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系统校正方法.pptx
《线性系统校正方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性系统校正方法.pptx(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概念 常用的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串联校正 局部反馈校正的主要内容第1页/共66页26-1 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当被控对象给定后,设计一个实际的控制系统一般要确定:(1)根据所要求的被控信号的最大速度或速度等,初步选择执行元件的形式、特性和参数。(2)根据要求的测量精度、抗扰动能力、被测信号的物理性质、测量过程中的惯性、非线性度等因素,选择测量元件。(3)根据执行元件的功率要求,选择功率放大器;根据系统设计增益的要求确定增益可调的前置放大器。若仅靠调整放大器增益或系统已有的元部件参数,不能使得系统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则要在系统中加入参数及特性可调整的校
2、正装置。主要三种校正方法: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复合校正。第2页/共66页3性能指标电动机控制系统:(1)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对速度平稳性、稳态精度要求较高;(2)随动系统对于系统输出对系统输入的跟踪速度要尽可能快,系统的快速性。生产过程(石油化工、生物工程、热力工程等):系统输出(温度、流量、压力等)平稳、稳态精度。性能指标的确定要考虑物理可实现性、经济性设计方法:(1)根轨迹法校正 时域性能指标:单位阶跃响应的峰值时间、调节时间、超调量、阻尼比、稳态误差等;(2)频率法校正 频域性能指标:相角裕度、幅值裕度、谐振峰值、闭环带宽、静态误差系数等。在实际应用中频率法校正更加广泛。第3页/共66页4
3、二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二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谐振峰值谐振频率带宽频率截止频率相角裕度超调量调节时间第4页/共66页5一般要求系统的稳定裕度在 45o左右 中频区的斜率为-20dB/dec若输入信号的带宽:噪声信号主要作用的频带为:而且使 处于 之外。第5页/共66页6用什么校正?用什么校正?校正装置校正装置为了改善系统性能,引入的附加装为了改善系统性能,引入的附加装置叫作校正装置,也叫补偿器;置叫作校正装置,也叫补偿器;校正装置可以是电气的、机械的、气动的、液压校正装置可以是电气的、机械的、气动的、液压的或其他形式的元件组成;的或其他形式的元件组成;电气的校正装置分为有源的
4、和无源的两种,应用电气的校正装置分为有源的和无源的两种,应用无源的校正装置时,要考虑负载效应。无源的校正装置时,要考虑负载效应。为什么校正?为什么校正?闭环系统有自动控制功能,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闭环系统有自动控制功能,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调节增益改变系统性能,但有时不能满足通过调节增益改变系统性能,但有时不能满足要求。要求。第6页/共66页7校正方式?校正方式?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前馈校正、复合校正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前馈校正、复合校正串联校正与反馈校正串联校正与反馈校正串联校正被控对象反馈校正前置放大、功率放大第7页/共66页8前馈校正被控对象反馈校正前置放大、功率放大G1(s)G2(s)Gn
5、(s)G1(s)G2(s)Gr(s)前馈校正前馈校正复合校正复合校正第8页/共66页9方案选择方案选择技术性能、经济指标、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比较,技术性能、经济指标、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比较,权衡利弊,得到方案。权衡利弊,得到方案。提出合适的性能指标,选择测量元件、执行元件、提出合适的性能指标,选择测量元件、执行元件、放大器等。放大器等。第9页/共66页10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与系统性能指标密切相关,一般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与系统性能指标密切相关,一般可以将校正问题归纳为三类可以将校正问题归纳为三类:1、如果系统稳定且有较满意的暂态响应,但稳态 误差太大,这就必须增加低频段的增益来减小 稳态误差,同
