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第二章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课件.pptx





《隧道工程第二章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第二章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课件.pptx(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就是利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收集隧道所在岩体的有关资料,并运用相应的地质理论和灾害发生规律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施工掌子面前方岩体情况及成灾可能性做出预报。勘测设计阶段投入所限,勘察精度不够,导致设计与实际不符时有发生,由此造成的地质灾害给隧道施工和运营带来极大的危害;勘测设计阶段的地质预估预评价是对隧道所处地质背景的宏观把握,不可能做出微观的把握;复杂长隧道的地质变化对施工方法及工期有决定性影响;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必要性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必要性 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作用(施工开挖)引起地质的变化只有在施工期才能显现出来
2、;施工期需要对地质定量的评价而非定性;积累经验提高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准确率和水平及建立隧道工程完整地质资料的需要。实例:实例:日本东海道干线旧丹拿隧道(长日本东海道干线旧丹拿隧道(长7.84km)1981年年开工后曾遇到开工后曾遇到高压涌突水高压涌突水,致使该隧道建设工期达,致使该隧道建设工期达16年年之久;日本的万之濑川引水隧道(之久;日本的万之濑川引水隧道(8.2km),在施工中),在施工中出现严重涌突水,致使出现严重涌突水,致使5次改变施工方案,延误工期近次改变施工方案,延误工期近2年;而国内的一些煤矿年;而国内的一些煤矿瓦斯爆炸瓦斯爆炸、隧道塌方隧道塌方事故也多见事故也多见报道,例如
3、宜万铁路的马鹿箐隧道、野三关隧道报道,例如宜万铁路的马鹿箐隧道、野三关隧道岩溶突岩溶突水事故水事故等。等。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断层及其影响带和节理密集带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软弱夹层(含煤层)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岩溶发育位置、规模及其性质;不同岩类间接触界面位置;采、废弃矿巷分布及其与隧道的关系;工程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位置和规模;隧道围岩级别变化及其分界位置;不同风化程度的分界位置;不良地质体(带)的成灾可能性;隧道涌水位置、水压及水量;隧道围岩级别变化及其分布。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 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地质超前预报的方法地质超前预报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超前
4、地质预报手段分为:常规地质法、超前导坑预报法、超前钻探预报法、物探方法四种。常规地质法常规地质法:包括地质素描法、地层分界线及构造线地下和地表相关性分析法、地质作图法、数码成像、技术位移向量分析法等。最基本方法。主要根据掌子面地质条件,如岩体结构面产状及其发育状况、岩体破碎程度、岩石的变质程度等的变化趋势,结合地表地质调查结果,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存在的断层、不同岩类间的接触界面、隧道前方围岩的稳定性及失稳破坏形式等。它是其它隧道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方法的基础。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超前导坑预报法超前导坑预报法:包括平行导坑法、正洞导坑法平行导坑法、正洞导坑法。利用已有隧道地质资料进行与已有隧
