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案(获奖).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案(获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案(获奖).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1 古诗三首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会认“芙、蓉”等 6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单”的不同读音,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芙、蓉”等 8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并默写芙蓉楼送辛渐。3.读诗句,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体会作者情感。教学重点 读诗句,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诗意,感悟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感情。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温习古诗,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同学们都积累了不少古诗词,在积累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每一首诗都蕴含着深
2、刻的道理或作者深深的情感。大家还记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吗?(请学生背诵,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说到送别诗,你还知道哪些?(预设: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别董大 赠汪伦)3.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请同学们自读课题,并说说通过诗题你知道了什么。4.板书课题,介绍诗人。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其诗以七绝见长,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这首诗连同题目、朝代、作者只有 38 个字,却构思新颖,含蓄隽永。(1)自由朗读诗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句尾字调。出示生字:芙 蓉 洛 壶
3、(2)同桌互读、正音,练写生字。(3)课件出示全诗节奏,指名朗读诗句,检查自学情况。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4)指导读法:我们读古诗文,只有节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读出自己的体会与感受来。(再次练习朗读)2 2.教师范读、学生练读。3.学生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4.检查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诗中哪一句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三、精读古诗,重点品悟。(一)学习第一、二句,感受含蓄的离别情怀。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2.小组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3.齐
4、读第一、二句,看看都写到了哪几种景物。(雨:什么时候下起了什么样的雨?江:江面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山:在作者眼里楚山是什么样的?诗中还暗含着哪两个人物?说说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明确: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清晨送别友人,只留下楚山的孤影,我的心也像楚山那样孤寂。(1)秋天的雨会带给人什么感觉?(惆怅、凄凉)用“连”“入”两个动词写出了“寒雨”怎样的气氛?(“连”“入”两个动词写出了“寒雨”的绵绵不断和无声无息,渲染出离别时的暗淡气氛。)(2)“楚山孤”,楚山会觉得孤独寂寞吗?“楚山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楚山的“孤独寂寞”,正是诗人心情的真实写照,
5、诗人离开朋友时充满了强烈的凄冷孤寂感,因而觉得那楚山也带上了重重心事。)(3)学习体会“寒”,感悟“孤”。(课件出示古诗的前两句)自然的“寒”与楚山的“孤”。教师:“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场趁着夜色潜入吴地的雨的确带有寒意,就连楚山看起来都是那样的孤独,让我们一起读出这场雨的寒意与楚山的孤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齐读)离别的“寒”,内心的“孤”。a.教师点拨:除秋雨的寒意外,还有什么是令作者感到寒冷与孤独的?b.学生谈体会。4.教师:是啊,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中,也浸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啊,这场雨使作者平添了几分孤独。该怎样读出那种寒意与孤独呢?(指导激情诵读前两句)5.教师过渡:
6、此外,你知道诗人为什么还会感到寒心吗?这里还暗含着同学们所不了解的一些历史背景。(课件出示补充资料:王昌龄曾在朝廷为官,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却屡遭奸佞小人诋毁诬陷,两次贬官。开元二十七年,被贬为江宁丞,开元二十九年,又被贬到非常偏僻的龙标做县尉。但他始终不肯向恶势力屈服,顽强斗争,直到最后“安史之乱”时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终年不到六十岁,他一生壮志未酬,这首诗是他第一次遭贬时所作。)(1)随机提问:你认为这个“寒”字,我们还能怎么理解?(2)学生谈体会,教师归纳:对世态心寒,更觉孤立无援。6.引导谈话:世态的炎凉,朝廷的不公,仕途的坎坷,使他更觉得寒心啊,朋友的离去更让 他觉得孤立无援,
7、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诗,一起去感受作者复杂的内心。7.指导朗读:要读出离别时的惆怅;读出诗人的哀伤;读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二)学习第三、四句,感受高洁的情怀。1.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学生齐读第三、四句,理解诗句。(1)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的感受。(诗人还在写自己的离愁别恨吗?诗人笔锋一转,从凄冷孤寂中振作起来,表明自己的信念。)3(2)抓字眼:诗人没有过多地抒发离愁别绪,而是借辛渐向远在洛阳的亲友表明自己的信念。诗人是想表明什么呢?(不因两次被贬而改变自己冰清玉洁的品质,即高洁清廉。)哪些字词表明了诗人的信念?(冰心、玉壶)冰心:从字面可以解释为什么?诗人想用它说明什么?(冰清之志,
8、玉洁之德)玉壶:玉壶是什么样子的呢?(里里外外晶莹剔透,洁白无瑕)2.教师归纳小结: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也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深深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他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3.指导朗读。(预设:豪迈、激动、深情而又坚定)四、总结全诗,提炼主题。1.指名读诗句,说说全诗的意思。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到了洛阳,如果亲友们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21 古诗 教学 设计 教案 获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