6、时保持中、高频特性不变;2、如系统稳定且有较满意的误差,但其动态性能 较差,则应改变系统的中频段和高频段,以改 变系统的截止频率和相角裕度;3、如果一个系统的稳态和动态性能均不能令人满 意,就必须增加低频增益,并改变中频段和高 频段。第10页/共66页11基本控制规律基本控制规律(1)比例(P)控制(2)比例-微分(PD)控制第11页/共66页12(3)积分(I)控制(4)比例-积分(PI)控制第12页/共66页13例1 设比例-积分控制系统,其不变部分传递函数为 分析PI控制对系统稳态性能的改善。解:没有PI控制或比例控制,系统稳态误差为 采用PI控制,稳态误差为零而且可以调整积分时间常数
7、,使得系统闭环稳定。第13页/共66页14(5)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第14页/共66页15第15页/共66页16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1.无源校正网络无源校正网络无源超前网络无源超前网络进一步可研究对数频率特性第16页/共66页17超前网络 bode图求两端交接频率的中点(即几何中心):第17页/共66页18超前网络的作用超前网络的作用第18页/共66页19超前校正装置对系统性能有如下影响:超前校正装置对系统性能有如下影响:1 1、减少了开环频率特性在幅值穿越频率上的负、减少了开环频率特性在幅值穿越频率上的负斜率,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斜率,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8、;2 2、减小了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减小了阶跃响应的超调量;3 3、增加了开环频率特性在幅值穿越频率附近的、增加了开环频率特性在幅值穿越频率附近的正相角和相角裕度;正相角和相角裕度;4 4、提高了系统的频带宽度;、提高了系统的频带宽度;5 5、不影响系统的稳态性能;、不影响系统的稳态性能;上述内容可以归纳为:两少,两高,一不变。上述内容可以归纳为:两少,两高,一不变。第19页/共66页20超前校正超前校正总结:总结:1)1)超前校正原理:超前校正原理:利用超前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使系统的截止频率和相角利用超前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使系统的截止频率和相角 裕度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从而改善闭环系统的
9、动态性能裕度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从而改善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2 2)适用对象:)适用对象:超前校正主要应用于原系统稳定,稳态性能已满足要求而超前校正主要应用于原系统稳定,稳态性能已满足要求而 动态性能较差的系统。动态性能较差的系统。3 3)缺点:)缺点:降低了系统的抗扰性能。降低了系统的抗扰性能。第20页/共66页21无源滞后校正无源滞后校正无源滞后网络对低频信号不产生衰减,对高频噪声信号有削弱作用,b值越小,通过滞后网络的噪声电平就越低。第21页/共66页22滞后网络用于串联校正的主要作用滞后网络用于串联校正的主要作用:利用网络的高频衰减特性,降低系统的开环截止频率,来换取较大的相角裕度。为此
10、,要避免因滞后网络带来的最大滞后角发生在拟校正的系统新的开环截止频率 附近。第22页/共66页23第23页/共66页24滞后网络的作用滞后网络的作用第24页/共66页25滞后校正分析:利用滞后网络对系统进行校正对其性能有如下影响:1、利用滞后网络来改变幅值曲线低频段的值,使幅值穿越频率减小,而在穿越频率附近保持相频特性不变;2、滞后网络对低频信号具有较强的放大能力,从而可以降低系统的稳态误差;3、在穿越频率处系统-20dB/dec过0dB线,谐振峰值变小,稳定性变好;4、穿越频率减小,系统频带宽度减小,系统上升时间加长。第25页/共66页26适用对象:(1)原系统动态性能已满足要求,而稳态性能
11、较差(2)对系统快速性要求不高,而抗干扰性能要求较高 的系统;缺点:降低了系统的快速性 第26页/共66页27超前校正可以满足将系统的上升时间和超调减少,但加大了系统的频带宽,使系统变得敏感,容易受噪声影响;相位滞后校正能减少系统的超调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但频带变窄,响应速度变慢;兼顾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可以产生滞后超前校正网络。第27页/共66页28无源滞后无源滞后-超前网络超前网络网络传递函数第28页/共66页29因为网络的超前部分:网络的滞后部分:第29页/共66页30 校正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对比第30页/共66页31有源校正有源校正有源校正装置:无源网络与运算放大器 测速发电机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线性 系统 校正 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