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民俗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旅游资源是能够吸引人们前来旅游的所有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总和。民俗 旅游资源是构成民俗旅游产品的核心要素。旅游产品的诸多特征是由旅游资源的 特征决定的。民俗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是民俗旅游开发的前提,只有对民俗旅 游资源状况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把握才能在旅游开发中做到有的放矢,使民俗旅游 开发更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行性。1 .民俗旅游系统民俗旅游系统由民俗旅游者、民俗旅游介体和民俗旅游客体三大部分组成。 旅游是人的活动,旅游者是维系旅游活动的核心。民俗旅游者是民俗旅游活动的 主体。民俗旅游介体,是联系民俗旅游者与民俗旅游客体的桥梁,是推动民俗旅 游发展的动力。它由旅行社、饭
2、店、交通部门、传媒部门等组成。民俗旅游的客 体即民俗旅游产品。它是民俗旅游者游览的对象。民俗旅游系统从识别旅游者的需要到这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信息反馈,要 经历民俗旅游产品的市场开发、市场供应、销售实施和业绩评定四个分过程。这 四个分过程显然又构成了民俗旅游的供需环。把握好民俗旅游供需环,就有利于 民俗旅游产品销售,有利于民俗旅游事业的发展。民俗旅游产品的供需环还描述 了民俗旅游的质量控制过程,为我们建立民俗旅游全面质量保证体系提供了基本 依据。因此,民俗旅游结构及其内在联系很有现实意义。2 .民俗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调查是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开发规划及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最基本的 工作。民俗旅游资
3、源调查的目的是:围绕民俗旅游业发展的需求,为其查明可供 利用的旅游资源状况,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性质、特点、 级别、成因、时代价值等,为民俗旅游资源评价、开发规划和合理利用等做好准 备,为民俗旅游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要把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成民俗旅游产品,要对资源情况进行普查,摸清家底。 这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普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田野作业法”, 二为“文献检索法”。民俗旅游资源普查对开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普 查要严肃认真,注意综合调查与专题调查相结合、个别访问与座谈相结合、文字 记录与影象相结合。3 .民俗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评价就是选择某些因子运用一定的方法
4、来对旅游资源的价值作出 评价和鉴定,实质上是在旅游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是旅游 地建设的前提。民俗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主要有:民俗旅游资源自身评价(特色、价值、功 能、密度和地域组合、资源容量、资源性质等)、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条件评价及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序位等。关于民俗旅游 资源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一般经验评价、美感质量评价(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 派、认知学派、经验学派等)、美学评分法、“三三六”评价法、单因子评价、多 因子综合量化评价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形式的需要,在旅游调查和资源评价方法上,我国已经 出台相关国家标准,即: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5、GB/T18972-2003 (2003年2 月24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03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 资遵照执行。该标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 与财务司共同起草,国家旅游局提出,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该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 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4 .民俗旅游的客源市场分析客源市场调查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各种渠道和 形式,了解、搜集、掌握客源市场的信
6、息和环境情况,然后通过分析、综合、制 定营销策略的一种方法。民俗旅游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游客是民俗旅游的主体。旅 游客源市场存在与发展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旅游营销者工作舞台。不 了解本省民俗旅游资源现状,不了解旅游服务设施及其改善的可能性,旅游营销 就无法实现。民俗旅游客源市场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游客来源。即游客与潜在游客的来源地情况,如客源地分布,客源地与民 俗旅游资源地的距离,资源地对客源地的影响力。客源类型。游客是个群体,其成分、结构复杂,对民俗旅游景观需要各不 相同。弄清游客需要类型,有助于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决策。旅游消费需求调查,包括:旅游者对旅游地印象、旅游者家
7、庭规模及消费 习惯、旅游者对民俗事项认知程度及参与度、旅游者对价格反应、旅游者旅游目 的和动机。研究客源市场的民俗心态。客源市场的民俗心态研究透了,旅游资源的开 发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供需对口。如美国苗族华侨普遍有想寻根问祖和了解我国 苗胞民俗以及学习汉语的心态,我们就可开发苗寨寻祖采风和修学旅游这一资源。梅奥和贾维斯认为:了解个体旅游者如何做决策需要洞察影响其决策的相关 社会和心理因素。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内部因素包括感知、学习、个性、动机和态 度。总的来说消费者行为由三部分:先决策和决策过程、购后评价以及未来决策 制定。一般地说,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喜欢变换环境,乐于感受异域文化,对于民 俗旅游具
8、有浓厚兴趣。鉴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旅游 动机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侧重精神满足的倾向来越大。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文化科学水平越高,民众所需要的文化科学知识越迫切。各民族的文化、科 学、风俗在国内外传播越广泛,人们要求民俗旅游的愿望也就越强烈。5 .民俗旅游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由于旅游市场是一种“异质市场”,旅游者需求有很大的差异性。所谓旅游 市场细分,就是根据影响旅游市场需求的某些变数,把整体旅游市场划分成若干 具有不同需求的细分市场。这些影响旅游需求的变数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职业、 国籍、收入、兴趣和购买方式等诸多因素,它们的差异性和变化性特点导致旅游 需求的多
