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鲍照精.ppt





《拟行路难鲍照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拟行路难鲍照精.ppt(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拟行路难鲍照第1页,本讲稿共22页解题解题行路难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代”或或“拟拟”字。字。第2页,本讲稿共22页鉴赏诗歌之鉴赏诗歌之读懂大意读懂大意心非木石岂无感,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吞声踯躅不敢言!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流散。人生也是有命的(贵贱穷达是不一人生也是有命的(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致的),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因要饮酒而喝点酒来宽慰自己
2、,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多说什么。泻水置平地,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举杯断绝歌路难。第3页,本讲稿共22页鉴赏诗歌之鉴赏诗歌之知人论世知人论世1.1.知人知人鲍照(约414466)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今山东)。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生平遭遇、创作风格与二人有很大不同。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
3、“负锸下农”(谢秣陵令表)。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王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世。尽管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诗品语)。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第4页,本讲稿共22页2.2.论世论世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
4、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个特色。第5页,本讲稿共22页鉴赏诗歌之鉴赏诗歌之领悟情感领悟情感 本文写诗人在门阀制度本文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的怀才不遇,抒发重压下的怀才不遇,抒发愁苦的感叹,表达了深感愁苦的感叹,表达了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平之情。第6页,本讲稿共22页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本诗的感情基调本诗的感情基调第7页,本讲稿共22页鉴赏诗歌之鉴赏诗歌之赏析技巧赏析技巧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
5、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明了什么道理?运用了借物起兴的表现手法。运用了借物起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第8页,本讲稿共22页第三句中的第三句中的“命命”是指什么?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看法?“命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6、。第9页,本讲稿共22页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的形象?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悲怆难抑的情态。(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的情态。(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趁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中,亦可
7、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第10页,本讲稿共22页第七句写出了什么感情?第七句写出了什么感情?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表达了诗人的抗争诗人的抗争。第11页,本讲稿共22页第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第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表达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路 难鲍照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