5、道平行的施工隧道的地质预报,根据超前施工的平行隧道或导坑所遇地质情况推测隧道将遇到怎样的地质情况则是隧道施工期地质预报的一种重要方法,特别是当两平行隧道间距较小时预报效果更佳。超前钻探预报法:超前钻探预报法:包括深孔水平钻探、深孔水平钻探、58m加深炮孔探测加深炮孔探测及孔内摄影孔内摄影。超前水平钻孔法是最直接的方法。通过钻孔钻进速度测试和钻孔岩芯的观察及相关试验获取掌子面前方岩石(体)的强度指标、可钻性指标、地层岩性资料、岩体完整程度指标及地下水状况等直接资料。国内主要在水工隧道(洞)工程中,国外已较为普遍。不仅可以确定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而且可以起到探水的作用。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6、 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超前水平钻探场景超前水平钻探场景 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物探方法:物探方法:包括地震波反射法、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地震波反射法、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跨孔探测、跨孔CTCT、高分辨率电法、声监测法、电测法、核磁共震、高分辨率电法、声监测法、电测法、核磁共震法、陆地声纳法、法、陆地声纳法、TRTTRT真地震反射成像技术、水平声波剖面法真地震反射成像技术、水平声波剖面法(HSP)(HSP)、TSTTST超前预报技术、地震负视速度法、超前预报技术、地震负视速度法、TGP12TGP12超前预超前预报技术等。报技术等。pTSP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超前地质预报技
7、术 预报原理:预报原理:TSP(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超前预报超前预报系统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均匀地质体中产生的系统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均匀地质体中产生的反射波特反射波特性来预性来预报隧洞掌子面前方及周围临近区域的地质情况。该法属多波报隧洞掌子面前方及周围临近区域的地质情况。该法属多波多分量探测技术,可以检测出掌子面前方岩性的变化,如多分量探测技术,可以检测出掌子面前方岩性的变化,如不不规则体、不连续面、断层和破碎带等。规则体、不连续面、断层和破碎带等。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数据采集时通过数据采集时通过依次激发隧洞一边侧墙依次激发隧洞一边侧墙等间隔炮孔,产生以等间隔炮
8、孔,产生以波形式向周围方向的能量传递,从掌子面前方任一波形式向周围方向的能量传递,从掌子面前方任一波阻抗差波阻抗差异界面反射的信号异界面反射的信号及及直达波信号直达波信号将被将被2个三分量检波器接收,个三分量检波器接收,该过程所需时间约该过程所需时间约1小时。然后利用小时。然后利用TSPwin软件软件处理可得处理可得P波和波和S波波场分布规律,最终显示掌子面前方与隧道轴线相波波场分布规律,最终显示掌子面前方与隧道轴线相交的反射同相轴及其地质解译的交的反射同相轴及其地质解译的二维或三维二维或三维成果图。由相应成果图。由相应密度值,可密度值,可算出预报区内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算出预报区内岩体物理力学参
9、数,进而可划分该,进而可划分该区围岩工程类别。区围岩工程类别。解译技术很关键!解译技术很关键!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首次引进的首次引进的TSP202TSP202预报设备预报设备TSP203+TSP203+超前地质预报仪操作超前地质预报仪操作资料处理(dispose)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pTGP12隧道地质预报系统隧道地质预报系统 TGP12(SWS)仪器和处理系统是TSP系统的一种,由中铁西南院研制,比较TSP202/203,TGP12在以下方面作出了改进:1)处理系统中文界面,操作方便,程序的对比功能设置有利于分析对比;2)处理系统有自动、手动处理两种方式,适应研究复杂隧道地质条件
10、的需要;3)仪器的三分量接收器在孔中采用黄油耦合,简单速度快,既经济、又少影响隧道施工的时间。突出特点是增强高分辨能力增强高分辨能力。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国产国产TGPTGP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 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p水平声波反射法水平声波反射法 它利用孔间地震剖面法(ABSP)的原理及相应软件开发的一种超前预报方法。其原理是向岩体中辐射一定频率的高频地震波,当地震波遇到波阻抗分界面时,将发生折射、反射,频谱特征也将发生变化,通过探测反射信号(接收频率为声波频段的地震波),求得其传播特征后,便可了解工作面前方的岩体特征。震源和检波器的布置除离开开挖面对施工干扰较
