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doc





《辽宁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辽宁省辽宁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模拟试题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全优)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不良体育态度的转变过程需要经过哪几个阶段?()A.接受、主动和内化B.服从、认同和内化C.服从、认同和自愿D.接受、认同和自愿【答案】B2、运动时骨骼肌会产生强直收缩,而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其原因是()A.心肌细胞能自动去极化B.心肌细胞去极化幅度大C.心肌细胞有较长的平台期D.心肌细胞复极化速度快【答案】C3、动机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激发或抑制某个人行为的愿望或意向,它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2、运动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运动动机的功能表现为()A.社会、生物、内部和外部B.发动、选择、强化和维持C.培养、激发、直接和间接D.探究、创新、转化和完成【答案】B4、以下属于屈肌反射与腱反射共同点的是()。A.感受器相同B.引起反射的刺激性质相同C.前者的效应器是屈肌,后者是伸肌D.都是短暂的反射活动【答案】D5、能发展小腿三头肌伸展性练习的是()A.跪撑后倒B.勾脚尖正压腿C.后踢腿D.后控腿【答案】B6、某人表现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其是由于体内缺乏()导致的。A.甲状腺激素B.生长激素C.肾上腺素D.胰岛素【答案】A7、()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
3、的前提。A.学校体育B.运动兴趣和习惯C.运动兴趣和动机D.政治、经济及教育水平【答案】B8、“抽屉试验”被用于检查哪里的损伤?()A.肩部B.腕部C.腰部D.膝部【答案】D9、初学技巧侧手翻时(以左前跨腿为例),手掌撑地的姿势要求()。A.右手外旋 90,左手内旋 90B.左手、右手均内旋 90C.左手外旋 90,右手内旋 90D.左手、右手均外旋 90【答案】C10、腹直肌收缩时,下列哪种动作是可以完成的()A.仰卧起坐B.仰卧两头起C.背越式跳高D.滑步推铅球【答案】A11、运动动机可以分为()大类。A.3B.4C.5D.6【答案】A12、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术动作为素材,遵照攻
4、守进退、动静疾缓、刚柔虚实等矛盾变化的运动规律,组成徒手和器械的运动方式是()A.跆拳道B.武术C.柔道D.泰拳【答案】B13、长期耐力训练运动员的心脏形态结构会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A.心房壁变薄B.心室腔增大C.心室壁变薄D.心室腔减小【答案】B14、股四头肌是人体膝关节伸的主要收缩肌,其肌腱向下止于哪一部位?()A.胫骨外侧髁B.胫骨粗隆C.髌骨D.胫骨内侧髁【答案】B15、学生积极参加体能比赛,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是哪一概念的表述()。A.运动兴趣B.运动归因C.成就极致D.心情状态【答案】A16、篮球比赛中,防守篮下攻击力较强,而外围攻击力较弱的球队,宜采用的战
5、术是()?A.半场扩大人盯人B.全场紧逼人盯人C.半场缩小人盯人D.前场紧逼人盯人【答案】C17、小肠位于腹中,是消化管的最长部分,全长约()。A.1-2 米B.3-4 米C.5-7 米D.8-9 米【答案】C18、运动时骨骼肌的血流量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心输出量增加B.静脉的回流量增加C.血液总量增加D.血液重新分配【答案】D19、人体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说法错误的是()A.收缩的潜伏期长,收缩速度慢B.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小C.收缩持久。不易疲劳D.纤维横断面较粗,肌群容易发达粗壮【答案】D20、在体操运动中,教师应该站在队列的()A.左后侧B.右后侧C.左前侧D.右前侧【答案】C
6、21、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动力来源于()A.肺通气量B.大气压C.通气血流比值D.气体分压值【答案】D22、在学生做双杠支撑前摆下的练习时,保护与帮助者应()。A.站在练习者下杠同侧,两手托其腰部帮助出杠B.站在练习者下杠异侧,两手托其腰部帮助出杠C.站在练习者下杠异侧,一手扶其手臂,另一手托其腰部帮助出杠D.站在练习者下杠同侧,一手扶其手臂,另一手托其腰部帮助出杠【答案】D23、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主要取决于()。A.血浆量B.白细胞的数量C.血小板的数量D.血红蛋白含量【答案】D24、赛前状态属于()A.条件反射B.非条件反射C.正常反应D.正常适应【答案】A25、主张在非自然中效法自然的
7、法则,采用自然的方法对儿童进行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教育的是()。A.夸美纽斯B.卢梭C.杜威D.古茨姆茨【答案】B26、中国的火罐疗法在里约奥运会上被运动员采用,其主要作用是()A.溶血、温热和穴位作用B.溶血、温热和消炎C.止血、温热和穴位作用D.止血、温热和消炎【答案】A27、体育教学目标是一个上承体育教学目的、下启体育教学()的中间环节。A.任务B.过程C.主体D.方法【答案】A28、安静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A.心脏B.肺C.肝脏D.骨骼肌【答案】C29、下列哪一选项容易导致运动性血尿?()A.运动引起红细胞破坏B.运动引起尿蛋白增加C.运动引起泌尿系统损伤D.运动引起的溶血【答案】C
8、30、()是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最高法规性文件。A.学校体育工作条例B.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C.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答案】A31、髋骨属于()A.长骨B.短骨C.扁骨D.不规则骨【答案】D32、“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其中“得法”提示我们选择体育教学方法应()。A.恰当B.规范C.标准D.固定【答案】A33、人每日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为()。A.45LB.56LC.68LD.911L【答案】C34、为了培养团队精神,在体育教学中通常采用()A.同质分组B.兴趣分组C.异质分组D.友伴分组【答案】B35、()是推动学校
