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汉字崇拜与避讳、测字-汉字五千年-教学课件.ppt
《第八章-汉字崇拜与避讳、测字-汉字五千年-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汉字崇拜与避讳、测字-汉字五千年-教学课件.ppt(9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第八章 汉字崇拜与避讳、测字汉字崇拜与避讳、测字为数虽少,却在百万之上。二山在一起,猜出便错了。劳逸结合。林字多一半,不当森字猜。猜一猜猜一猜为什么?为什么?元宵汤圆;为什么称王昭君为“明妃”?“姮娥”为什么改名“嫦娥”?广东的宝安县为什么改名“东莞”?国人为何喜欢以“某”指代他人或自己?明妃曲(一)明妃曲(一)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世说新语世说新语
2、任诞篇任诞篇“桓南郡(桓玄)被召作太子洗马,船泊荻渚。王大(王忱)服散后已小醉,往看桓。桓为设酒,不能冷饮,频语左右:令温酒来!桓乃流涕呜咽,王便欲去。桓以手巾掩泪,因谓王曰:犯我家讳,何预卿事?”世说新语世说新语 方正篇方正篇“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机):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于卢毓、卢珽。士龙(陆云)失色。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议者疑二陆优劣,谢公以此定之。”汉字崇拜避讳文字狱测字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自然崇拜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河海山川、水火以及动植物类、男女生殖器;鬼神崇拜相信地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及结果,都是鬼神意志
3、的体现;祖先崇拜相信去世的祖先会继续保佑自己的后代;1 1、原始崇拜、原始崇拜万物有灵万物有灵语言成为人与神对话的中介语言成为人与神对话的中介;原始人类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他奉若神明。语言作为一种行为倾向语言作为一种行为倾向,几乎具有与实在相等同的威几乎具有与实在相等同的威力力。2 2、语言崇拜、语言崇拜文字崇拜认为文字的一点一画都包含上天的信息,关乎人事的祸福吉凶;汉字的起源被神化;(仓颉其人被神化、名位上升)汉字具有神秘的力量;写有汉字的纸张同样具有神力;(敬惜字纸、神符、春联等)3 3、汉字崇拜及其表现、汉字崇拜及其表现平阳县凤卧镇塔边村的字纸炉
4、平阳县凤卧镇塔边村的字纸炉仓颉造字一担粟,传给孔子九斗六。还有四升不外传,留给道士画符咒。民谣民谣拘魂符拘魂符“敕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今有什么什么地方的金童(或玉女)姓啥叫啥,因驚失魂魄,彻夜啼哭,昏聩无力,急令六丁六甲值日功曹过路游仙山神土地城隍阎罗速速觅得其三魂七魄归附真身。如律令敕!”神符世俗化神符世俗化 biang biang一种又宽又长的面条一种又宽又长的面条吕叔湘吕叔湘语言和文字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可是在语言文字的神奇作用面前,人们又把它当做神物崇拜起来。他他们用语言来祝福,用语言来诅咒。们用语言来祝福,用语言来诅咒。他们选用吉利的字眼做自己的名字,做城市的
5、名字,做器物和店铺的名字。他们甚至相信一个人的名字跟人身祸福相连,因而名字要避讳。皇帝的名字、长官的名字、祖宗和长辈的名字不能叫,一般人也都在“名”之外取一个“号”,彼此不称名而称号。在后世,认为这是礼貌;在远古,这是人身保护。1、古代文字崇拜及其思维方式,张应斌,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1.Z1;2、汉民俗中的语言崇拜现象之管窥,郭晓敏语文学刊,2007.12;3、古人语言崇拜的心理分析,邵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1.3;4、仓颉造字与汉字崇拜文化,党怀兴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5。推荐阅读推荐阅读避讳发展历史;避讳形成的文化心理;避讳的种类;避讳的方法;二、避讳二、避讳言语
