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轮复习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练习(含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届高三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轮复习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练习(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三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轮复习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练习(含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一、单选题1.(俄)普希金在皇村回忆中写道,拿破仑是“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他上 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用凶恶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 烟”“人间的灾星出现了”。对此评价,理解正确的是A.普希金对拿破仑发动战争的行为深恶痛绝B.皇村回忆是二手史料,评价真实可信C.普希金作为诗人对拿破仑的评价不具有史学价值D.历史上对拿破仑的评价已成定论,此评价不可信.拿破仑战争后,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普遍的政治诉求。与此叙述 有关的事件是A.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B.华沙民族独立起义C.德意志的统一D.埃及文化的多样性2 .徐继
2、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 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 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这表明作者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有研究指出:林则徐、魏源的行动仅仅表示了 种开放的文化态度,他们并没有从思想 上接受西方文化的实质内容,这既由于他们寻求西方新知的急功近利的“制夷”目的和纯粹实 用主义态度,更由于他们恪守封建文化本位立场。在此,该研究A.否定林、魏学习西方的行为B.批判了林、魏的阶级立场C.认为
3、林、魏开创实用主义D.承认了林、魏开眼看世界3 .胡适在中国的文艺更兴中认为:“这是由一群北大教授领导的新运动,与欧洲的文 艺复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它是一场自觉的、提倡用民众使用的活的语言创作的新文 学取代用旧语言创作的古文学的运动。其次,它是场理性对传统,自由对权威,张扬生命 和人的价值对压制生命和人的价值的运动。”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反封建是该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共同属性文学改良是思想运动的必要条件“民本思想”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剂良药胡适是这场新运动的代表人之一A.B.C.D. 4 .拿破仑帝国在欧洲盛极一时,这种强盛只是表面上的,主要是因为A.占领地区太多,难以统治B.被占领地区的民
4、族觉醒C.波旁王朝伺机反扑D.欧洲封建势力反扑.鸦片战争后,北京以及部分省会城市的建筑在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出现了一些变化: 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这表明A.建筑领域呈现中西合璧的趋势B.传统生活习俗逐渐被抛弃C.清末生活西化只出现在大城市D.西方文化已经被国人接受5 .从1821年到1848年,普鲁士发布一系列法律文告,使得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人身自由, 且能自由择居或择业;而容克贵族则获得巨额赎金,用以购置机相、改良土壤、投资重工业 等。这表明当时的普鲁士A.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B.私人工厂需要更多劳动力C.工业化需要调整生产关系D.仍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5、 19世纪80年代,上海租界的洋商开始使用煤气照明。因煤气管道铺设于地下,百姓将煤 气称为地火,认为赤脚走路可能导致“地火”攻心。这表明当时25. C【详解】从材料“美利坚人民眼下面临一个问题是结合为一个国家,在一个联邦政府的领导 下”“美利坚人民,应该继续坚定联合”中可以看出,杰伊的文章呼吁各州批准联邦宪法, 建立联邦政府,故C项正确,B项排除;1783年美国就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故A项排除; 1789年,华盛顿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故D项排除。26. B【详解】徐继畲将英美等西方强国置于与中国同等位置,这说明近代工业文明对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 造成了一定的冲击,B正确;“中体西用”思想是在洋务
6、运动时期提出,马徐继畲所处时间不 符,排除A;题干未涉及民众视野的变化,排除C;题干中并未涉及徐继畲对君主专制的反 思,排除D。27. B【详解】试题分析:海国图志为近代魏源所著。结合所学知识,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西 方历史地理情况,排除A;魏源在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主要是为了学习西 方的军事、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排除C: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的是康有为、 梁启超等人提出的维新变法思想,排除D;根据题干信息“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 (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说明海国图志对西方的介绍涉及西方政治体制, 因此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
