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新编.docx
《2023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新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新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一班指导教师 年 月 日一、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实验二、实验目的:1.增强对科学小实验的爱好。2.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知道种子发芽需要一定条件。三、实验原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空气、水和适宜温度等。四、实验器材及装置简图:实验器材:绿豆种子、放大镜、镒子。五、实验环节:1、取两个一次性杯子,下面放上纸巾。2、各放入三颗大小差不多的绿豆。3、一组浇适量的水,一组不浇水。4、定期观测、记录、浇水。六、数据记载及结论:数据记录:1、 测试时间是上午8点到8点50分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观测时间太阳位置和方向影 长8:
2、0 0东面2 0. 8厘米8. 10: 00东面2 0. 6厘米8.2 0 :00东偏南20.4厘米8. 30: 00东偏南19.9厘米8. 40: 00东偏南1 9 . 6厘米8.50: 00东偏南19. 3厘米2、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的影长观测时间太阳位置和方向影 长9: 0 0东偏南19厘米10: 00东偏南17. 2厘米1 1 :00东偏南1 5. 5厘米12: 0 0头顶上12. 8厘米13:00头顶斜上方14. 2厘米14 : 00偏西15. 1厘米1 5: 00西偏北16. 4厘米1 6 :00西偏北17. 8厘米1 7: 0 0西面18.9厘米3、根据一天中铅笔影长变化的数据
3、设立的柱状图。H in 11111c m 9时 10时 11时 12时 13时14时15时 】6时 17时结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r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正午)影子最 短,太阳位置最低时(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同时在实验中也可以发现,影子逐渐变短的是上 午,影子最短的是正午(合法头顶时),下午影子逐渐变长。七、思考题(实验作业):不同季节,一天中同一时间的影子同样吗五年级 班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一、实验名称:光是如何传播的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三、实验原理
4、:拿一根弯的管子,用灯光从一头照过去,假如此外一头能看见光,就说明光是 弯曲的,假如看不见那就是直射的。拿几张纸,在纸上打孔,再拿一张没有打孔的纸放在最后,看光能不能通过孔 射到最后一张纸上,假如能说明光是直射的。四、实验器材及装置简图: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五、实验环节:1、把一张小孔板放在中间,让光源对着小孔,观测光斑。再放第二张,让两个 小孔下统一在一条直线上,第三张也是如此。观测2、把三张小孔板贴在一起,让三个小孔成一条直线,让光源射过去,观测光斑 是否出现3、把三张小孔放在桌面上,用眼睛来调整,让三个小孔成一条线。看现在油发 现了什么?4用镭射笔
5、对准管的一端,打开光源,看光是不是还能通过管子照出。六、数据记载及结论:一、看到的现象:1、把一张小孔板放在中间,让光源对着小孔,光斑就射在了屏上。再放第二张,第三张也是如此。2、把三张小孔板贴在一起,让三个小孔成一条直线,让光源射过去,光斑也可以 出现。3、把三张小孔放在桌面上,用眼睛来调整,让三个小孔成一条线。也能看到光斑。4,、让弯管变弯时,光就只能照到弯曲的地方,不能从另一端出来了。二、得到的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七、思考题(实验作业):现在我们能解释影子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八、说明:实验员: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 班指导教师 年 月 日一、实验名称:如
6、何得到更多的光和热二、实验目的: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三、实验原理:温度上升越快,说明吸热的本领越强。四、实验器材及装置简图: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五、实验环节:1、把不同颜色的直对着做成袋状。2、分别插上温度计放在阳光下。记录1、2、3、4分钟后的温度,观测温度上 升情况。3、把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记录1、2、3、4分钟后的温度,看哪个升温快。六、数据记载及结论:观测现象:1、深色纸比浅色纸升温快2、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3、和阳光接
7、触而集越大升温越快。实验结论: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接触面集越大升 温越快七、思考题(实验作业):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设计、构造及工作原理八、说明:实验员: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 班指导教师 年 月 日一、实验名称:橡皮筋的力是如何产生的二、实验目的:通过观测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的关系,探究发现橡皮筋的力是如 何产生的。三、实验原理:橡皮筋拉的越长,发作用力越大。小车行驶的距离越长。四、实验器材及装置简图:橡皮筋、细线、量尺、实验用小车五、实验环节:1、将橡皮筋拴在小车的前后两端。2、将橡皮筋绕在小车的前轴上3、松开皮筋,观测小车的行驶
8、。4、分别缠不同的圈数,进一步观测小车前行的距离。六、数据记载及结论:我的发现: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我的结论:橡皮筋缠的圈数越多,拉力越大。七、思考题(实验作业):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让小车前进。八、说明:实验员: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一班指导教师 年 月 日一、实验名称:测量力的大小二、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力可以准确测量。三、实验原理: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出里的大小。四、实验器材及装置简图:弹簧测力计、钩码、回形针、橡皮筋五、实验环节: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以、将要测物体放入袋中4、读下此时测力计上的数六、数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小学 科学 年级 上册 分组 实验 报告 新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