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文言虚词用法.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个文言虚词用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文言虚词用法.ppt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而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二)用作代词。(三)用作动词,它与“如”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意义相通。通“如”,好像,如同。(四)通“耐”、“能”,今译为:能够、才能。(五)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而后】才,方才。【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既而】不久,一会儿。第1页/共44页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今行而无信,则
2、秦未可亲也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军惊而坏都舍表并列 递进关系 承接关系 转折关系 假设关系 修饰关系 因果关系 目的关系 用作代词,你的 用作代词,这样 通“如”:好像,如同 第2页/共44页2何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是“荷”的本字。后来,“何”字成了“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一)用作疑问代词。(二)用作疑问副词。(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四)何:通“呵
3、”,喝问。复音词第3页/共44页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徐公何能及君也?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哪里”“什么”怎么 多么 何:通“呵”,喝问 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不久”“没多久”“怎能”为什么 为什么 第4页/共44页3、乎(一)用作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4、”,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于,在,对,比)(三)用作助词,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第5页/共44页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吾尝疑乎是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 于,在 于,对 乎:对。(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第6页/共44页4.【乃】本义阐析:乃字和“汝”、“尔”、“若”、“而”等字同源,都可以充当第二人称
5、代词,属于假借义。(一)用作副词。(二)动词。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原来是”等。(三)用作代词。(四)连词(五)复音虚词:无乃,乃尔第7页/共44页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才 竟(然)只 是 你的 这样 恐怕 这样 又,而 第8页/共44页5.【其】(一)用作代词(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问)、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
6、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三)用作连词(四)用作助词,或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或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第9页/共44页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其然乎?其不然乎?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他们,指古人 自己 这 其中的 表示商量或期望等语气,相当于“可”、“还是”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
7、大概”、“可能”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表示假设关系 用作助词,多么 第10页/共44页6.【且】(一)用作连词。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3、让步关系,尚且,还4、并列关系:又,一面,一面5、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或者”6、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若”、“假如”(二)用作副词1、将近,将要,快要2、暂且,姑且(三)复音虚词且夫且如第11页/共44页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示赵弱且怯也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若属皆且为所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
8、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就像 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暂且,姑且 将近,将要,快要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或者”又 让步关系,尚且 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第12页/共44页7.【若】注意:“若”字和“如”字在词义上都有相通之处。如“比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像”,“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假使”,“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你”、“你们”、“你们的”,“若入前为寿”鸿门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用作形容词词尾,同“然”,当“的样子”讲,“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作为实词的“若”有“顺从”
9、的意思,如诗经:“曾孙是若”。第13页/共44页(一)动词,像,好像;如(二)用作代词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三)用作连词。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假如”等。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若何】怎么样。【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第14页/共44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第15页/共44页8
10、【所】(一)名词,处所,地方。(二)量词,座。用于房屋(三)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通“许”。可译为“左右”“大约”。(四)助词1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第16页/共44页某所,而母立于兹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父去(离开)里所,复还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此臣所以报先帝而陛下之职分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11、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第17页/共44页9【为】(一)动词。读wi(二)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wi1、表被动2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了、为着”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给,替”。4、介引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对,向”。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6、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四)语气助词“为”可兼表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第18页/共44页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请以赵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 虚词 用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