7、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开眼看世界”。28. (1)特点:资本主义发展与国家统一相互推动;军事手段和外交手段相结合;通过自上 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由力量最强大的邦国主持完成统一大业;领导人对统一大业作出 重要贡献;军国主义色彩浓厚。(2)有利因素:列强侵略促使中华民族觉醒和民族意识增强;左宗棠制定正确的军事战略 和外交政策:洋务运动的开展提升了清政府的实力:新疆人民支持中央政府对抗分裂及侵略 势力。(3)共同点:都面临地方割据势力和外国势力的干涉;都把军事战争和外交斗争有机结合; 领导人都有实现或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详解】(1)从材料中“随着资本主义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普鲁士资产阶级提出
8、了结束国家分裂、 实现民族统一的强烈要求”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发展与国家统一相互推动;从材料中“把普鲁 士军队武装成欧洲最强大的陆军,为普鲁士在军事上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在普奥对丹麦 联合战争和普奥之间的战争中,俾斯麦巧妙地处理了与俄国和法国的关系,让他们保持中立” 能够体现出军事手段和外交手段的结合:从材料中“通过普鲁士王朝战争道路实现统一德意 志的既成事实”可以看出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由力量最强大的邦国主持完成 统一大业;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俾斯麦的个人贡献以及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特点。(2)从材料中“左宗棠制定了次年,清政府收回伊犁,1884年,新疆设省”可以看出 左宗棠制定正确的军
9、事战略和外交政策,新疆人民支持中央政府对抗分裂及侵略势力;结合 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应该还包括列强侵略使得民族意以增强以及洋务运动开展,为收复新疆 创造了有利的条件。(3)近代德国统一和清朝维护国家统的特点,从材料中对比分析就可以得出。主要体现 为:都面临地方割据势力和外国势力的干涉;都把军事战争和外交斗争有机结合;领导人都 有实现或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29. (1)意义: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或成为资本主 义世界的法律经典);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精神,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原因: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激发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民族意识。(2)拿破仑对
10、外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欧洲大陆上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动 摇欧洲封建统治秩序,促进了欧洲大陆人民的觉醒;但他的后期对外战争旨在扩大统治范围, 发展霸权利益,给被侵略国家和人民带去了灾难,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详解】(1)意义:根据材料一 “把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扫除旧制度的垃 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 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精神,打击了欧洲封建势 力。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拿破仑战争的性质和作用角度分析回答。(2)根据材料二“拿 破仑既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给法国造成
11、了惨重的灾难,他在把欧洲闹得天翻地覆的 过程中,实则是旧制度的破坏者与各国人民的解放者,后来却蜕变为有无限征服野心的侵略 者”,结合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可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促进 了欧洲大陆人民的觉醒,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但他的后期战争旨在扩大统治范围,发展 霸权利益,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30. (1)特点:汉代主要西传的是以丝绸为主的物质文化以及养蚕、丝织技术:唐宋到元发 展到西传科学技术,特别是四大发明;明清时期发展到西传哲学思想、理论观念原因:封建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对外影响力大: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长期畅通;新航路的 开辟。(2)影响:传入了近代科学技术;出现了
12、科学分类并趋向专门化,形成比较系统的领域; 新式的思想和研究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的结构。评价:西学的引进既冲击了传统学术,也冲击了封建文化体制,形成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 拯救中学的时代巨流,促进了国人的觉醒;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中国 的改革运动、革命运动;其最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中国 “特色道路”。【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一信息“大量的物品沿着丝绸之路,经过安息、埃及等地,源源不断流 向西方,直到罗马。随着中国丝货等物品长期大量的流入,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也开始向 西方传播”可知,汉代主要西传的是以丝绸为主的物质文化以及养蚕、丝织技术;根据
