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训练选(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训练选(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训练选(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8【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训练选(训练选(2 2) (含解析)(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李仕才一、选择题1、下列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使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CO32-、CH3COO-、SO42-、K+B使 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Fe2+、S2-、NO3-、Cl-C使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中:Mg2+、SO42-、Cl-、Ba2+D使苯酚溶液呈紫色的溶液中:Na+、AlO2-、I-、SO32-【答案】A【解析】A 项,使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为碱性溶液,CO32-、CH3COO-、SO42-、K+离子之间不反应,也不与
2、OH-反应,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故 A 正确;B 项,使 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NO3-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 Fe2+和 S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 B 错误;C 项,SO42-和 Ba2+生成 BaSO4 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使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为碱性溶液,OH-和 Mg2+生成 Mg(OH)2 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 C 错误;D 项,使苯酚溶液呈紫色的溶液中含有 Fe3+,和 I-、SO32-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侧重考查有限制条件的离子共存问题,2 / 8熟悉常见离子的性质,明确离子之间发生的反应是解题关键,主要涉及
3、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双水解反应等,注意题目的隐含条件,如:本题中 A、B、C 三项都涉及溶液酸碱性的限制条件;D 项隐含条件为 Fe3+,注意 Fe3+为常见氧化性离子,I-、SO32-为常见还原性离子。2、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属于绿色食品B燃煤中加入 CaO 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C目前加碘食盐中添加的主要物质是 KID “玉不琢不成器” , “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答案】B【解析】A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A 错误;B燃
4、煤中加入 CaO 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最终转化为硫酸钙,因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B正确;C目前加碘食盐中添加的主要物质是 KIO3,C 错误;D “玉不琢不成器”属于物理变化,D 错误,答案选 B。3、将过氧化钠加入到氯化亚铁溶液中,最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过氧化钠将溶液漂白 B生成红褐色沉淀C除溶解外无特殊现象产生 D生成白色沉淀【答案】B3 / 8【解析】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亚铁氧化为三价铁,过氧化钠投入氯化亚铁溶液中与水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三价铁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故 B 正确。4、下述系列实验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由此得出如下的几个结论:实验实验实
5、验实验可知产生气体中只有 NO2 实验让说明木炭被浓硝酸氧化了实验说明浓硝酿有挥发性实验市产生的气体中检测出 CO2,说明木炭被浓硝酸氧化了。对比分析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结论 B结论 C结论 D结论【答案】C 【解析】浓硝酸受热分解为二氧化氮和氧气,错误;也有可能灼热的木炭给浓硝酸的分解提供了热量,不一定木炭被氧化,错误;浓硝酸具有挥发性,与灼热的木炭相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了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正确;氧气也可以与灼热的木炭反应产生 CO2,错误;综上所述,结论正确;正确答案选 C。5、下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一部分,已知 X、Y、Z、W 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元
6、素的原子有可能均能与氢原子形成 18 电子分子BZ 元素可能为金属4 / 8CZ 的原子半径不一定比 Y 的原子半径大DW 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X 的原子序数的 3 倍【答案】A【解析】X、Y、Z、W 是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知,X、Y、Z、W 属于第三主族以后的元素,且 X 和 Y 位于第二周期、Z 和 W 位于第三周期,如果 W 是 Cl 元素,则 X、Y、Z分别是 N、O、S 元素;如果 W 是 S 元素,则 X、Y、Z 分别是C、N、P 元素;如果 W 是 P 元素,则 X、Y、Z 分别是 B、C、Si 元素;A若 X、Y、Z、W 分别是 N、O、S、Cl 元
7、素,那么它们与 H 原子形成18 电子的分子分别是 N2H4、H2O2、 H2S 、 HCl ,A 正确;BZ 可能是 S 、 P 、 Si 元素,所以 Z 不可能为金属元素, B 错误;CZ 位于第三周期,Y 位于第二周期,所以 Z 的原子半径一定比 Y 的原子半径大,C 错误;D如果 W 是 P 、 X 是 B 元素,则 W 原子序数是 X 的 3 倍, D 错误;答案选 A6、以惰性电极电解 CuSO4 和 NaCl 的混合溶液,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定)体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 CuSO4 和 NaCl 物质的量之比为 1:1Ba 表示阴极上产生的气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训练 解析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