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pptx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ppt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定义流行病学分析组织病理学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各部位间质瘤特点及其鉴别诊断小结第1页/共33页一一 定义定义1940s,Stout: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1960s,Stout:平滑肌母细胞瘤。1960s,Late:发现平滑肌分化,但无平滑肌超微结构。1980s,Early:发现平滑肌分化,但无平滑肌免疫表型。1983s,Mazur:首次提出消化道间质瘤(GIST)的概念,但当时提出的GIST实际上是一种无任何特有标记物的肿瘤。1998s,Hirota:发现GIST表达酪氨酸激酶生长因子受酪氨酸激酶生长因子受体体(CD117),从而证实GIST具有特有的免疫标记物。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
2、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概念的演变第2页/共33页一一 定义定义 胃肠道间质瘤(GIST)目前被定义为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卡哈尔(Cajal)细胞)的肿瘤,为胃肠道的非上皮性、非肌源性、非神经源性及非淋巴性肿瘤,实质上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表型表达c-kit蛋白(CD117),遗传学上有c-kit基因突变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第3页/共33页l GIST 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发病率约(12)/10万。l 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消化道最常见的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但远少于上皮性肿瘤和淋巴瘤,仅占全部胃肠道肿瘤的1%
3、3%。l GIST可发生于食管至肛门的任何部分,胃、小肠、结胃、小肠、结肠及直肠肛门区的间叶性肿瘤几乎均为肠及直肠肛门区的间叶性肿瘤几乎均为GISTGIST,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较为罕见。GIST在胃肠道的分布比例:胃(60%70%);小肠(20%30%);结直肠(5%);食管(5%);网膜、肠系膜极少。二二 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分析*间叶组织包括纤维、脂肪、平滑肌、骨骼肌、间皮、滑膜、血管、组织细胞以及原始间叶细胞等(骨、软骨和淋巴造血系统),它们是一大类在胚胎学上有共同起源的组织的总称。第4页/共33页三三 组织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大体病理学表现:1、GIST可发生于食管至肛门的整个胃肠道,也
4、可发生于网膜、肠系膜或后腹膜。2、中空胃肠道GIST最常累及固有肌层,由于GIST多累及外部肌层,故肿瘤有外向性生长趋势肿瘤有外向性生长趋势。3、肿瘤的一部分可向粘膜面生长,约半数病例可出现粘膜面溃疡。4、GIST小者可仅数毫米,大者可超过30cm。5、肿块多呈球形,也可呈分叶状,一般境界清楚,可压迫邻近组织,无真正的包膜。6、肿瘤常出现局灶性出血、坏死或囊变,尤其是较大者。大量出血或坏死可形成空腔,后者与胃肠道相通。第5页/共33页 高达95%的GIST对CD117抗体呈强阳性,CD117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可以说是诊断GIST的“金标准”,而胃肠平滑肌源性肿瘤及神经鞘瘤等均不表达CD117,这
5、也是GISTGIST与胃肠道其他间叶性肿瘤的主要鉴别点与胃肠道其他间叶性肿瘤的主要鉴别点。三三 组织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第6页/共33页三三 组织病理学组织病理学良恶性划分:1、GIST的良恶性划分参考Emory等提出的标准分为良性、交界性(潜在恶性)及恶性。2、恶性指标有:肿瘤具有浸润性;肿瘤出现远、近脏器的转移。3、潜在恶性指标有:胃间质瘤直径5.5cm,肠间质瘤4cm;胃间质瘤核分裂象5个/50HPF,肠间质瘤核分裂象1个/50HPF;肿瘤出现坏死;肿瘤细胞有明显异型性;肿瘤细胞伸张活跃,排列密集。4、当肿瘤具备一项恶性指标或两项以上潜在恶性指标时,则为恶性GIST;仅有一
6、项潜在恶性指标时,则为交界(潜在恶)性GIST;而没有上述指标时,则为良性GIST。第7页/共33页三三 组织病理学组织病理学良恶性划分:1、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GIST不能简单以良、恶性划分,而是应该以风险程度分级。2、由Fletcher等人提出,于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院会议达成的共识是:分级分级 肿块大小肿块大小 核分裂像核分裂像 极低危极低危 2 cm2 cm 5/50 HPF5/50 HPF 低危低危 2-5 cm 2-5 cm 5/50 HPF5/50 HPF 中危中危 5 cm5 cm 6-10/50 HPF 6-10/50 HPF 5-10 cm 5-10 cm 5/50 HP
7、F5/50 HPF 高危高危 5 cm5 cm 5/50 HPF5/50 HPF 10 cm10 cm any mitotic rate any mitotic rate any size any size 10/50 HPF10/50 HPF第8页/共33页四四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大多数50岁以后发病,50-70岁是发病高峰,40岁以下较罕见。男女性别差异不大。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与肿瘤大小、发生部位、肿物与肠壁的关系以及肿瘤的良恶性有关。肿瘤较小者(直径小于2cm)常无症状,往往在体检和其它手术时无意中发现。肿瘤发生于胃肠道腔内时大多表现为呕吐、腹痛及消化道出血,而发生于胃肠道腔外的则主要表现
8、为腹部包块。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中上腹部不适、腹部肿块及便血。第9页/共33页五五 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肿块呈多种形态。大多境界清晰光整,即使巨大恶性肿瘤,对周围浸润也相对轻微,仅表现边缘模糊。与正常胃肠壁分界清楚,不沿壁侵犯,壁柔软。肿块以外生为主,不直接沿胃肠道壁浸润蔓延,邻近管壁无增厚。肿块密度均匀/不均,内部出血、坏死变显著。可与胃肠腔相通,形成液气平面。肿块多富血供,肿瘤实质中等以上强化,钙化不常见。可有肝、腹膜、肺等转移,但周围淋巴结转移罕见周围淋巴结转移罕见。复发及转移灶与原发灶影像表现相似。第10页/共33页 分型:1)粘膜下型-内生性生长 2)肌壁间型-混合性生长 3)浆膜下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胃肠道 间质 CT 诊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