13、材料 “唐宋时和元代西传的中国文化,除了物质文化外,主要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中 国的四大发明传入了西方。”可知,唐宋到元发展到西传科学技术,特别是四大发明; 根据材料“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这个时期传入西方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的 哲学思想、理论观念。”可知,明清时期发展到西传哲学思想、理论观念等。原因:依据材 料信息”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通往西方的道路,经过东汉时期班超、班 勇父子的苦心经营,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中西方的陆路通道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开 辟的历史性的航海对中西海路交通产生了突破性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封建经济发展、国 力强盛、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长期畅通、新
14、航路的开辟等角度分析。(2)影响:根据材料二“自然科学中的声、光、化、电、医学等科学技术随着西学东渐逐渐 融入中国文化当中”可知,传入了近代科学技术;根据材料“近代中国随着西学东渐在发生 着改变,新式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改变了中国古老的思想文化领域,新领域的开拓和新科学的 建立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的结构”可知,新式的思想和研究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 文化的结构;根据材料”出现了科学分类并趋向专门化,形成比较系统的领域”可知,近代 科学的分类也逐次趋向专门化,形成比较系统的领域。评价: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促进国人觉醒、促进工业发展、促进改革和革命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等角度分析。从思 想
15、方面分析,西学的引进既冲击了传统学术,也冲击了封建文化体制,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 主题的拯救中学的时代巨流,促进了国人的觉醒;从经济和社会发展角度分析,推动了近代 工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中国的改革运动、革命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最大成 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道路”。31. 阶段一:16世纪之前,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解释: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交通 工具相对落后。阶段二:16世纪到19世纪上半期,西方文化的扩张。解释:新航路的开辟之后,西方开始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开展:交通工具的进步;世界市 场的形成;西方
16、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步形成。 阶段三:20世纪50年代后到80年代,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创新。解释:二战后,欧洲殖民国家受重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二战进步暴露了西 方文化的弊端;大量新兴民族国家独立;各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新兴民族国家现代化的推进。【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如从16世纪以前的世界文化发展情况来看,可知16 世纪之前,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关于解释可从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及交通工具相对落后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如16世纪到19 世纪上半期的世界发展体现的是西方文化的扩张,
17、关于阐释可从西方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 的影响及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如20世纪50年代后到80年 代,体现的是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创新。可从二战对欧洲国家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 系的瓦解、西方文化的弊端、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各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及新兴民族国家现 代化的推进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A.西方文明无法对中国产生影响B.上海市政建设全面改善C.国人用传统文化解读西方事物D.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艰难10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海地、委内瑞拉、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国家。关于拉丁美洲名称的由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拉丁语族的印第安人长期居住于此B.因其拉丁舞享
