确保经反复周转使用后仍
10、能满足精度平整度及光洁度要求.3)混凝土的控制措施,混凝土是直接反应墩柱外观的,如果控制不好,无论钢筋模板有多规范都无法提高其外观质量.首先,原材料的选用必须严把质量关,桥梁规范上要求混凝土表面密实、平整、无色差,所以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是必须的,应合理确定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以其高混凝土的内在质量来尽量减少瑕疵和色差.同一桥梁应选用同一产地同一品牌的水泥,而且应尽量选用低中热品种,在水泥用量的控制上,应添加粉煤灰等外加剂来减少水泥用量,一为避免不同水泥引起色差,二为避免水化热过大而造成的混凝土表面裂缝.其次,在保证设计强度的前提下,用以其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为标准.对初凝时间及塌落度
11、应严格控制.第三,要重点说到混凝土的振捣工艺控制,充分振捣时满足混凝土强度和外观的重要因素,是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砂现等现象最直接有效手段,振捣时要控制以下几个要点:分层浇筑最好是 3040cm,人力足够,振捣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振捣棒的插入方法是快插慢拔,以使气泡充分溢出.振捣时间不可过长,也不可过短,在30秒左右为宜,密实的标准时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无气泡冒出,表面出现平坦泛浆现象,如果振捣时间过短,则不利于气泡充分冒出,太长,则粗石料下沉,引起离析.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 2 米,为了避免离析,应严格控制串筒至混凝土面的高度,不得超过1.5米.最后,浇筑完成要加强混凝
12、土的养护工作,不仅为了防止裂缝,也为了表面颜色统一,尤其应该注意养护用水应用自来水,才能保证混凝土外观.颜色一致,不可随意用各种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等养护.养护期内必须将垫石钢筋覆盖,注意外观防护,防止垫石钢筋遇水生锈,锈水流至墩帽周边影响外观,保证混凝土外观的清洁.另外,冬季施工浇注完毕后,必须做好保温防冻工作.二、桥梁上部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板时,梁体不顺直,梁底不平整不光洁,梁两侧模板拆除后发现侧面气泡较多,粗糙,其原因主要有:1)模板本身纵向不顺直,包括钢模和木模.2)梁底模没有清洁干净,底模表面采用锌铁皮、塑料布或薄胶板时容易出现皱折.3)制作木模板的材料较差,
13、钢模板或木模板刚度不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变形过大.4)隔离剂不好或涂刷不均匀.防治措施:1)梁的侧模在制作时要做到顺直.2)侧模强度和刚度要进行验算,尽量采用刚度较大的截面形式.3)梁的底模尽量采用 5mm 以上的厚钢板,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清扫干净.4)梁的外露面涉及美观需要,因此要保证模板表面的平整光洁.采用钢模板时,应将模板清洁干净;采用木模板时,要在木模板的表面包铁皮或防水胶合板,尽量不用木模板.5)在支架上现浇梁板时,支架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以保证所浇筑的梁板不下沉,并应有排水措施,防止地基被水浸泡,而使支架下沉.6)后张拉预应力梁板的底模设置,应考虑到张拉时梁
14、的中间拱起,两端产生集中反力,因此两端地基必须进行加强处理.7)设置土底模的梁板,其侧模必须安装在坚实平整的地坪上.8)当采用木模板时,若不能马上浇筑混凝土,气候干燥时须浇水保湿,以防模板收缩开裂、变形.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重新校核各部位尺寸.9)模板安装后,应检查拼缝处是否有缝隙,若有缝隙,一般采用泡沫装塑料条或胶带条等将缝密封,以防漏浆.2、空心板梁预制过程中,在浇筑腹板混凝土时,梁内模的上浮会使顶板混凝土变薄和已浇筑好的混凝土顶面抬高并有龟裂现象,其原因有:内模定位措施不力.防治措施:1)若采用胶囊做内模,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胶囊上浮和偏位,应用定位箍筋与主筋联系加以固定,并应对称平衡的
15、进行浇筑.2)当采用空心内模时,应与主筋相连或压重,防止上浮.3)分两层浇筑,现浇筑底板混凝土.4)避免两侧胶板过量强振.3、采用满堂支架浇筑梁体时,可能会出现支架变形,梁体不平,梁底下挠,梁侧模走动,拼缝漏浆,接缝错位,梁的线形不顺直,混凝土表面毛糙、污染或底板振动不实,出现蜂窝麻面,箱梁腹板与翼缘板接缝不整齐等现象,其原因有:1)支架设置在不稳的地基上.2)支架完成后,浇筑混凝土前未进行预压,产生不均匀沉降.3)梁底侧模支撑格栅铺设不平整不密实,底模与格栅不密贴,梁底模高程控制不准.4)梁侧模的纵、横支撑刚度不够,未按侧模的受力状况布置对拉螺栓.5)模板拼接不严实,嵌缝处理不好.6)底模不
16、清洁,有污染、杂物,影响混凝土的流动和密实.防治措施:1)支架应设置在经过加固处理的具有足够强度的地基上,地基表面应平整,支架材料和杆件设置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支架立杆下宜垫混凝土板块,或浇筑混凝土地梁,以增加立柱和基地的接触,支架的布置应根据荷载状况进行计算,支架完成后要进行预压,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后支架不下沉、不变形.2)在支架上铺设梁底模格栅要与支架密贴,底模要与格栅垫实,在底模.铺设时要考虑预拱度.3)梁侧模纵横向支撑,要根据混凝土的侧压力合理布置,并设置足够的对拉螺栓.4)模板材料强度、刚度要符合要求.5)两次浇筑的要保证翼缘板腋下不流浆.6)底模必须光洁、涂机油.4、施工场地存放的
