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ppt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形成的历史过程 (一)20世纪30年代前的“物价稳定”目标 1、金本位货币制度时,货币数量受到黄金生产能力的制约,币值稳定;2、商品经济的发展,银行券的流通,币值不稳定。(二)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充分就业”目标 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生产急剧下降,失业迅速增加。第1页/共36页(三)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增长”目标 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世界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尤其是前苏联、东欧、西欧和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英美等国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增长率不高。为了保持经济实力,他们关注经济发展问题,并把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的目
2、标。(四)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收支平衡”目标 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依赖程度加深。更主要的是各国实行的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而且美元多次发生危机,各国备受打击,纷纷关注对国际收支的调节,并将“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第2页/共36页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一)物价稳定 1、物价稳定的涵义 指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没有显著的或急剧的波动,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如何理解“物价稳定”?指一般物价水平,而不是个别商品的价格水平;不是价格固定不变,是指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内变化;物价稳定并不排斥政府对扭曲的价格水平的调整。第3页/共36页 2、衡量“物
3、价稳定”的指标 (1)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2)消费物价指数;(3)批发物价指数。3、物价稳定的意义 物价不稳定的两种形式: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由于经济运行中的诸多矛盾,使商品与货币流通中出现了较多的商品追逐较少的货币,导致市场上大部分商品都供过于求,商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即谓通货紧缩。这种现象往往与经济萧条或经济衰退相联系,因而通货紧缩也被理解为经济衰退之前与贯串于整个经济衰退过程中的一个经济现象。第4页/共36页 (1)通货膨胀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导致投资减少;计价基础不稳定;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导致收入的重新分配,一般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2)通货紧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4、影响货币正常功能的发挥;影响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状况的预期;失业增加,居民收入减少。第5页/共36页 (二)充分就业 1、充分就业的涵义 凡是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者,都可以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如何理解“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有工作可做;充分就业并不追求零失业率,而是要把失业率降到整个社会能够承受的限度;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对“充分就业”有不同的理解。第6页/共36页 2、衡量充分就业的指标 失业率 失业率=失业人数/全部劳动力人数 一般认为,维持在5%6%的自然失业率,就认为达到了充分就业。3、充分就业的意义 失业对经济具有巨大的负面影响:(1)高失业率会带给
5、人们许多灾难;(2)高失业率意味着大量闲置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形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第7页/共36页 (三)经济增长 1、经济增长的涵义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如何理解“经济增长”?不仅要考察经济增长的数量指标,还要考察经济增长的质量指标,即人们常说的经济发展问题,所以,经济增长应该是指包括生活质量和福利提高的经济增长。第8页/共36页 2、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1)GNP、GDP或NI的增长率;(2)人均GNP、人均GDP或人均NI的增长率。二者都是指实际的增长率,不是名义的增长率。3、经济增长的意义 (1)经济增长可以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经济增长可以在较
6、少的时间里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闲暇时间。(3)经济增长是解决诸多问题的根本。第9页/共36页 (四)国际收支平衡 1、国际收支平衡的涵义 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其他国家全部货币收入和全部货币支出相抵后基本平衡,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2、国际收支平衡的衡量标准 (1)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2)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资本项目是否平衡。第10页/共36页 3、国际收支平衡的意义 国际收支不平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1)巨额逆差:外汇储备下降,清偿能力不足,沉重的债务和利息负担,不利于吸引外资。(2)巨额顺差:形成外汇闲置,本国资源浪费,同时占用大量货币,形成通
7、货膨胀压力和货币升值压力。第11页/共36页 三、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货币政策的四个目标之间既存在统一性也存在矛盾性,为实现某个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往往可能会干扰其他目标的实现。(一)物价稳定目标与充分就业目标 二者存在此消彼长关系。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研究了1861年至1957年近100年英国的失业率和物价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现物价变化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提出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见下页图)。第12页/共36页物价变化率失业率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第13页/共36页 萨谬尔森的进一步验证:萨谬尔森与索洛利用美国大萧条后25年的数据进行测算,验证了失业率与通货
8、膨胀率的二者此消彼长的关系。意义:一方面反映了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也成为中央银行确定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控制目标。因此,政府只能根据社会经济的具体条件,在稳定物价和就业之间选择较合理的搭配。第14页/共36页 (二)物价稳定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 1、统一性 (1)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2)经济增长促进物价稳定。2、矛盾性 (1)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2)抑制总需求,降低经济增长率。(三)物价稳定目标与国际收支平衡目标 1、固定汇率制 第15页/共36页 (1)通货膨胀率高于外国,即本国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贬值更多。但是,汇率并没有调整,本国货币没有相应对外贬值,将使出口减少、
9、进口增加,导致国际收支朝逆差方向发展;(2)外国通货膨胀率高于本国,但本国货币没有相应对外升值,则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朝顺差方向发展;(3)若国内外的通货膨胀率相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中性的。2、浮动汇率制 假定汇率可以调整,二者关系就很不确定。如果国内通货膨胀率高于外国,而通过调整汇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幅度更大,将促进出口,从而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第16页/共36页(四)经济增长目标与充分就业目标 1、正相关 “奥肯定律”。即失业率提高1%,经济的潜在产出与现实产出的缺口增大3.2%。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必然采取刺激总需求的政策,由此带动经济增长。2、负相关
10、如果经济增长的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或知识密集型转变,那么,经济增长不仅不能带动就业率的上升,甚至还可能引起就业率的下降,所以二者是负相关。第17页/共36页(五)经济增长目标与国际收支平衡目标 1、正相关 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会使该国经济实力增强,由此会带来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2、负相关 由于经济发展,GDP的增加,必然增加了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使进口的增长快于出口的增长,有可能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第18页/共36页 四、各国对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性和冲突性,各个国家所选择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不一样的。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一览表 国别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目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