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中医护理.pptx
《泄泻中医护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泄泻中医护理.ppt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概述概述 泄泻是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使脾失健运、传导失司所致。又称“腹泻”、“下利”等。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甚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可见于急性肠炎、慢性肠炎或肠功能紊乱等疾病。第1页/共23页病因病机病因病机 泄泻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由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调以及脏腑虚弱而致。脾虚温盛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湿邪致病又有寒湿、热湿之分。(1)感受外邪:六淫伤人,脾胃失调,皆能致泻,但其中以湿为主,而常兼挟寒、热、暑等病邪。脾恶湿喜燥,湿邪最易伤脾,故有“无湿不成泄”之说。(2)饮食所伤:凡食之过饱,宿食内停,或恣食生冷,寒食交阻,过食肥厚,湿热内蕴,或误食不洁之物,伤及肠胃
2、,运化失常,水谷停为湿滞,形成泄泻。第2页/共23页(3)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复因郁怒忧思,肝郁不达,肝气横逆乘脾,脾胃受制,运化失司,而致泄泻。(4)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胃主受钠,可因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衰,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5)肾阳虚衰:久病及肾,或年老体弱,或肾阳不振,命门火衰,阳气不足,脾失温煦,不能腐熟水谷,则水谷不化而成泄泻。第3页/共23页 辨证分型辨证分型寒湿困脾证肠道湿热证食滞胃肠证肝气郁滞证脾气虚弱证肾阳亏虚证第4页/共23页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寒湿困脾证: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腹痛肠鸣,畏寒恶风食少。舌
3、苔白滑,脉濡缓。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2.肠道湿热证: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臭秽,肛门灼热,可伴有发热。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法:清热利湿。第5页/共23页临床表现临床表现3.食滞肠胃证:腹满胀痛,大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泻后痛减,纳呆,嗳腐吞酸。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治法:消食导滞4.肝气郁滞证:腹痛肠鸣泄泻,每因情志不畅而发,泻后痛缓。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治法:抑肝扶脾第6页/共23页临床表现临床表现5.脾气虚弱证: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稍进油腻则便次增多,伴有神疲乏力。舌淡,舌苔薄白,脉细。治法:健脾化湿6.肾阳亏虚证:晨起泄泻,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脐
4、腹冷痛,喜暖,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舌苔白,脉沉细。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第7页/共23页临证护理临证护理 病室宜安静,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有传染病的患者,应严格执行消化道隔离,以防交叉感染。注意卧床休息。第8页/共23页临证护理临证护理1.寒湿困脾证:畏寒腹痛者注意保暖,可用热水袋敷腹部。腹痛明显者,遵医嘱配合艾灸治疗,如神阙隔姜灸,祛寒消痛止泻。2.肠道湿热证:腹痛泄泻剧烈者,可按揉腹部和内关穴,并报告医师处理。肛门灼痛者遵医嘱用苍术、黄柏煎水坐浴,擦干后涂以黄连膏,做好肛周皮肤护理。(内关:仰掌,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第9页/共23页3.食滞肠胃
5、证:控制饮食或暂禁食。对暴饮暴食,胃脘胀满严重者可用探吐法,吐出胃中停滞物,探吐动作宜轻柔。饮服山楂水消食化积。食滞胃脘胀满疼痛者,可针刺中脘、天枢、足三里以和为胃消食止痛。(中脘:肚脐和剑突的正中间是中脘穴 天枢:在神阙水平两侧两寸(两指宽)处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即用人工方法即用人工方法,通过工通过工具的作用引起呕吐。具的作用引起呕吐。目的在于吐出毒物、目的在于吐出毒物、食滞等。常用的方法食滞等。常用的方法是以开水泡洗过的鹅是以开水泡洗过的鹅毛或鸭毛轻扫咽部毛或鸭毛轻扫咽部,引引起呕吐。起呕吐。第10页/共23页4.肝气郁滞证:对患者多加疏导,避免不良刺激。腹痛泄泻明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泄泻 中医 护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