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理论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货币供给理论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供给理论课件.pptx(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本次课主要内容:说明基础货币的决定,货币供给的模型和货币乘数,还有弗里德曼、卡甘等对货币乘数的分析,及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2问题1:货币供给是怎样构成,基础货币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3一、一、基础货币的决定基础货币的决定1、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通货(C)。基础货币H的数学表达式为 H=C+R (1)基础货币是整个银行体系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和制约,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42、基础货币供给的决定: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各个科目的变化都影响基础货币的供给。国外净资产、对政府债权净额、对商业银行债权、其它项目净
2、值等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增加,反之则减少。53、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买进国债使基础货币供给增加,但是与中央银行交易的对象不同,对货币供给影响的效果不同。中央银行买进公众的债券,基础货币可能转化成手持现金或者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买进商业银行的债券,直接转化为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买进财政的债券,也转化成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6 在这些交易中,转化成公众的手持现金,使货币供给等额增加;转化成商业银行的存款,不管是库存现金,还是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存款,都会使货币供给倍数增加。反之,中央银行的国债卖出,表现为公众手持现金减少的,就是货币供给等额减少;表现为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账户上
3、存款减少的,就是货币供给的倍数减少。7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和再贷款以及商业银行偿还再贴现和再贷款的资金,则会使货币供给倍数增加或倍数收缩。8央行买进国债,再贴现、再贷款对帐户和货币供给的影响9资金从甲银行流向乙银行10问题2: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的主要方式?11 我国基础货币供给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再贷款、农产品和外汇收购,目前,农产品收购的基础货币投放正在转换成中央银行对农发银行的再贷款。这种货币供给与经济的运行联系在一起,使得央行在某种程度上失去调节货币供给的主动权。12问题3:货币投放和回笼的含义是什么,目前我国货币投放和回笼的渠道是什么?13 改革开放前,我国货币投放的渠道
4、是工资奖金发放、外汇农产品收购和银行存款的提取,货币回笼的渠道是人们的商品购买、存款进行和缴纳财政税款。现在这种投放与回笼的说法已过时,因为它只存在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中,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并存的体制中,判断投放回笼的依据在于货币离开或进入中央银行,而与离开或进入商业银行无关。14 广义货币M2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与世界几个主要国家相比,我国是最高的。1998年,印度为0.5,美国是0.67,韩国是0.6,日本高一些,是1.2。中国1998年是1.31,1999年是1.46。M2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存款,占90,一是现金,现金占10。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四)金融研究戴根有 中
5、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2000-11-10国研网国研网15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称,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占GDP的比重过高,到03年底,中国M2占GDP比率已接近200%,这种高比例除了极其个别的国家外,在全球范围内是没有的。他说,虽然中国经济存在一特殊性,但是过大的M2表明,中国经济发展中融资过多依靠银行体系,风险集中度过高。Economic expressEconomic express总第总第10421042期特纳经济研究中心期特纳经济研究中心20042004年年0404月月2323日日 16二、货币供应模型和货币乘数1、货币乘数的定义:货币供给的公式为:通货C+准备R=基础货币H通货
6、C+存款D=货币存量M货币乘数m=M/H货币乘数m是货币存量M对基础货币存量H的比率,表示货币供应量17 随基础货币H的变动而变动,它是基础货币转化为货币供应的倍数。在一般情况下,货币乘数总是大于1,所以将基础货币称为“高能货币”,因为基础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并能支撑起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货币供给因此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发行的货币两部分构成。变动1元将导致货币供应的扩张或收缩超过1元。182、货币乘数的形成机制:在准备率为10%的情况下,100万基础货币进入银行系统,将使货币供给量增长至1000万。其过程如下:19银行 存款 贷款 准备 A 100 90 10 B 90 81 9 C 81 合
7、计 1000 900 100注意:其中派生存款只有900万。20问题3:一家银行能够倍数创造存款吗?问题4:什么是派生存款,它是如何形成的,储蓄存款是不是派生存款?213、货币供应模型:银行体系准备总额R等于法定准备RR加上超额准备ER,即 R=RR+ER (2)法定准备总量等于法定准备率rD乘以存款数量D:RR=rDD (3)将rDD代入(2)式中的RR,便可得出等式(4):R=(rDD)+ER (4)22 H=R+C=(rDD)+ER+C (5)等式5表明,基础货币以通货形式增加,则不会发生乘数作用;而以存款形式增加,则要发生乘数作用;以超额准备ER形式增加,则会使商业银行的存款等额增加,
8、却不会使通货有所变动。因为超额准备不会支持存款创造,也就是超额准备越多,银行体系实际支持的存款越少。23若将C改写成(C/D)D,ER改写成(ER/D)D,得 H=(rDD)+(ER/D)D+(C/D)D =(rD+ER/D+C/D)D (6)(7)根据定义,货币供应等于通货加存款(M=D+C),所以将C等于C/DD,代入货币供应公式,得 24M=D+C/DD=(1+C/D)D,然后将公式(7)也代入这个式子,得:(8)在等式两边都除以H,就得出货币乘数m为 (9)该公式表明,货币乘数的大小随社会公众决定的通货比率C/D、中央银行决定25的法定准备率rD及商业银行决定的超额准备率ER/D而变动
9、,它们都与货币乘数负相关。26问题4:决定货币乘数的变量主要有哪些,为什么?274、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分析:在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商业银行就倍数收缩贷款,货币乘数相应下降;反之,商业银行就有富裕的准备金,存款将倍数扩张。通货与存款的比率C/D上升,即存款人的通货持有增加,而存款减少,也就是商业银行可以支撑存款扩张的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乘数m相应收缩;反之C/D比例下降,货币乘数m相应扩张。28 商业银行增加超额准备,其支持存款创造的准备金减少,商业银行将收缩贷款,存款水平及货币供应都将相应下降,从而使货币乘数m下降;反之,商业银行扩张贷款,货币乘数m上升。29问题5:我国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货币 供给 理论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