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复习.ppt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复习.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v1.1.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微鼓的不规则的球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微鼓的不规则的球体。体。地球表面积地球表面积5.15.1亿平方千米,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最大周长4 4万千米,万千米,赤道半径赤道半径63786378千米,极半径千米,极半径63576357千米,千米,平均半径平均半径63716371千米。千米。2.2.纬线的概念,特点,纬度,纬度的变化纬线的概念,特点,纬度,纬度的变化规律,高低中纬度的划分。规律,高低中纬度的划分。赤赤道道以以北北的的纬纬度度叫叫北北纬纬,用用“N”“N”表表示示;赤赤道道以以南南的纬度叫南纬,用的纬度叫南纬,用“S”“
2、S”表示。表示。纬纬度度的的变变化化规规律律:由由赤赤道道(00纬纬线线)向向南南、北北两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90度,在南极、北极。度,在南极、北极。0 00 030300 0 低低纬纬度度,30300 060600 0 中中纬纬度度,60600 090900 0 高纬度高纬度 以以赤赤道道为为界界,将将地地球球平平均均分分为为南南、北北两两个个半半球球,赤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3.3.经线的概念,特点,经度,经度的变化经线的概念,特点,经度,经度的变化规律。规律。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
3、“E”“E”表示;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W”表示。表示。经度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经度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0经线)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向西、向东递增到18018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20W、160E160E组成组成的经线圈。的经线圈。经度小于经度小于2020度的在东半球,经度大于度的在东半球,经度大于160160度的度的在西半球,其余的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在西半球,其余的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球。纬线纬线经纬经纬形状形状圆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线圈半圆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两
4、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成经线圈指示方向指示方向东西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南北方向长度长度赤道最长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向两极渐短 一样长一样长标度范围标度范围00909000180180度数起点线度数起点线赤道赤道(0(0纬线纬线)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0(0经线经线)度数值变化度数值变化规律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渐增大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增大度数表示方度数表示方法法北纬北纬N N,南纬,南纬S S东经东经E E,西经,西经W W半球划分半球划分赤道(南、北半球)赤道(南、北半球)20W20W,160E160E经线圈(东、经线圈(东、西半球
5、)西半球)4.4.在经纬网上如何判断南纬北纬,东经西经。在经纬网上如何判断南纬北纬,东经西经。看度数往哪增大,往东增大是东经,看度数往哪增大,往东增大是东经,往西增大是西经,往北增大是北纬,往西增大是西经,往北增大是北纬,往南增大是南纬。往南增大是南纬。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1.写出图中写出图中B点的经纬度:点的经纬度:经度经度_,纬度,纬度_。2.B点在点在A点的点的方向。方向。3.图中图中A、B、C三点中,三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4.图中图中C在在B的是的是方向。方向。10E20N东南东南C正南正南A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第一章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