18、誉世界,故以此自称C.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其主要语言D.以罗马时期的拉丁文字为书写工具.独立战争后,美国的文明形成了多元性和多源性特征,其中英国的文化仍然居于主导地 位。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中英国人口最多B.英国是18世纪最发达的国家C.英国文化是当时最先进的文化D.独立战争领导者主要是英国人11 . 1897年,天津中西大学堂举行了全校运动会,进行了一场奥运会的“模仿秀”。除少 数球类、马术等项目没有设立外,设立了跑带跳百码(注:100米跨栏):赛掷重物(注: 铅球);跑带跳二百二十码(注:200米跨栏)等12个比赛项目.据此可知A.体育文化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B.全民健
19、身理念被社会普遍认同C.学校体育活动受西方文明影响D.德智体美劳发展的方针已贯彻.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称拿破仑是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灵魂”。对“世界灵魂”解释最为合 理的应是A.拿破仑靠武力征服了世界B.拿破仑曾是欧洲众多国家的主宰C.拿破仑法典影响了整个世界D.拿破仑具有征服全世界的野心12 .美国黑人奴隶玛姆贝特根据独立宣言提出的有关原则向地方法院提出人身自由的 法律诉讼并获成功。她所依据的原则是A.人人生而平等B.主权在民C.人民革命权利D.奴隶制是社会的罪恶. 19世纪初,在俄国,一些贵族青年军官在参加打败拿破仑的卫国战争中,受到启蒙思 想的影响,1825年12月发动了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
20、传播了革命思想。对此解读正确的 是A.战争推动了社会思想的变革B.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在俄国传播C.青年军官维护沙皇专制统治D.民族统一成为俄国社会呼声13 .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逐渐传入中国。从忠君爱国到抑君爱国再到叛君爱国, 先进的中国人,在中西比较中以新的思维对传统的专制政治进行深刻反思。下列思想主张 中,属于“抑君爱国”的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C.伸民权,设议院D.驱除勒虏,恢复中华.晚清学者薛福成认为西方光学、力学出自墨子,西方重商思想暗合管子之宗旨, 梁启超认为基督教的博爱思想与墨家兼爱主张相同。他们将近代西学与诸子学说比附,其意 在A.减轻西学传播阻力B
21、.复兴传统文化C.启发国人救亡意识D.宣传维新变法14 . 2()世纪初,西方的食品工业产品在长江流域各大城市中有可观的销路,有些中外商人 还在上海、汉口、南京等通商口岸建立了罐头失、蛋品、啤酒等食品制造厂。这反映出当时 A.西方工业文明开始传入中国B.中国社会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C.民众的饮食习俗已经西方化D.社会生活中中西融合色彩浓厚15 . 20世纪60年代,非洲很多国家刚获得独立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洲做了调查,非 洲学生很少有机会读到本国的历史、地理,也接触不到科学和技术的知识,他们读的是欧洲 的历史,特别是一度称砺欧洲的欧洲名人的历史。在法属非洲,书本告诉他们,他们的祖先 是高卢人
22、,有着一双蓝色的眼睛,并详尽叙述了拿破仑的一生。这一现象A.反映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B.说明非洲缺乏民族文化土壤C.根源于欧洲对非洲的殖民扩张D.表明欧非文化交流成果明显.在拉丁美洲文化中,既有印第安人在偏远内陆地区保留的传统文化,如多神信仰、图腾 崇拜,也有欧洲白人的天主教,还有非洲黑人带来的音乐舞蹈等因素。对该现象理解不正确 的是A.体现了拉丁美洲的文化多元性B.欧洲殖民者驱赶印第安人至偏远地区C.西班牙和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D.拉丁美洲文化与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相同16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对其形成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各地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各异,文化上表现出的特征
23、亦不相同B.不同的种族构成使各地区的文化展现出了各自的特色C.各地区地理、自然环境不同,导致了各自文化所具有的特色D.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成为独立战争后拉美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 19世纪40年代前后,西装传入中国。1904年中国人缝制的第一套西装,在上海的“王 兴昌记”诞生。1911年,民国政府将西装列为礼服之一。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大 都市出现了专门制售西装的公司,还创下了中国人自己的品牌。这反映A.近代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B.西装成为中国近代民族服饰C.社会转型影响物质生活变迁D.全盘西化是社会变迁的主流.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西学无统一称呼,多以“夷学”称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时人
24、 对西方文化比较广泛的称呼是“西学”。庚子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乐于使用“新学”之名。 这种变化反映出A.中西文化融合发展B.传统文化逐渐遭到摒弃C.民族危机日益加深D.社会普遍存在崇洋心理. 1988年,斯坦福大学经过一翻激烈的争论后,决定把西方文明这门课程改成包括黑人、 拉丁美洲、亚洲等在内的一种世界文明概述。1990年,英国的一些历史学家进行了类似的 争论。这表明在20世纪末期欧美A.社会精神危机影响文明史研究B.开始重视亚非拉文明的研究C.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逐渐增强D.历史学率先突破西方中心论.制宪会议通过联邦宪法后,1787年10月31日独立报刊发杰伊的文章:“美利坚 人民眼下面临一个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三统 高中历史 选择性 必修 复习 12 近代 战争 西方文化 扩张 练习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87083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