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0章 化学实验基础 第3节 常见物质的制备课后达标检测 鲁科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0章 化学实验基础 第3节 常见物质的制备课后达标检测 鲁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0章 化学实验基础 第3节 常见物质的制备课后达标检测 鲁科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13【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第 1010 章章 化学实化学实验基础验基础 第第 3 3 节节 常见物质的制备课后达标检测常见物质的制备课后达标检测 鲁科版鲁科版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实验室里可按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 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 R 是( )AHClBCl2CCODNH3解析:选 D。由收集装置可知 R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由尾气处理装置可知 R 气体极易溶于水。2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制氧气时,用 Na2O2 或 H2O2 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B制氯气时,用饱和 Na
2、HCO3 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C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 NaOH 溶液吸收尾气解析:选 A。Na2O2、H2O2 制取 O2 的反应分别为2Na2O22H2O=4NaOHO2、2H2O22H2OO2,均可选取固体与液体在不加热条件下制取气体的装置,A 正确。Cl2 通过饱和NaHCO3 溶液时产生 CO2 气体,应先用饱和 NaCl 溶液除去 HCl,再用2 / 13浓硫酸进行干燥,B 错误。乙烯难溶于水,其密度小于空气,故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乙烯,但由于乙烯与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故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到的乙烯不纯净,C 错误。用水吸收 NO2
3、 尾气时,发生的反应为 3NO2H2O=2HNO3NO,产生污染性气体 NO,故常用 NaOH 溶液吸收 NO2,D 错误。3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常涉及下列装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氨气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少量水C用装置丙收集氨气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解析:选 D。加热固体混合物制氨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A 项错误;氨气能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B 项错误;装置丙只能进气,不能出气,无法排出空气,C 项错误;球形干燥管可蓄积较多液体,装置丁可防止液体倒吸,D 项正确。4.下列有关气体的除杂或收集方法,说法合理的是( )A要除去 NO 混有的 N
4、O2,可以将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水,然后用 CaCl2 干燥BCO2 中混有的 CO 气体可用点燃法除去C除去 H2S 中混有的水蒸气,用浓硫酸干燥即可D如图装置只能用来收集 CO2,不能收集 H2、NH3 等3 / 13解析:选 A。A 项,NO 中混有 NO2 时,先通过足量水,NO2 与水发生反应得到稀硝酸和 NO,然后通过 CaCl2 干燥即可得到纯净的NO,正确。B 项,由于 CO2 不支持燃烧,无法用点燃法除去 CO2 中混有的 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 CuO,利用 CO 的还原性除去,错误。C 项,H2S 具有还原性,能被浓硫酸氧化,错误。D 项,用图示装置收集气体时,从 a
5、 端进气可收集 CO2 等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 b 端进气可收集 H2、NH3 等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错误。5(2016高考全国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制备 Fe(OH)3胶体将 NaOH 浓溶液滴加到饱和 FeCl3溶液中B由 MgCl2溶液制备无水 MgCl2将 MgCl2溶液加热蒸干C除去 Cu 粉中混有的 CuO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解析:选 D。NaOH 浓溶液滴加到饱和 FeCl3 溶液中得到的是Fe(OH)3 沉淀,并非 Fe(OH)3 胶体,A 项错误;加热能促进 Mg
6、Cl2 水解和 HCl 逸出,最终 MgCl2 完全水解生成 Mg(OH)2,不能得到无水MgCl2,B 项错误;加入稀硝酸,CuO 和 Cu 均溶解,C 项错误;根据Na 分别与水、乙醇反应的剧烈程度或产生气泡的快慢可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D 项正确。6(2018淮安模拟)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两处明显错误B将烧瓶中的 MnO2 换成 KMnO4 可制得 Cl2C在乙后连一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进行尾气处理4 / 13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证明是否有氯气逸出解析:选 C。该装置没有热源和尾气吸收装置,故 A
7、 项正确;将烧瓶中的 MnO2 换成 KMnO4,不需加热即可制得 Cl2,故 B 项正确;用于吸收氯气的试剂应是氢氧化钠溶液,C 项不正确;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可用于证明是否有氯气逸出,D 项正确。7(2018武汉模拟)使用下表提供的试剂,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 中试剂b 中试剂c 中试剂实验目的A稀盐酸铁粉H2O制备并收集 H2B稀硫酸Na2SO3 粉末浓硫酸制备并收集 干燥的 SO2C浓盐酸KMnO4 粉末NaOH 溶液制备并 收集 Cl2D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制备并收集 干燥的 NH3解析:选 B。由收集装置可知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排除 A
8、、D 两项;C 项中,Cl2、HCl 均与 NaOH 溶液反应,故排除。8(2016高考全国卷)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A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B排水法收集 KMnO4分解产生的 O2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浓盐酸与 MnO2反应制备纯净 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DCCl4萃取碘水中的 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 水层解析:选 D。稀释浓 H2SO4 需要将浓 H2SO4 沿着烧杯内壁缓慢注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A 项错误。为防止倒吸,收集满 O2 后应该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B 项错误。应该把含5
9、/ 13有 H2O、HCl 杂质的 Cl2 依次通过饱和食盐水、浓 H2SO4 才能得到干燥纯净的 Cl2,C 项错误。I2 能溶解在 CCl4 中,振荡静置分层后CCl4 层在下方,水层在上方,应该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Cl4 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D 项正确。9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或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 或结论A浓盐酸MnO2干燥红 色布条NaOH 溶液干燥布条 不退色B浓硫酸NaCl 粉末空气NaOH 溶液制备收集HClC浓HNO3木炭空气NaOH 溶液浓 HNO3具 有氧化性D浓氨水NaOH 固体空气水制备收 集氨气解析:选 C。A 项,制得
10、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干燥红色布条退色,错误;B 项,HCl 极易溶于 NaOH 溶液,中导管直接插入 NaOH溶液中,会引起倒吸,错误;C 项,中出现红棕色气体,证明HNO3 被还原,浓 HNO3 表现氧化性,正确;D 项,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中导气管应左短右长,且中导管直接插入水中会引起倒吸,错误。10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并收集少量 NO2气体6 / 13B液体的蒸发、浓缩、结晶C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只具有 漂白性而无还原性D制备 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解析:选 D。A 项,NO2 溶于水生成硝酸和 NO,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N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10 实验 基础 常见 物质 制备 课后 达标 检测 鲁科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