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节奏划分.pptx





《文言文节奏划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节奏划分.ppt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1、断句的由来、断句的由来 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接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所以古人读书都要是一个汉字接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所以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通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自己断句。通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断开,叫“句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断开,叫“读读”(du)(du)。给古文断句又叫。给古文断句又叫“断句读断句读”。给文言文断。给文言文断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常见的一种题型。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常见的一种题型。”。第1页/共16页2、例题解析 用“”标出
2、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潭中鱼可百许头 其岸势犬牙差互第2页/共16页二、指点迷津一、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一、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或提示原因或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等,如“盖、夫、且夫、若夫、至若、岂若”等,诵读应稍加停顿。例如: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第3页/共16页二、句中语气词之后要停顿二、句中语气词之后要停顿。“也”“乎”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余闻之也久矣。(伤仲永)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第4页/共16页三、句中关联词语之后要停顿。三、句中关联词语之后要停顿。句首或
3、句中出现“虽、故、则、若、而、是故、然则”等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往往在这些关联词语后面停顿。如:故君子有不战。(孟子二章)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第5页/共16页四、连用的两个单音词之间要停顿。四、连用的两个单音词之间要停顿。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出现构成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相同的词语,要根据句意认真分析,这样的词语在古汉语中往往是两个单音节,朗读时中间停顿才合乎语意。如:鼎足之形成矣。(三国志诸葛亮传)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第6页/共16页1、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2、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3、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4、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节奏 划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