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2词四首 教案.docx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2词四首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2词四首 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并修改后使用!12词四首【教学目标】. 了解词在形式上和抒情上的特点,体会词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1 .在把握大意、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2 .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生字新词的读音、书写,理解有关词语的含义。(2)诵读四首不同词牌名的词,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理解四首词的内容。1 .教学难点:结合词人的生平和词的创作背景,理解四首词中寄寓的情感。【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四首词的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了解作家作品的相关文学常识。1 .把握
2、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大意,理解词作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3.体会作者的爱情怀和雄心壮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请同学们朗诵下面的诗句。(出示课件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出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教师:(出示课件2)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以及仁人志士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第一小组:狂在外表(狂形),第一小组:狂在外表(狂形),如牵黄擎苍、锦帽貂裘;第二小组:狂在动作(狂举),如卷平冈、亲射虎、挽雕弓、射天狼;第三小组
3、:狂在神态(狂态),如酒酣、胸胆开张;第四小组:狂在壮志(狂志),第四小组:狂在壮志(狂志),如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都体现了作者想要为国御敌、报效国家的志向。2 .“鬓微霜,又何妨”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出示课件34)(学生朗诵本词,分组讨论回答。)学生:“鬓微霜,又何妨”的言外之意:我即使年事已高,又有什么关系呢?教师追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学生:表达了作者不服老的心境。3 .本文用了哪三个典故?这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出示课件35)(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L亲射虎,看孙郎(出示课件35)孙郎即孙权,这里是作者的自喻。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记载孙权在一
4、次出行中, 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 射虎,这突出展现了作者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有少年狂气,塑造了一个力挽雕弓射天狼的英 雄形象。学生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出示课件36)冯唐,汉文帝时的一个年老的郎官。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云 中郡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为上报战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而获罪削职。冯唐为之向文帝 辩白此事,文帝即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复为云中郡守。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了 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新重用自己。学生3:西北望,射天狼(出示课件37)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晋书天文志)。
5、楚辞九歌东君:“青 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词中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苏轼借此表达自己要 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4 .这首词叙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出示课件38)(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这首词叙写了身为太守的词人出猎,全城的人跟随观看的壮观情景。教师追问: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出示课件38)学生2:上片:塑造了一个威风凛凛、挽弓劲射、豪迈刚健的英武太守形象;学生3:下片:塑造了一个豪气十足、狂放不羁、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的英雄形象。教师指导:如何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出示课件39)古人云:诗言志。但古典诗词中往往不是直接表露思想感情,而是借助于某一种
6、文学手 段(诗化的语言等)曲折、隐晦地表达的。因此,在理解古诗词时,就需要联系背景,结合 手法等进行分析。(1)根据日常文言词汇的积累,扫清字词障碍,读懂诗词的主要内容。(2)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3)重视诗题的作用。(4)根据诗词的题材进行阅读。(五)课堂小结L这首词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这首词的主题。(出示课件40)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描写出猎时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为朝廷效命的决心, 并委婉地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2.我们一起明晰这首词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出示课件41)预设:善用典故,内涵丰富。“亲射虎
7、,看孙郎”以孙权喻太守,表现了词人的豪情和勇敢。“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是苏轼以魏尚自许,希望能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射天狼”中以“天狼”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从而抒发了立志为朝廷效命的决心。这样用典,把词人的威武英姿和满怀豪情生 动地刻画了出来。3.板书设计。(出示课件42)鬓微霜又何 妨何日遣冯 唐左牵黄右擎 苍千骑卷平 冈壮志凌云江城子密州 出猎(六)知识迁移,拓展延伸L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出示课件43)2.阅读江城子。(出示课件44)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词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1 .把握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的大意,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和情感 基调
8、。2 .领会作者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课,导入新课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还品味了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 猎,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词,一起去体味词人的雄心壮志。(出示课件45) 二、学习新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 .作者介绍教师:同学们,你们了解这首词的作者辛弃疾吗?预设:(出示课件47)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抒写力图 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 句。2 .写作背景教师: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这首词的内容。预设:(出示课件4
9、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辛弃疾寄给陈亮的一首词。陈亮是一位志士,为 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一生坚持抗金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学术 上的好友。辛、陈二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这 首词约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上饶带湖,他们的鹅湖之会议 论抗金大事,一时传为词坛佳话。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二)新词学习,整体感知教师: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出示课件4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
10、场/秋/点兵。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三)细读本词,精读细研教师:同学们,请反复朗读这首词,教师:同学们,请反复朗读这首词,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的意思。L题目:(出示课件50)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师讲解:破阵子:词牌名。题目: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赋:写作。 壮词:指内容、情感、形象、语言等都豪放雄壮的词。题目含义:为陈同甫写一首雄壮的词来寄给他。2 .词句出示:(出示课件5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注释】挑灯:挑起油灯
11、的灯芯,使灯光明亮。麾下:军旗下面,指部下。五十弦:原指瑟,这里泛指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军乐。沙场:战场。教师:同学们,朗诵上面词句,尝试翻译词句。预设1:(出示课件51)【译文】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梦中回到军营,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想起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雄壮的军乐。这是秋天在练兵场上检阅军队。教师:了解了这句词的意思,我们再来赏析这句词。(出示课件52)预设2: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将士们喝酒吃肉、奏乐豪迈的气 氛。预设3: “秋”,点明出征的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3 .词句出示:(出示课件5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