11、小施工干扰较小外,还因反射波位于直达波、面波延续相位之外而不受干扰,因此记录清晰、信噪比高、反射波同相轴明显。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p地质雷达法地质雷达法 地质雷达属于电磁波物探技术。电磁波通过天线向地下发射,遇到不同阻抗介面时,将产生反射波和透射波。接收机利用分时采样原理和数据组合方式,把天线接收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主机系统再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或彩色线迹信号,并以时间剖面的形式显示出来,供解译人员分析。地质雷达被认为是目前分辨率最高分辨率最高的地球物理方法,但由于预报距离短,易受隧道洞内机器、管线的干扰,目前多用于岩溶洞穴、含水带和破碎带的探测预报。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技技
12、术术人人员员隧隧道道内内进进行行地地质质雷雷达达探测探测美国美国GSSIGSSI公司产的公司产的SIR20SIR20型地质雷达型地质雷达 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p红外探水法红外探水法地下水活动引起岩土红外辐射强度变化,探测掌子面或洞壁四周这种变化,推测是否有水。对围岩岩体是否含水有效,但不能确定含水量大小。地区地质分析与宏观地质超前预报。不良地质及灾害地质超前预报。重大施工地质灾害临警预报。地质超前预报方法的应用原则地质超前预报方法的应用原则 2.3 岩体的基本工程性质岩体(rockmass):岩体是指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石单元体岩石单元体(或称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结构面网络组成的,
13、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与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体。岩体的范围:取决于工程的形状、位置、工程类型、工程规模等。岩体与岩石的区别岩体与岩石的区别:岩石和岩体过去统称岩石。岩体是地壳的一部分,有结构体及结构面组成,即由各种岩石块体组合而成的岩石结构物。岩石岩石指天然的石料,其性质取决于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岩石可以看成是均质、各向同性的材料。岩体的初始应力场(地应力):岩体在天然状态下具有的内在应力。岩体处于一定天然应力作用下岩体处于一定天然应力作用下初始应力的来源:初始应力的来源:自重应力自重应力构造应力构造应力沉积作用沉积作用固结作用固结作用脱水作用脱水作用结
14、晶作用结晶作用温度应力温度应力地地 震震 力力水水 压压 力力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引起的应力引起的应力最主要最主要岩体处于一定天然应力作用下岩体处于一定天然应力作用下目前对岩体中初始应力的大小、分布规律等特征的研究目前对岩体中初始应力的大小、分布规律等特征的研究还很不够。深入研究岩体天然应力势在必行。还很不够。深入研究岩体天然应力势在必行。各处岩体中初始应力大小、分布及变化情况有很大差别。各处岩体中初始应力大小、分布及变化情况有很大差别。岩体中初始应力状态与地下工程的受力状态及稳定性岩体中初始应力状态与地下工程的受力状态及稳定性有密切关系。有密切关系。岩体处于一定天然应力作用下岩体处于一定天然应力
15、作用下p根据国内外的实测资料分析、总结发现,根据国内外的实测资料分析、总结发现,初始应力随初始应力随深度增大而增大深度增大而增大。(。(最大测深已超过最大测深已超过3000 m 3000 m,大部分,大部分测点在测点在1000m1000m之内。我国测点最深的之内。我国测点最深的500500多米,一般在多米,一般在200 m 200 m 深度以内深度以内)pv v=0.027H=0.027H(MPaMPa)()(地下几十地下几十m m至至2700m2700m左右的范左右的范围内,垂直应力大体上等于按岩石平均容重为围内,垂直应力大体上等于按岩石平均容重为2.7g/2.7g/3 3计算。计算。)p未
16、经过强烈构造运动,岩层产状比较平缓时:未经过强烈构造运动,岩层产状比较平缓时:v=Hp构造运动强烈、岩层产状复杂的地区:构造运动强烈、岩层产状复杂的地区:多数情况为多数情况为vH初始应力的一般特征初始应力的一般特征p水平应力多为水平应力多为压应力压应力,拉应力甚少。,拉应力甚少。pH与与v的关系:的关系:H H500 m500 m:H Hv v 。H H1000m1000m:H Hv v。p水平应力有强烈的水平应力有强烈的方向性。方向性。初始应力的一般特征初始应力的一般特征自重应力引起的侧限水平应力构造应力的水平分量迭加成水平应力重力应力场重力应力场:岩体由于自重形成的应力场。它是地心引力和离
