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讲授提纲.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等教育心理学》讲授提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讲授提纲.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 专题一:专题一:绪论绪论 专题二:专题二:学习心理学习心理 专题三:专题三:认知学习认知学习 专题四:专题四:情感与行为规范学习情感与行为规范学习 专题五:专题五:教学心理教学心理 一、一、研究对象、内容体系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内容体系与研究方法 二、二、大学生心理特点大学生心理特点 三、三、教师心理教师心理专题一:专题一:绪绪 论论返回一、研究对象、内容体系与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内容体系与研究方法 对象对象: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各种心理现象。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各种心理现象。内容体系内容体系:第一部分:绪论。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研究方法及学生心理、
2、教师心理。第二部分:学习心理。阐述学习的实质和基本规律,重点介绍学习的概念和各派学习理论及学习动机和学习迁移。这是整门课程的重点。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介绍两个不同领域或类型的学习,即认知学习、情感与行为规范的学习。第五部分:教学心理。重点介绍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1、方法论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系统性原则。2、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等。二、大学生心理特点二、大学生心理特点(一)大学生认知发展特点:观察力、记忆 力、思维能力、智力等。(二)大学生情感与人格发展特点:情感、意志、自我意识、价值观、认知方式、个性等。(三)
3、大学生学习特点返回三、教师心理三、教师心理(一)教师的社会角色:(一)教师的社会角色:学习指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保健者、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教育科研人员、家长代理人等。(二)教师的心理品质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二)教师的心理品质及其对学生的影响1、认知能力: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组织能力(包括语言组织能力、教材组织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学效能感、教育机智等。2、人格特征:责任心、爱心、真诚、客观、宽容、同感、情绪安全与自信、对学生恰当的期待等。(三)教师的职业发展(三)教师的职业发展(四)教师的压力与心理健康(四)教师的压力
4、与心理健康专题二:学习心理专题二:学习心理一、一、学习概述学习概述二、二、学习理论学习理论三、三、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四、学习迁移返回 一、学习概述一、学习概述(一)学习实质(一)学习实质 1.广义: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并引起心理和行为持久变化的过程(现象)。2.次广义:是指人类的学习而言,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3.狭义:指学生的学习而言,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二)学习分类(二)学习分类二、学习理论二、学习理论(一)联
5、结派(一)联结派 1、桑代克的试误说桑代克的试误说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二)(二)认知派认知派(1)基本观点(2)教学思想(二)认知派(二)认知派1、GestaltGestalt的完形说的完形说2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1)基本观点;(2)教学论思想;3 3、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说、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说4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思想 (1)基本观点;(2)教学思想5 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思想、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思想 (1)基本观点;(2)教学思想1)基本观点 2)对发现法的评价 3)有
6、意义学习的标准和条件 4)教学思想 返回三、学习动机三、学习动机(一)概述 1、概念;2、分类;3、动机与学习效果(成绩)的关系(二)动机理论 1、成就动机理论;2、归因理论;3、自我价值理论(三)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四、学习迁移(一)概述(一)概述 1、概念;2、分类:正迁移和负迁移;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二)迁移理论(二)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2、共同元素说;3、概括说;4、关系转换说;5、认知结构说(三)如何促迁移进(三)如何促迁移进 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2、从教材的呈现程序方面促进迁移 (1)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2)综合贯通,促进知识
