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语文园地.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语文园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语文园地.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A教学目标1 .确定好提问对象,针对提问对象列出问题清单。2 .认真倾听,在交流时边听边记录。3 .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A教学重点认真倾听,交流时边听边记录。A教学难点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A教学策略1 .学习提问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对象列出问题清单,可以从不同方面提问,也可以围绕一个话题提出多个问 题。2 .学习倾听引导学生认真、耐心地倾听别人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边听边记录,不明白的地方或感兴趣的内 容可以适当追问。3 .学习表达提问之后,整理记录,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A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A教学课时1课时A教学过程板块一 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2、1 .教师引导:同学们,第一单元的课文主题是“童年往事”。我们可以用单元导读中冰心奶奶说的 一句话引出本节课的话题:“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 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你知道大人们的童年是什 么样的吗?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板书并朗读:走进他们的童年岁 月)(1)教师出示学生习作中尚需修改完善的片段。(2)师生评议:引导学生从“事情经过是否清楚”“那一刻是否具体”“是否写出了真实感受”三 个方面评议。(3)讨论修改。3 .借助课件,指导方法。课件出示 我和妈妈在马路边看见一个小女孩带
3、着她瘫痪的妈妈乞讨,我给了小女孩十元钱,小女孩用充满 感激的眼神望着我,那一刻,我长大了。 我生日那天,爸爸原本答应陪我庆祝生日的,可中午吃饭的时候,爸爸接到一个工作上的电话要 出去吃饭,爸爸左右为难,我劝爸爸以工作为重,那一刻,我长大了。 奶奶天天在家里干家务,最近奶奶身体不适,我放学一回家就帮奶奶干活,还给奶奶捶背,那一 亥V,我长大了。4 .教师小结:本次习作最重要的是把“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怎样才能把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 具体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进行描写,最好用上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 辞手法)【设计意图】展示佳作,和同学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例文诊断,全班
4、共同评议修改,帮助学生 掌握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板块二修改习作,养成习惯1 .学生自主修改习作。鲁迅先生常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老师相信爱动脑筋的你们,一定能改出最棒的习作,赶快 运用这些好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吧!2 .同桌交流互评。同桌之间互换习作读一读,和同桌交流,看看有没有把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具体,根据同桌的意 见再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学生再修改习作,老师相机指导)3 .全班展示交流。展示台上展示修改好的优秀习作,全班交流。(优秀习作欣赏)10【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意识,学生自主修改习作,和同学交流互评后修改习 作,一改再改,直到满意为止。培养学生
5、修改习作的能力,提高习作质量,让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 惯。板块三总结提升,分享收获1 .学生畅谈收获。在本次习作过程中,你们有哪些收获?(学生畅所欲言)2 .教师总结:本次习作的主题是“那一刻,我长大了”,我们在习作中要围绕把事情的经过写清 楚,把“那一刻”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 .誉抄习作,展现成果。学生将修改至满意后的习作善写在作文本上。【设计意图】意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独特感受及有创意地表达出来,总结习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 训,提高习作能力。让学生一吐为快,享受习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A板书设计那一刻,我长大了经过写清楚 情形写具体 感受写真实 A教学反思1 .环节设计清
6、晰,重点突出。这次习作讲评课的教学设计,旨在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认真批阅全班学生的习作草 稿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作文的立意基本能够体现学生们对主题的思考,但是选材大多比较普通,并且 描写不具体,没有说服力。所以我就把该堂习作评讲课的重点放在指导“如何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 体”上,通过欣赏好段落、修改尚需完善的片段、修改自身习作三个步骤设计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 都能有所收获。2 .以学生自己写的习作为例,提高学生评析习作的热情。习作评讲课如果一味是教师传授写作方法,会使整个课堂枯燥、寡味,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师生 缺乏互动,实际的学习效率也会很低。所以上课时,我时刻以班级学生的习
7、作为例,引导学生自己读, 自己悟,自己说,自己去发现如何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学生很快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 法,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中找到了 “诀窍”,而自己所了解的知识更为扎实,也更利于学 生运用到习作中。正因为把主动权交到了学生的手中,老师只充当了引导者、点拨者,所以课堂氛围更 加轻松,学生的讨论更加激烈,收获也颇多。再拿起自己的习作,学生就能毫不迟疑地改起来,知道怎 么改,修改习作的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3 .从扶到放,层层深入。在修改习作的过程中,我安排了两个环节。先让学生集中改某段文字,再让学生去认认真真地改自 己的习作,这主要是个从扶到放的过程。全班共改一文,进行
8、实际的操练,并且结合教师的相机指导, 更有助于学生茅塞顿开,有所感悟。扎扎实实地落实共改环节,才能切实提高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能 力。语文园地A教学目标1 .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2 .能用排比句式从不同方面描述一种情景,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能用对比的手法表达 自己内心的感受。3 .积累记背古诗游子吟。A教学重点1 .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2 .积累记背古诗游子吟。A教学难点能用排比句式从不同方面描述一种情景,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能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自 己内心的感受。A教学策略1 .交流平台借助教材中4位小伙伴的话,回顾本单元