9、样性。民俗旅游市场细分可主要依据地理细分、人口细分、行为细分、心理细分。 通过市场细分有利于发现市场机会;有利于制定和调整经营计划;有利于提高经 济效益。准确她进行市场细分和选择目标市场,有利于旅游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 市场竞争,合理地运用资源,争取投资获取最大回报。民俗旅游市场细分的目的,是要以一个细分市场上不同的需求差异为基础, 从中选择一个或若干个细分市场为目标市场,进而以有针对性的旅游开市场营销 组合去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选择目标市场必须对细分市场加以评定,评定的标准有:市场规模大小、可进入性、稳定性、同质性。6 .民俗旅游开发的意义旅游业已被西方经济学家誉为21世纪经济的“朝阳工业”。
10、我国在当前产业 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旅游业已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民俗文化与旅游业 的结合,不仅可以借助旅游景观景点有效地宣传民俗文化,把民俗文化推上旅游 业市场,而且可以不断丰富和更新旅游业的内容,为旅游业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使旅游业越办越兴旺,从而使民俗文化和旅游业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从旅游产业的角度来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 动力。一个地区旅游业文化含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该地区旅游业的成 熟度。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民俗旅游只会变成一种泡沫经济,在短期为 人们带来经济效益后便成为历史的碎片和文化的垃圾。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民俗旅 游进行必要的文化反思
11、,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文化 保护与科学发展的问题。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 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 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 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 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突尼斯根据西方游客喜欢猎奇的心理,利用本国土著居 民的村落古迹、山洞住宅、民族服饰和车马游玩等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业,已成 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的旅游大国。在国内,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汇集了全 国几十个民族的灿烂
12、文化,昆明云南民族村也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风俗, 在广东,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和连南瑶族风情的旅游开发也是目前的关注热点。 民俗旅游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研究者常提到以下方面:促进文化保护。民俗旅游引起人们对民俗文化的关注,促进了目的地民俗事 物的保护和民间艺术的恢复挖掘,一些民俗生态村、民俗博物馆的建立也有利于 民俗文化的保护。同时民俗旅游的发展也促进了民俗研究,为民俗文化重新焕发 生命提供了契机。比如云南东巴文化研究所、吴文化公园的吴文化研究所,都对 当地文化的整理、保护、开发利用做了大量工作,而它们的设立都缘起于当地的 民俗旅游发展。民俗旅游促使大量民俗商品得到开发,使一些近于失传的民间
13、工 艺起死回生,如美国印第安人的珠宝工艺、陶瓷工艺、埃及的纸草文化。中国失 传了千余年的马球,由于适应旅游的需要而在西安得以重现。获较高的经济效益。民俗旅游特别是利用少数民族地区天然村寨开发的民俗 景点,一般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投资少,收益大,经济效益较高。民俗旅游为中 国外汇收入的增加作出了贡献。国外游客对我国民俗旅游有较大的兴趣,参加民 俗旅游的入境游客人数很大。通过开发民俗旅游,促进了民俗开发地的经济收入, 同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能够使区域经济整体水平提高。促进文化交流,增加互相了解。民俗旅游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种族 人们提供了交流和了解的机会。通过对异地、异族不同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14、,容易 消除相互之间的隔阂、偏见,促进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文化的交流与了解能增 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交往,扩大国际间的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民 俗旅游在这些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满足人们旅游需求,丰富人民生活。现代社会工业化、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 高,人们越来越喜欢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对具有地域差异的民俗文化充满好奇。 旅游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正说明了人们发现旅游是满足这些愿望的最好途 径,而民俗旅游在各种旅游形式中,最富人情味,最富生活气,最能使人们感受 到文化的丰富多彩。加快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步伐。从我国来看,民俗旅游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 的发展。在云南昆明的石林、红河州沪西县的阿庐
15、古洞、丽江的沪沽湖等地很多 当地居民靠旅游实现了脱贫致富。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龙脊梯田”开发以来, 给周围瑶族、壮族人民带来了实惠。四川羌族自治州发展民俗旅游为当地羌族同 胞带来客观经济收益。旅游使少数民族人民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旅游业的 发展,使许多过去缺乏经商意识的少数民族人民现在能够热情主动地兜售旅游工 艺品或其他东西。民俗旅游还加快了民族地区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民俗旅游的发 展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民族地 区城镇建设的发展。民俗旅游由于其本质的特殊性,除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外,我们认为 在当今时代它所产生的生态和文化价值同样值得我们注意。民俗旅游不仅开发时 的环境破坏较少,而且在发展中强调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拥有良好的生态条件,因 此,民俗旅游促进了民俗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状况, 为社会经济和民俗旅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动力。民俗旅游的文化价值 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由于它是一种文化旅游,文化是它生存的真正土壤和其发展 的决定因素,它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满了文化的气息。它不仅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而且有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因此既能带给人多方面的文化享受,又起到了宣扬 文化、传播文化、发展文化的效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