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docx





《2023年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科目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班级15级计算机15信息技术班教科书名及册计算机网络技术上课 时间2023/2/27每周总授 课节数8每学期总授课 节数112周次时间 起止教材内容(4课至8课)周备课 节数12.273.5计算机网络发展和功能423.63.12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及分类433.133.19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443.203.262.2数据传输方式453.274.22.3数据互换技术464.34.92.4差错校验与校正474.104.163.1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484.173.2 OSI/ISO互联参考模型494.244.303.3数据传输控制方式4105.15.7中
2、期考试115.85.143.4 局域网标准4125.155.213.5TCP/IP网络协议4135.225.283.6 广域网4145.296.44.1结构化布线系统组成4156.56.114.2 双绞线的应用4166.126.184.3光纤的应用4176.196.254.4布线系统的测试技术4186.267.24.5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安装施工4197.37.9期末考试207.107.16本学期工作总结点到点链接方式就是在发送终端和接受端之间采用一条线路连接,使用 的线路可以是专用线路、租用线路或互换线路。公用电话互换网实现点到点 的链接。2)多点连接方式多点连接方式是指各个站点通过一条公共的
3、通信线路或集线器连接起 来。4、信道的通信方式按照数据通信信号传送的方向和时间,可将信道的通信方式分为3种: 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1)单工通信在单工通信方式中,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幸 好的传输方向,无线广播电台的广播、电视播放等都是采用单工传输方式。 2)半双工通信在半双工通信中,信号可以双向传送,到必须交替进行,在任何一刻 只能乡一个方向传送,半双工的通信设备必须同时具有发送何接受数据的功 能。合用于终端与终端之间的会话通信。半双工通信方式在通信过程中要 频繁地切换信道方向,通信效率较低。例:航海/空的无线电台、对讲机3)全双工通信在全双工通信方式中,信号
4、可以同时双向传送数据,故通信效率高, 合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特点:通信性能最佳,所需设备复杂,实现成本高。5、信号的传输方式对于传输的二进制比特位,基本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它们的原样 进行传输;另种是运用他们调制载荷和高频载波信号进行传输。1)基带传输人们把矩形脉冲信号的固有频带称号、称为基带,把矩形脉冲信号称为 基带信号。在数据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的基带的通信信号的通信方式称为基 带传输。优点:无需调制就可以传送数据信号,简化了通信过程,提高了传输速 度。缺陷:合用近距离,信道运用率低2)频带传输频带传输是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音频信号在发送和传输,到达接受端时 再把音频信号调成本
5、来的数字信号。解决了运用电话系统传输数字信号的问题,并且可以实现多路复用提高 信道的运用率。适合远距离传输。6、数据传输的同步技术规定通信双方在时间基准上保持一致,这种协调一致的通信的过程称为 同步常用的同步技术有两种: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1)异步传输异步传输不发送数据时,信道一直处在高电平状态,每传送一个字符都要在字符前加一个起始位(低电平),表达字符的开始;在字符代码和校验码 后面加1或2位停止位(高电平),表达字符结束。接受方根据起始位和停止 位判断一个字符开始和结束,从而起到通信双方的同步作用。异步传输特点:每个字符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进行传送。字符之间的时间间隔是任意的。每传输一个字符都
6、需要使用2- 3个二进制位,增长了通信的开销,合用于 低速通信通信。2)同步传输是以数据块(一组字符或数据流)为单位进行传输。3)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的区别同步传输比异步传输的效率高,但对传输设备有较高的规定,需要接受端 和发送端的时钟频率相等(时钟同步),使接受端对接受到的比特流的采样判 决时间准确。教学小结学习指导参阅教材作业教学后记1、报文互换教学对象教学时间2023年03月27日教学内容数据互换技术教学目的(1)掌握电路互换的工作原理、工作特点及合用网络类型。(2)掌握报文互换的工作原理、工作特点及合用网络类型。(3)掌握分组互换的工作原理、工作特点及合用网络类型。教学重点三种数据互换方