9、学过的4篇课文,总结归纳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 方法。122 .词句段运用自读例句,引导学生发现例句在句式、表达方法上的特点,在仿写中加以运用。3 .日积月累多种形式地朗读,直至熟读成诵。A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A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A课时目标1 .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2 .能用排比句式从不同方面描述一种情景,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A教学过程板块一学习交流,习得方法1 .回顾单元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 .梳理阅读方法。(1)教师引导: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是怎么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课件出示 读到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0、”这句话时,我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 深深的怀念之情。 读到祖父的园子时,我从课文对园子里的花草、虫子、鸟儿等事物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蕴藏 在字里行间的“我”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我在读月是故乡明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体会到了作者的怀乡之情。 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了,也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2)指导梳理:小伙伴用了哪些方法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3 .回顾课文中学到的方法。(1)课件出示。课件出示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铤。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
11、腔信口吹。指名学生读,老师归纳:第1课古诗三首都是运用想象来体会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与对田园生活 的向往之情。(2)课件出示祖父的园子第16自然段。指名学生读,学生归纳:读第2课祖父的园子时,从课文描写园子里的花草、虫子、鸟儿等事 物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我”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3)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 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 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
12、小月亮。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指名学生读,学生归纳:读到第3课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 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怀乡之情。(4)课件出示梅花魂第13自然段。指名学生读,学生归纳:读第4课梅花魂,通过有感情地朗诵外祖父赞美梅花精神的这段话, 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加深对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体会。4 .全班交流汇报。5 .本单元的重点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交流平台告诉我们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有很 多,除了以上4种方法外,你还学会了什么方法?(同桌互相交流)6 .教师总结:体会
13、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有很多,只要大家用情朗读,从字里行间慢慢体会,把 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就一定能体会到作者心里想要表达的情感。14【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让学生畅所欲言。读交流平台,明确交流的主题,围绕交流主 题回顾本单元课文学过的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想的碰撞,掌握体会课文表达思 想感情的方法。板块二句段运用,学习表达1 .读中悟写。课件出示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 来。八月,天多热。鸡热得套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1)指名学生读,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2)引导发现:这两个句子
14、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特点?(3)小组讨论。(4)全班交流。预设:围绕一个中心词写。采用排比句式。从几个不同方面来写同一情景。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2 .仿说练习。观察这两个排比句,它们有什么特点?(指名学生回答)3 .教师小结:写排比句,就是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 起。因此,排比句一定是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句子组成的,而且每个分句都有一部分字词相同。课件出示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照样子说一说。冷静辣忙吵快4 .我们以“冷”为例,要有三个相同的句式,要有一部分字词相同。课件出示八月,天多热。鸡热得套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O冷得,
15、冷得, 冷得 O5 .指名学生用“冷”这个词语说排比句。(学生自由发挥)6 .请同学们在剩下的5个词语中选一个说一个排比句。先同桌相互说一说。(同桌交流)7 .全班交流汇报。(指名学生说排比句)8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运用排比句说一种情景。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学以致用,在自己的习作 中恰当使用排比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例句,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使学生了解排比句。抓住排比句的特点,以 “冷”这种情景为例仿说一个排比句,再放手让学生用剩下的5种情景说排比句,体现由扶到放的过 程。第2课时A课时目标1 .能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2 .积累记背古诗游子吟。A教学过程板块一聚焦表达,学会
16、运用1 .自由读下面的语句,想一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 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 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 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 切,那么难忘2 .全班齐读,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这3段话在表达上的特点。(同桌自由交流)3 .指名学生回答。(这3段
17、话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16这段话除了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4 .第一段话的仿写最难,要运用对比和排比的手法。课件出示, , o对比之下,, 无论如何比不上 O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并照样子说一说。(同桌自由交流)5 .把交流好的句子写在语文练习本上。(学生自由练写,老师相机指导)6 .全班展示写得好的句子。课件出示在奶奶家吃饭也好,在外婆家吃饭也好,在酒店吃饭也好。对比之下,我觉得这些饭菜,无论如何 比不上我妈妈做的饭菜香。7 .请同学们再选择剩下3句话中的一句,照样子写一写。课件出示 ,也比不上 O 虽然,远比不上,但 O 再没有,也不再 O学生在语文练习本上自由练写对比
18、句。(老师相机指导)8 .同桌互相交流写好的对比句,听取同桌意见并修改写得不够好的地方。(学生自由交流并修改)9 .展台上展示写得很好的对比句。(指名学生上台展示)10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写对比句。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学以致用,在自己的习作中恰当地使 用对比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例句,观察语句在表达上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对比句,以第1句话为例仿 写一个对比句,再放手让学生仿照剩下的3句话写对比句,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板块二熟读成诵,积累古诗1 .谈话导入诗题。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出门在外,最牵挂儿子的就是母亲。下面我们就跟随唐代诗人孟郊 去感受那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板书古诗题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五 年级 下册 语文 第一 单元 教案 口语 交际 走进 他们 童年 岁月 习作 一刻 长大 园地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85030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