12、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注释】作:像一样。的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霹雳:响雷,震雷。这里喻指射箭时弓弦的响声。了却:了结,完成。天下事:这里指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可怜:可惜。教师:同学们,朗诵上面词句,尝试翻译词句。预设1:(出示课件53)【译文】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猛力拉响霹雳作响的雕弓。完成君王收复中原的大 业,赢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只可惜(我壮志未酬)白发已生出了许多!教师:了解了这句词的意思,我们再来赏析这句词。(出示课件54)预设2: “作”“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四)深读本词,合作探究教师:同学们,朗诵本词,
13、讨论思考回答下列问题。L作者为什么“醉”?(出示课件55)(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所以借酒浇愁。教师追问:醉后为何“挑灯看剑学生:因为宝剑伴着他征战杀敌,是曾经戎马生涯的见证。教师再问:由此体现出什么?学生:表达了作者想杀敌报国而不得,只能在醉梦里回忆当年领兵杀敌之快意的落寞。2 .梦境中作者重点回忆了哪两个场景?(出示课件56)(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军营生活:分食烤肉、演奏军歌,检阅军队。表现:雄壮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学生2:作战场面:战马飞驰、弓弦巨响。表现:战争的激烈。(刻画了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抗敌英雄形象。).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4、一词中有意用了 “壮词”这个词,“壮”正 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请体味这首词的“壮是怎样体现的。(出示课件57)(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 “壮”在场面,“壮”在军营生活的雄豪壮美:分食牛肉,奏悲凉苍劲之曲,沙 场秋点兵的壮大场景。学生2: “壮”在本领,骑飞快奔驰的的卢马,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风驰电掣,勇猛 雄健。学生3: “壮”在志向,率师北伐,统一南北,为朝廷立功,成就英名。“可怜白发生”,不是一味地嗟叹,而是对现实的抗议,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3 .“可怜白发生”是否与“壮”的风格不一致?(出示课件58)(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可怜白发生”五个字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
15、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 另一方面,说明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壮志难酬,看似消沉,其实仍是壮语,只是它已变 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之情。4 .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58)(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抑郁悲愤之 情。(五)课堂小结1.这首词我们已经学习完了,1.这首词我们已经学习完了,F面请你们概括这首词的主题。(出示课件59)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通过描写军中的生活和战斗的场景,抒发了词 人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以及壮志难酬、报国
16、无门的悲愤。5 .我们一起明晰这首词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出示课件60)预设:结构巧妙,虚实有机结合。词的前九句浑若一气贯注,密不可分,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往事消 融,回归现实,情感一落千丈,从豪壮激昂跌落为深沉痛苦的悲叹。这就形成了前九后一各为 意的奇特结构。这是词人的独特创造,强烈地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6 .板书设计。(出示课件61)军旅生活雄伟壮观军旅生活雄伟壮观壮子即阵甫之 破同寄陈 为以 词战斗场面壮志难酬醉里看剑分麾下炙沙场秋点兵(的卢飞快了却天下事可怜白发生梦回连营翻塞外声霹雳弦惊赢得身后名雄心壮志 (悲愤慨叹(六)知识迁移,拓展延伸(出
17、示课件62、63)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 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满江红(一)知识备查,扫清障碍.作者介绍预设1:秋瑾(出示课件65)秋瑾(18751907),民主革命烈士。字瘠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提倡女权,宣传革命。工诗词,作品宣传民主革命、妇女解放,笔调雄健,感情奔放。今有秋 瑾集。预设2:秋瑾的家庭(出示课件66)秋瑾1875年生于绍兴的一个典型的小官僚地主家庭。其父秋寿南曾任湘乡县督销总办。 秋瑾兄妹四人。秋瑾稍大即入家塾,受封建教育,念的是
18、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等, 但她爱读的却是诗词、明清小说和笔记传奇。预设3:秋瑾的创作(出示课件67)秋瑾短促的一生创作了很多诗词。现在秋瑾集收存诗、词、歌220多首,另有集外 佚诗约15首,共二百四十余首。如以1904年东渡日本为界,其诗作可分为前后期。前期:18917904咏物写景、感事抒怀、思念亲友。后期:1904T907抒发革命豪情,对祖国前途的忧虑。1 .背景资料教师: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这首词的内容。预设:(出示课件68、69、70)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
19、, 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 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 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二)新词学习,整体感知教师: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采取各种形式把词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出 示课件71)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 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
20、/谁识我?英 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三)细读本词,精读细研教师: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这首词,疏通词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的意思。1 .词句出示:(出示课件72)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 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注释】小住:暂时居住。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为京华。为:因为。拭:擦。四面歌残终破楚: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 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蛾眉: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教师:同学们,朗诵上面词句,尝试翻译词句。预设:(出示课件72)【译文】我在
21、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 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拭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 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 是多么的不屑啊!2 .词句出示:(出示课件73)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 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注释】歹!J:属类,范围。 烈:刚烈,有节操。肝胆:指真诚的心。热:激动。 莽红尘:莽莽入世。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指眼泪打湿了衣服。教师:同学们,朗诵上面词句,尝试翻译词句。预设:
22、(出示课件73)【译文】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 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 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 湿了我的衣襟。(四)深读本词,合作探究1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在词中有什么作用?(出示课件74) (学生默读本词,讨论分析回答。)学生:表现中秋景色的清秀明丽,用典含情,把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 表达喜悦之情的内容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中表达冷落之感的句子杂用在一起,表达了词 人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一一既有冲破羁绊的
23、喜悦,也有佳节独寓客栈、青春蹉跪的失落感 和幽怨之情。2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一句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出 示课件75)(学生默读本词,讨论分析回答。)学生:化用汉军破楚的典故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 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这里渗透着女革命者的激情 抱负,平实感人。3 .怎样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的内涵?(出示课件76)(学生默读本词,讨论分析回答。)学生:这句既道出了命运的不公,也表现了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4 .在下片中,作者为什么会“青衫湿”?(出示课件76) (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2词四首 教案 统编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12 词四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