7、的横向联系;(3)教材组织系列化,确保从已知到未知。3、改进教学方法与策略,促进迁移 (1)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2)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3)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返回专题三:认知学习专题三:认知学习一、一、广义知识分类广义知识分类二、二、陈述性知识学习陈述性知识学习三、三、程序性知识学习程序性知识学习四、四、创造性及其培养创造性及其培养一、广义知识分类一、广义知识分类 知识(广义)陈述性知识(狭义的知识)程序性知识 智慧技能(狭义的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策略性知识)二、陈述性知识学习二、陈述性知识学习(一)习得过程:(一)习得过程:1、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长时记
8、忆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出现新的意义的建构;2、新建构的意义贮存于长时记忆中,如果没有复习或新的学习,这些意义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遗忘;3、意义的提取和运用。(二)表征:主要的表征形式为命题(二)表征:主要的表征形式为命题(三)分类:(三)分类: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四)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四)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1、复述策略;2、精加工策略;3、组织策略等等三、程序性知识学习三、程序性知识学习(一)智慧技能的学习(狭义的程序性知识)(二)学习策略的学习(一)智慧技能的学习(狭义的程序性知识)1、学习过程 2、表征 3、分类 4、促进智慧技能学习的策略1、学习
9、过程:(1)陈述性知识阶段。)陈述性知识阶段。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第一阶段是陈述性的。在此阶段,有关操作或运算步骤的知识进入学习者原有知识网络,以命题的形式表征和贮存,即新信息进入原有命题知识网络,获得理解。(2)转化阶段。)转化阶段。经过变式练习,由以命题形式表征的知识转化为以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概念和规则开始向办事的技能转化。(3)自动化阶段。)自动化阶段。经过练习,许多产生式组合成复杂的产生式系统。只要这个系统中的第一个成分被激活,其他成分就能自动激活,技能达到自动化。广义知识学与教的一般过程模型2、表征以产生式表征。产生式是指人经过学习而在头脑以产生式表征。产生式是指人经过学习而在头脑
10、中贮存的一系列以中贮存的一系列以“如果如果/则则”形式表示的规则,形式表示的规则,即只要某种条件满足即只要某种条件满足,则产生某种相应的反应。则产生某种相应的反应。(conditionaction,简称简称CA)例子1 例子23、分类:辨别技能形成、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辨别技能形成、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规则学习的两种形式:(1)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上位学习,发现学习);(2)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下位学习,接受学习)4、促进智慧技能学习的策略、促进智慧技能学习的策略(1)讲解与展开性示范策略;(2)练习、变式与反馈策略;(3)比较策略等等(二)学习策略的学习1、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的概念 学
11、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操纵信息加工过程,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和方法。2、学习策略的特点、学习策略的特点(1)外显性与内隐性的统一;(2)操作性与监控性的统一;(3)灵活性与通用性的统一3、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4、学习策略的分类学习策略的分类5、学习策略的发展学习策略的发展6、认知策略、学习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关系认知策略、学习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关系7、学习策略学习的条件与教学模式学习策略学习的条件与教学模式3、学习过程:(1)陈述性知识阶段。即首先必须知道要学习的认知策略是什么,理解有关概念和规则。(2)转化阶段。在相同与不同的情境中应用有关策略的练习,使有关学习、记忆或思维
12、的规则支配自己的认知行为。(3)元认知阶段。学习者在变化的条件下顺利应用有关规则支配与调节自己的认知行为,认识到策略适当应用与不适当应用的条件,策略学习达到元认知水平,从而可以在跨情境中迁移。4、学习策略的分类(、学习策略的分类(麦基奇等人的分类,麦基奇等人的分类,1990)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复述策略:重复、抄写、记录、下划线等精加工策略:记忆术、想像、口述、总结、笔记、类比等 组织策略:组块、要点、提纲、知识图计划策略:目标设置、浏览等监视策略:自我检查、注意、领会等调节策略:重读、复查、调整学习速度等时间监管:建立时间表等学习环境管理:寻找安静的地方等努力管理:正确的归
13、因、调整心境、自我强化等其他人的支持: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等5、学习策略的发展儿童对学习策略的掌握与运用是随着年龄、经验和能力的增长而逐步发展的。大致分三个阶段: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致在学前期,儿童不仅不能自发地产生策略,而且即使教他们策略,也不能掌握与有效地使用。第二阶段:大致在小学阶段,虽然儿童仍不能自发地产生某种策略,但却可以在他人的指导下,掌握某种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第三阶段:大致在初中以后,儿童可以自发地产生并有效地使用策略。6、认知策略、学习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关系、认知策略、学习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关系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个体在学习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一切活动和方法。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 心理学 讲授 提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