6、有特俗,时处须问禁;言语有特俗,时处须问禁;入乡随俗,入境问禁;“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入门而问讳”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1 1、避讳发展历史、避讳发展历史肇端于周代;形成于秦;盛行于唐宋;直至民国前夕;夏商以前无避讳夏商以前无避讳自殷以往,未有讳法。讳始于周。孔颖达太古之时所不讳者何,尚质也。班固盖殷以前,尚质不讳名。(南宋)周密周代周代祖先死后讳其名祖先死后讳其名公问名于申繻。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
7、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左传桓公六年规则:规则:讳名不讳姓;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秦朝秦朝避讳制度日趋完善避讳制度日趋完善生者亦讳;临文需讳;正月端月;楚荆;发明了避讳改字的方法。盛行于汉唐宋盛行于汉唐宋汉代要避“嫌名”。汉代律法臣民上书言事若触犯帝王名讳属犯罪;雉野鸡;姮娥嫦娥;秀才茂才;荀卿孙卿;庄子严子晋代晋代皇后名
8、字也在避讳之列;重视家讳;简文帝郑太后名阿春,凡春字以阳替代;富春富阳;春秋阳秋;皮里阳秋:藏在心里不说出的言论。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唐代对七世以内的已故皇帝必须避讳;杨坚之父名杨忠“中书”改为“内史”李贺父名“晋肃”,不能参加进士考试;唐肃宗憎恶安禄山,改“宝安县”为“东莞县”;深圳地名的沿革深圳地名的沿革宝安(东晋宝安(东晋331331年)年)东莞(唐肃宗东莞(唐肃宗757757年)年)新安(明新安(明15731573)“革故鼎新,转危为安革故鼎新,转危为安”宝安(民国宝安(民国19131913)深圳(深圳(19791979)宋代宋代避讳最严;连七世以上的君主之名也要避讳。宋太祖祖父名赵敬改“
9、镜子”为“照子”“铜鉴”;庙讳就达到50个字;宋孝宗时,应避讳的文字达到278个;少数民族主政的元和清少数民族主政的元和清元朝几乎没有避讳制度;清代避讳较多;清代清代皇帝名;胡、夷、狄、虏等;极端形式文字狱;个例:不避“福”字;袁世凯当政袁世凯当政元宵汤圆;“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2 2、避讳的文化心理、避讳的文化心理语言(文字)崇拜心理;皇权崇拜心理;(1 1)语言崇拜(迷信)语言崇拜(迷信)避讳:心怀恐惧而对自己言行的一种约束;称讳如见亲;语言有超凡的力量叫名会招魂;为什么?为什么?中国人对名字的迷信是世界各民族中独有的,从而中国人对名字的迷信是
10、世界各民族中独有的,从而形成中国人所特有的名讳。形成中国人所特有的名讳。西方人几乎不避名讳,无论尊卑贵贱、年龄长幼,西方人几乎不避名讳,无论尊卑贵贱、年龄长幼,均可直呼其名。均可直呼其名。(2 2)皇权崇拜)皇权崇拜封建社会,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中央集权家天下皇权至尊避讳被统治者法制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浓厚的等级观念(伦理型社会);“文字迷信一旦与皇权崇拜相结合,那就变成一股又吓人又惑人的封建势力:皇权崇拜赋予文字迷信尊严性,文字迷信又增添皇权崇拜的神秘性。这两者的结合点正在以皇帝名号为中心的一切事物的禁忌上。龙的喉下有逆鳞,谁一触犯,谁就立即被扑杀。皇帝名号之类亦与此相仿,谁一犯禁,谁就
11、遭到文字之祸。文字迷信与皇权崇拜成了古代文化思想的一种共生现象,那根子扎在封建宗法的农业社会里。”复旦 胡奇光教授3 3、避讳的种类、避讳的种类广义的避讳包括忌讳、憎(恶)讳和敬讳。广义的避讳包括忌讳、憎(恶)讳和敬讳。忌讳:忌讳:出于迷信或畏惧心理而讳用、讳言凶恶、不吉利字出于迷信或畏惧心理而讳用、讳言凶恶、不吉利字眼或其谐音的,这是忌讳。眼或其谐音的,这是忌讳。古代吴人忌讳古代吴人忌讳“离散离散”,就把,就把“梨梨”称为称为“圆果圆果”,把,把“伞伞”称为称为“竖笠竖笠”。(据(明)陆容(据(明)陆容菽园杂记菽园杂记卷一)卷一)憎讳(恶会):出于对某人或某物的厌恶憎恨心理憎讳(恶会):出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汉字 崇拜 避讳 测字 千年 教学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