7、式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点教学难点三种数据互换方式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点建议学时理论:2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方法理论: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PT)教学过程课程导入 重要内容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新授课一、电路互换1、电路互换的原理电路互换过程重要有3个阶段:电路建立、数据传输和电路拆除。(1)电路建立在传输数据之前,先通过呼喊过程建立一条端到端的电路。(2)数据传输电路建立以后,数据就可以从源站发往目的站,电路连接是全双工的, 数据可以在两个方向传输。在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所建立的连接必须始终 保持连接状态。(3)电路拆除数据传输结束后,由某一方发出拆除请求,然后逐节拆除到对方的节点
8、链路,将电路的使用权交还给网络,以供其他用户使用。2、电路互换的特点电路互换方式的特性是在整个连接途径中均采用物理连接。优点:信息传输时延小;电路是透明的;信息传送的吞吐量大。缺陷:网络资源运用率较低;数据通信的效率较低;通信双方在信息传 输速率、编码格式、同步方式、通信规程等要完全兼容,不同速率和不同通 信协议之间的用户不能通信。3、合用范围电路互换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可以用于公用互换网,即电话网,以及专 线方式,如数字数据网DDN。电路互换合用于信息量大的场合。二、存储转发互换报文互换也称为包互换,它将用户的一个报文提成若干个报文组,以报 文组为单位采用“存储一转发”互换方式进行通信。1)报
9、文互换的工作原理报文互换采用“存储一转发”原理,即互换机把来自用户的报文先暂时 存放在节点机内排队等候,网络上链路空闲时就转发出去至下一节点,报文 在下节点再存储一转发,直到到达目的节点。信息是以报文为单位传输的, 网络节点具有信息解决、存储和路由选择的功能。2)报文互换的特点报文互换的优点是:报文互换过程没有电路接续,可以采用多路复用,提高线路的运用率; 用户不需要叫通对方就可以发送报文:容易实现不同类型的终端之间的通信。3)报文互换的缺陷是:数据时延较大,不利于实时通信:规定互换机有高速解决能力及大的存 储容量,增长了设备的开支。2、分组互换分组互换采用了 “存储一转发”的方式,同时把报文
10、分割成若干较短的、 按一定格式组成的分组进行互换和传输。分组互换有虚电路分组互换和数据 报分组互换两种,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互换技术。1)虚电路分组互换虚电路分组互换在传送数据前必须在发送端和接受端之间建立一条逻辑 连接,数据按照事先建好的途径顺序传输。传送数据量较大时,通常采用虚 电路方式。2)数据报分组互换数据报分组中每个分组的大小有严格的限制,每个数据报自身携带足够 的地址信息。各数据报所走的途径不定相同,各个数据报到达目的地的顺 序也许不同,有的数据报会丢失。3)分组互换的特点分组互换采用“存储一转发”方式,不独占信道;信息传输时延较小; 为不同通信规程的数据终端间能互相通信
11、提供了会话环境;可靠性高。分组 互换的技术实现更杂,软件及硬件结构都较为更杂;网络附加的信息较多。 分组互换重要应用于计算机终端连网。三、电路互换、保温互换河保温分组互换的区别若要连续传送大量的数据,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链接建立的时间,则电 路互换具有传输速率较快的优点。报文互换和报文分组互换不需要预先分派传输带宽,在传输突发数据时 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运用率。报文分组互换比报文互换的时延小,节点互换机能对每个分组进行差错 控制,传输可靠性较高,这就规定节点大换机必须具有更强的数据解决能力。教学小结学习指导参阅教材作业简要叙述电路互换的过程。报文互换的特点是什么?分组互换有几种技术?简要叙述其特
12、点。教学后记教学内容差错校验与校正教学目的(1)理解差错控制的机制。(2)掌握差错控制的方法及各方法的基本工作原理。(3)理解循环冗余码的构成。教学重点差错控制的方法教学难点工作原理的理解,循环冗余码建议学时理论:2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方法理论: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PT)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课程导入 重要内容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新授课一、差错控制机制在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时,在实际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 差错,需要在数据传输中引入差错控制技术。1、差错与差错控制差错也称为传输差错,是指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或线路自 身的电器特性,使接受端接受到的数据与发
13、送的数据不一致。差错控制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必要的技术或方法,发现或纠正 数据传输中的差错,把差错限制在尽也许小的范围内的控制技术。2、噪声种类传输差错一般是由噪声引起的,噪声重要有两类:一类是热噪声,是电 子在传输介质导体中作高速杂乱运营,产生的一种宽频背景噪声,是随机的 噪声;另类冲击噪声,是由外界电磁干扰引起的,冲击噪声比热噪声幅度 大,是引起传输差错的重要因素。3、差错控制方法检错法:是在要发送的数据块上附加冗余位,使接受方知道有差错发生, 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差错,然后向发送方请求重传,常用的是奇偶校验码和 CRC循环冗余校验码。纠错法:是在要发送的数据块上附加足够的冗余信息,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计算机网络技术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