17、心惯性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岩体处于一定天然应力作用下岩体处于一定天然应力作用下v v H HH H/(1-1-)H H=/(1-)为侧压力系数)为侧压力系数 构造应力目前还只能通过现场实测数值进行分析。较复杂,对岩体稳定影响较大。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垂直于构造线方向;水平分量一般大于垂直分量。构造应力一般为压应力。水平应力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且具有很强的方向性。构造构造应力力场:地壳各处发生的一切构造变形与破裂都是地应力作用的结果。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均匀性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均匀性 相同的天然岩体,其物理力学性质随在岩体中所测点的空间位置不同而差异,显现出岩体的不均匀性。(1)结构面 结构面是指发
18、育于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和延伸性以及一定厚度的各种地质界面。如断层、节理、层理及不整合面等。结构面的成因类型原生结构面沉积结构面:层面、层理、沉积间断和软弱夹层火成结构面:原生节理、流纹面、与围岩接触面变质结构面:片麻理、片理及板理构造结构面:劈理、节理、断层面、层间错动面等破裂结构面;断层破碎带、层间错动带等构造软弱带。次生结构面:风化裂隙、破碎带、卸荷裂隙、泥化夹层、夹层泥等结结构构面面更为常用第四节第四节 围岩分级围岩分级 根据坑道开挖实践,坑道开挖后的稳定性可分为以下几类:根据坑道开挖实践,坑道开挖后的稳定性可分为以下几类:1)充分稳定的充分稳定的 坑道在长时间内有足够的自稳能力,无需
19、任何人为支护坑道在长时间内有足够的自稳能力,无需任何人为支护而能维持稳定,无坍塌、偶尔有掉块。而能维持稳定,无坍塌、偶尔有掉块。2)基本稳定的基本稳定的 坑坑道道会会因因爆爆破破、岩岩块块结结合合松松弛弛等等而而产产生生局局部部掉掉块块,但但不不会引起坑道的坍塌,坑道是稳定的。会引起坑道的坍塌,坑道是稳定的。3)暂时稳定的暂时稳定的 大多数坑道是属于这个类型的。坑道开挖后呈现出不同大多数坑道是属于这个类型的。坑道开挖后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坍塌现象,坍塌后的坑道呈拱形而处于暂时稳定状态。程度的坍塌现象,坍塌后的坑道呈拱形而处于暂时稳定状态。4)不稳定的不稳定的 (一一)以岩石强度或岩石的物性指标为代
20、表的分级方法以岩石强度或岩石的物性指标为代表的分级方法 在这种分级方法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前苏联普落托奇雅在这种分级方法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前苏联普落托奇雅柯诺夫柯诺夫(M.Jipoctonbn Monos)教授提出的教授提出的“岩石坚固系数岩石坚固系数”分分级法级法(或称或称“”值分级法,或普氏分级法值分级法,或普氏分级法)。这种分级方法在。这种分级方法在我国的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的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工程部门在将分级法应用到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时,我国工程部门在将分级法应用到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时,已注意到必须考虑岩体的地质构造、风化程度、地下水状况等已注意到必须考虑岩
21、体的地质构造、风化程度、地下水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将由单一岩石强度决定的值适当降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将由单一岩石强度决定的值适当降低,即:,即:式中式中 值是由岩石强度决定的,值是由岩石强度决定的,是考虑地质条件的折减是考虑地质条件的折减系数,一般情况下,系数,一般情况下,1.0。二、围岩的分级方法二、围岩的分级方法(二二)以岩体构造、岩性特征为代表的分级方法以岩体构造、岩性特征为代表的分级方法 60年年代代,我我国国在在积积累累大大量量铁铁路路隧隧道道修修建建经经验验的的基基础础上上,提提出出了了以以岩岩体体综综合合物物性性指指标标为为基基础础的的“岩岩体体综综合合分分级级法法”,并并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工程 第二 工程地质 环境 围岩 分级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