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教学计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教学计划.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 一 数 学 上 册 有 理 数 的 混 合 运算 的 教 学 计 划(总 4 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 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教学计划 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会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并会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类比学习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
2、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重点之一,标准中强调:重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淡化过分“形式化”和记忆的要求,重视在具体情境中去体验、理解有关知识;注重过程,提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活动,培养发现规律、探求模式的能力;注重应用,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本节内容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融入实际问题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突出了标准对本节内容的特别要求。本节内容也为后继学习数学知识作必要的基本运算技能,虽注重应用,加3 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但基本的运算技能也是学习数学必不可
3、少的。因此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复习引入(课件出示)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2.叙述有理数减法法则。3.叙述加法的运算律。4.符号“+”和“-”各表达哪些意义?+(+6);(-11)-7 (1)读出这两个算式。(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把两个算式-9+(+6)与(-11)-7 之间加上减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探索新知讲授新课讲评(-9)+(+6)-(-11)-7 省略括号和的形式 教
4、师针对学生所做的方法区别优劣 对此类题目经常采用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这时就成了-9,+6,+11,-7 的和,加号通常可以省略,括号也可以省略,即:4 原式=(-9)+(+6)+(+11)+(-7)=-9+6+11-7 虽然加号、括号省略了,但-9+6+11-7 仍表示-9,+6,+11,-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成(教师纠正)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先自己练习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口答。(负 9 正 6 正 11 负 7 的和或负 9 加 6 加 11 减 7)让学生尝试,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自己就会寻找到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方法,及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来给学
5、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写成省略括号代数和的形式后,通过让学生练习两种读法,可以加深对此算式的理解,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巩固练习 1.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出来。(1)(+9)-(+10)+(-2)-(-8)+3;(2)-+(-)-(-)-(+)2.判断式子-7+1-5-9 的正确读法是()A.负 7、正 1、负 5、负 9;B.减 7、加 1、减 5、减 9;C.负 7、加 1、负 5、减 9;D.负 7、加 1、减 5、减 9;5 (二)用加法运算律计算出结果 -9+6+11-7 (三)巩固练习 +7-4=-_-_+_ 2.+6+9-15+3=_+_+_-_ +2-4=_9_3_4_2 +=_ 1 题两个学生板演,两个学生用两种读法读出结果,其他学生自行演练,然后同桌读出互相纠正。2 题抢答 按教师要求口答并读出结果 讨论后回答这两题旨意在巩固怎样把加减混合运算题目都转化成加法运算写成代数和的形式,这里特别注意了代数和形式的两种读法。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时,很可能产生“-9+7+11-6”这样的错误,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去做,然后纠正,又做一组巩固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律把同号数放在一起时,一定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这一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