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教学设计《诗歌鉴赏的要领》.docx





《高中语文课教学设计《诗歌鉴赏的要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课教学设计《诗歌鉴赏的要领》.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歌鉴赏的要领教学设计意图诗歌题共11分,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因为它的阅读和理解难度大于 文言文,所以在该题上失分的同学不在少数。但任何试题都有它的规律性 阅读的要领,诗歌题也不例外。只有把握了诗歌鉴赏的要领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才会提高学生 考试的分数。要领情诗歌主要是抒情的,所以把握“情”是诗歌的第一要领。“情”指诗歌中抒发的 情感、情怀、情绪、心情、思想感情等,我们先要弄清楚古人诗歌里表露的情感 是什么。古人的情感往往涉猎到以下一些方面:忧国伤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 思乡恨旅、念友怀人、昔胜今衰、青春易失、人世沧桑、人至迟暮、贬谪之恨、 孤rWj寂寞、报国思用、禁锢性灵等等。
2、诗歌的感情一般说来是单一的,情点经常在最后一句或最后一联。如: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尾联的含义是任它春芳消尽,此处秋色留人。作者反用楚辞招隐士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之意,含蓄地表达自己决心隐居山中的心情, 可谓绝妙。这首诗的情点就在最后一联。 但有时情感可能是几重的而不是单一的,这就要格外留神。如杜甫日暮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从颔联可以看出,他有浓烈的思乡情,江山非故园嘛,从尾联又可读出,人 至迟暮,喜兆再多,对他
3、也没有用了的这种感慨。这种感情交织是所谓“复杂情 感还有的诗歌的情感不仅是多重的,而且是变化的。如贾岛暮过山村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人行。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凄冷一一恐惧一一平和一一温暖。如果单纯问情感,就直接回答什么情感。如果问怎样流露出来的,则需要详 细说明。一般是这样的公式:翻译+手法+什么样的情感。以雨晨为 例:“雷鸣雨泼一夜紧,径幽河涨小舟横。青蛙黑鸟联袂唱,更有白蝶越枝丛。” 考问: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流露出来的? 答:一夜大雨,河水上涨,小径幽静,小船横在水面上。但青蛙和黑色羽 毛的鸟在
4、这雨天仍旧欢快地唱着,连白色的蝴蝶也竟敢出来编跪起舞(译) 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手法),表达了作者赞叹和喜悦的情感(什么样的 情感)。 这里的“意”指的是思想、意旨、观念。“意”在诗歌里是不能明说的,但它 在诗歌里又的的确确起着重要作用,有时还有极强的感染力,所以阅读一 首诗L对“意”的揣摩也就成为必须。 下面示一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芬菲歇去何 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问: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的态 度,分析秦诗的理趣。这实际上问的就是“意、就是观点、思想。 答:作者阐发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但 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须遗憾,夏
5、天树木遮蔽也足以怡人。 三、象“象”是支撑诗歌的骨架,没有“象”诗歌无以自立。正因如此,诗歌的“象” 也被屡屡被提出来考问。意象、景象、图景、情境,意境实际上都是对“象” 的考问。“境”就是众多物象组成的画面所展示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意象就 是诗歌中染上主观感情色彩的物象。“象”本身是冰冷的,但它一旦进入诗 歌中就是有血有肉的。答意象题时要一网打尽,不能遗漏。 如问雨巷中的意象有哪些,就要全答:等。再如八月十五望月寄同学:月上中空云斗稀,瑟瑟凉风逗秋思。又忆卅年同窗事, 人生半百有兄弟。可以设问“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问的就是物象 月、云、风、人组合起来展示出来的画面、情调、特征等。 答
6、:月凫升在半空,周围的星星稀稀疏疏,凉风习习,秋思绵绵(翻译), 一幅清冷、静寂(特点)的秋思图(总评)。 四、法所谓“法”,指的是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结构 技巧,它是一个简称,也是一个总称。这里我们把抒情方式剔除,因为抒 情方式属于表达方式的一种。 示例西湖听曲:“发白脸阔七旬婆,持扇击节放豪歌。千百游人足驻听, 问得唱友己无多。”问:后两句使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成百上千的游人不迷恋西湖的风景,停下脚步,欣赏七旬婆婆的唱腔。 老婆婆告诉作者,能和她登台演唱的同伴已经越来越少了(译)。本诗通 过游人的衬托和与唱友的对比(法)写出了婆婆表演艺术的精美绝伦
7、(评)。 (一)修辞手法1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 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化平淡为生 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 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 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等。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以简代 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 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李清 照如梦令)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鉴赏的要领 高中 语文课 教学 设计 诗歌 鉴赏 要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