17、钢筋外表有严重锈蚀、麻坑、裂纹等现象,其原因有:、1)仓库保管不善,环境潮湿,钢筋储存时间过长.2)露天堆放时间过长,不用布或塑料遮盖,收到雨水侵蚀,未用垫木把钢筋垫起.防治措施:1)露天堆放钢筋时,应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钢筋要用垫木垫起,一般要离地面30cm以上,堆放时间应尽量缩短,用防雨布遮盖.2)加强仓库管理,对仓库内的钢筋不许执行先进库先使用的原则.3)对表面有浮锈的钢筋应清楚干净后再使用.一般用钢刷或喷砂机进行除锈.4)对表面有严重锈蚀、有麻坑、裂纹并削弱截面的钢筋采用除锈后降级使用或另作处理.5、下料后的钢筋长度和成型后的钢筋尺寸不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其原因有:1)钢筋加工配料时
18、,没有准确计算长度,有弯钩或弯起钢筋,没有加弯钩长度或扣除弯曲伸长.2)用手工弯曲时,板距选择不当,角度不准.防治措施:1)配料时不能直接按图纸尺寸下料,必须根据钢筋净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结合设计图尺寸计算下料.2)对形状复杂钢筋,要事先放好大样,再根据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操作参数进行弯配.3)弯曲钢筋的板距应根据钢筋弯曲角度和钢筋直径而定.4)钢筋弯曲伸长值与弯曲角度有关.6、钢筋焊接时,焊接长度不够,焊缝表面不平整,有较大的凹陷、焊瘤、焊缝有咬边现象,焊皮未敲掉,两结合钢筋轴线不一致,原因有:1)焊工不熟练,没有取得焊工考试合格证书.2)焊接完成后没有测量焊缝长度.3)焊条不合格.
19、4)焊接完成后,没有敲掉焊皮.防治措施:1)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焊接.焊工必须有相应合格证.2)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应尽量做成双面焊缝.3)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4)接头双面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5)钢筋接头采用帮条电弧焊时,帮条应采用主筋同级别的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焊钢筋的截面积.帮条长度在采用双面焊缝时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时不应小于10d.6)所采用的焊条,其性能应符合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电焊标准的有关规定.7)受力钢筋焊接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8)
20、电弧焊接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d,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距处.9)焊接时,焊接场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雨、雪、严寒设施,环境温度在 5-20C 时,应采取技术措施,保证焊接质量,低于-20C 时,不得虚焊.10)焊接完成后,应及时将焊皮敲掉.7、在同一截面受力钢筋的接头数量超过规范所固定的数值,该截面成为薄弱环节,原因有:1)钢筋配料时忽略了钢筋接头错开.2)原材料长度似的钢筋接头错不开.3)分不清钢筋接头处在受拉还是受压区.防治措施:1)配料时,将钢筋分号,特别注意每组钢筋的搭配.2)分不清受拉或受压时,接头设置均按受拉区的规定设置.3)绑扎或安装完钢筋骨架后才发现接头未错开,一般重要的
21、构件应拆除返工,如属一般构件,则可用加焊帮条的方法解决,或将绑扎搭接改为电弧焊接.8、钢筋绑扎中有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1)绑扎的箍筋间距与图纸不符,间距有大有小不一致.2)钢筋的数量与图纸不符.3)箍筋接头位置方向相同,重复绑扎在同一主筋上.4)绑扎扣过高或未弯倒,或松动不紧.原因主要是因为绑扎不认真,绑扎前没有在纵向钢筋上画标志线.防治措施:1)严格根据箍筋间距,绑扎前在纵向钢筋画出标志线以便绑扎.2)适当解开几个箍筋,转个方向重新绑扎,将接头错开.9、绑扎好的钢筋骨架发现有钢筋或预埋件遗漏,主要是因为绑扎前没有熟悉图纸和钢筋的安装顺序.防治措施:1)绑扎钢筋骨架前腰熟悉图纸和各种钢筋的安装
22、顺序,检查钢筋规格、数量以 及各种预埋件等是否与图纸相符,钢筋骨架绑扎完成以后,要有专门的质检人员进行检查.2)将遗漏的刚健或预埋件再全部补上.10、钢筋骨架在装卸、运输和堆放过程中发生扭曲,外形尺寸或钢筋间距不符合要求,其原因主要是:1)成型钢筋堆放过高,底层钢筋压弯变形.2)搬运频繁.3)运输工具不当.防治措施:1)成型钢筋堆放要整齐,不宜过高,不应在钢筋骨架上操作.2)起吊搬运要轻吊轻放,尽量减少搬运次数,在运输较长钢筋骨架时,应设置托架.3)对已变形的钢筋骨架要进行修正,变形严重的钢筋应予调换.4)大型钢筋骨架存放时,层与层之间应设置木垫板.11、拆模后发现混凝土表面有钢筋露出 或钢筋
23、保护层厚度不够,其原因有:1)钢筋骨架尺寸偏大,局部钢筋紧靠模板.2)保护层垫块遗漏或太稀、脱落.3)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撞击钢筋,使钢筋位移或绑扎松散.防治措施:1)严格检查钢筋的外形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2)按设计保护层厚度计算钢筋净保护层,然后制作保护层垫块,适当加密设施保护层垫块,竖立钢筋可采用带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3)已产生露筋的课采用砂浆抹平,为保证修复砂浆与原混凝土结合可靠,原混凝土要凿毛、修边并用水冲洗湿润,用铁刷子刷净,并在表面保持湿润的情况下修补,重要部位露筋,要通过与有关单位协商后,确定修补方案.12、由于混凝土的养护不到位,造成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出现干缩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梁 质量 通病 防治 措施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