9、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A.卢梭B.夸美纽斯C.哈勒D.巴塞多【答案】B36、下列不属于体育课医务监督内容的是()。A.早锻炼B.课外活动C.运动会D.课间操【答案】C37、体育教学目标可分为()。A.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B.全年目标和学期目标C.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D.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答案】C38、在体育课教学实践中,课堂心理气氛可分为和谐型、一般型、()。A.活力型B.枯燥型C.能动型D.冷漠型【答案】D39、供能时会产生乳酸的供能系统是()。A.磷酸原系统B.ATP-CP 系统C.糖酵解系统D.有氧供能系统【答案】C40、运动过程中,大脑中重现出的动作形象属于()A.运动表象B.运动迁
10、移C.运动焦虑D.运动错觉【答案】A41、下列不属于体育教学方法中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是()。A.动作示范B.指令和口令C.演示D.助力与阻力【答案】B42、形神拳集中体现了形神兼备的武术本质特点,该拳包括的五种步型是()A.弓步、马步、仆步、钉步、歇步B.弓步、马步、仆步、跃步、垫步C.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D.弓步、马步、垫步、虚步、歇步【答案】C43、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前,对学生的检查的重点应放在()。A.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B.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C.全身检查D.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答案】D44、骨骼肌运动时,先做离心式拉长,再做向心收缩的复合式收缩形式为()A.等张收缩B.等长收缩C
11、.等动收缩D.超等长收缩【答案】D45、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后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被称之为()。A.成就动机B.体育态度C.认知训练D.心境状态【答案】B46、体育运动训练的直接目的是()A.探索运动训练规律B.创造优异运动成绩C.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D.培养体育人才【答案】B47、体育教学模式“三要素”中,支撑教学模式的骨架要素是()。A.教学目标B.教学指导思想C.教学过程结构D.教学方法体系【答案】C48、体育教学中,制定课时体育教学目标首先应考虑的因素是()A.时间和条件B.方法和模式C.步骤和时段D.季节和环境【答案】A49、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
12、指标是()A.最大通气量B.潮气量C.最大摄氧量D.肺活量【答案】C50、以技术学习为主,练习是模仿性的、尝试性的,练习量不是很大的是课的()阶段。A.准备部分B.基本部分前半段C.基本部分后半段D.结束部分【答案】B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案例:初二(3)班体育教师周老师安排了一堂挑食与偏食课。课上,周老师向学生简单讲解了青少年挑食与偏食的危害,之后组织学生按照情感意愿自由分组,并指定一名组员调查小组内其他组员的饮食情况,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制作全班学生的膳食结构表格。周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善膳食习惯的方案,指导评价每一组学生的学习成果。问题:分析本案例的设计思路和教
13、学组织形式。【答案】设计思路:教师先进行知识讲解,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调查,并联系实际了解不合理饮食的危害,接着学生讨论在平时的膳食习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案例的教学组织形式属于分组教学中的友伴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共同学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合力,增强凝聚力。二、高一(2)班的女生晓芳和小敏同学是好朋友,晓芳上周休病假,刚到学校就遇上体育课。在课的上半段进行耐久跑时,晓芳觉得头晕、胸口憋闷、呼吸急促、下肢沉重,有一种不想坚持跑下来的感觉,但在小敏的鼓
14、励下还是跑到了终点。在课的下半段进行蛙跳练习时,晓芳的积极性不高,而小敏却超额完成了老师安排的练习要求。第二天上学的路上,晓芳问小敏:“昨天我在跑步时,特别特别难受,不知为什么?”小敏说:“今天早上我的腿酸痛酸痛的,都不敢走路,也不知道为什么?”问题:(1)运用运动生理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10 分)(2)你认为该教师的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得当,为什么?(5 分)【答案】(1)晓芳出现的现象称为极点,产生极点的主要原因: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大于运动系统的生理惰性,导致机体的摄氧量不足以满足需要,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反应。小敏产生的肌肉酸痛称为肌肉延迟性酸痛,肌肉酸痛不发生在运动期间或运动后即
15、刻,而是在运动后 24 小时逐渐加剧。主要原因:较大强度、较短时间运动所造成的乳酸堆积所致的运动疲劳,致使肌肉产生酸痛感,并伴随僵硬、肿胀和肌力下降等症状。(2)不得当。原因如下:在一节课的前半段安排耐久跑、下半段安排蛙跳,两项内容运动负荷过大。耐久跑和蛙跳的主要锻炼部位均为下肢,没有体现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晓芳由于生病较长时间未参加体育锻炼,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应减小运动强度,而小敏则超额完成了练习,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施加运动负荷等。本节课两项教学内容都较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蛙跳练习时造成晓芳积极性不高,应该改变教学方法或
16、练习内容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三、案例:上课铃声一响,李老师大声说“Helloeveryone!”学生们齐声喊“Helloteacher!”接着,李老师又说:“来,往前一点”(依然是没有集合整队)。然后李老师举起两手分别拿着的沙瓶,走到学生们面前摇晃着说:“声音好听吗?”学生们回答说:“好听!”李老师接着说:“把声音送给每一个同学,好不好?”下达“开始!”的命令后,李老师便带领学生们在体育馆的一定范围内玩起了摇晃沙瓶的活动。音乐响起,李老师带领学生们边摇边走动并站成了四列横队,李老师此时下达的口令是“请同学们站成四路横队!”接着李老师又说:“散一散,再散一散”,目的是让学生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以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2023 教师资格 之中 体育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试题 全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