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6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物技术实践命题源19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课件.pptx
《通用版2016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物技术实践命题源19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6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物技术实践命题源19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课件.ppt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九生物技术实践命题源命题源19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加工中的应用第1页/共55页专题九生物技术实践最新考纲1.微生物的利用:(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2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2)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第2页/共55页命题模型一以实验室培养为基础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1培养微生物的基本技术(1)制备培养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2)无菌技术:主要指消毒和灭菌。(3)倒平板操作:待培养基冷却至50 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4)平板
2、划线操作: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第3页/共55页(5)稀释涂布平板法: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后涂布平板,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从而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如图:第4页/共55页2某种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1)分离选择培养基。(2)计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a筛选菌株: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菌株。b计数方法:活菌计数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c过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第5页/共55页a实验原理即:可根据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
3、解菌。即:可根据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b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第6页/共55页(3)鉴定方法鉴定分解鉴定分解尿素的细尿素的细菌菌鉴定纤维鉴定纤维素分解菌素分解菌含酚红指示剂的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含酚红指示剂的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细菌细菌指示剂变红,则该菌能分解尿素指示剂变红,则该菌能分解尿素第7页/共55页1(实验过程图类)饲养动物常用的植物饲料中含有难溶的植酸钙等物质,很难被动物吸收利用,还影响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若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则能催化其水解成为可以吸收利用的磷酸盐等。以下是科研人员从作物根部土壤中分离产植酸酶的菌株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4、下列问题:第8页/共55页(1)培养基中除了添加植酸钙以外,还应含有_、_、水、无机盐等基本营养物质。(2)为 防 止 杂 菌 污 染,要 对 培 养 基 和 培 养 皿 等 进 行_,而 且 须 将 接 种 后 的 培 养 皿 呈_状态放置。(3)接种以前进行的一系列操作,目的是在培养皿表面形成_。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_就能大致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碳源碳源氮源氮源(高压蒸汽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倒置倒置单个菌落单个菌落菌落数菌落数第9页/共55页(4)由于植酸钙的不溶解性,使培养基中形成白色浑浊。产植酸酶的菌株会水解植酸钙,菌落的周围将形成透明的区域,根据透明
5、区域的有无,可初步判断该菌是否产植酸酶。实验结果显示AE五种菌株中,_是产植酸酶的理想菌株。(5)获得目的菌以后,若要用于植酸酶的生产,还需要进行_。E扩大培养扩大培养第10页/共55页解析:(1)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2)为防止杂菌污染,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而且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呈倒置状态放置,以防止污染。(3)接种以前对样品进行稀释的目的是在培养皿表面形成单个菌落,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大致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4)根据题意,透明圈越大,说明植酸酶越多,故E是最理想菌株。(5)获得目的菌后,若用
6、于植酸酶的生产,还需要进行扩大培养。第11页/共55页2(表格信息类)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分解成_。(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纤维二糖纤维二糖葡萄糖葡萄糖红红透明圈透明圈第12页/共55页酵母膏酵母膏无机盐无机盐淀粉淀粉纤维纤维素粉素粉
7、琼脂琼脂CR溶液溶液水水培养培养基甲基甲培养培养基乙基乙注:“”表示有,“”表示无。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培养基乙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不能不能液体培养基不能分离单菌落液体培养基不能分离单菌落不能不能乙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乙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第13页/共55页解析:(1)葡萄糖苷酶能够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2)刚果红能够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
8、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3)培养基甲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因为液体培养基不能分离单菌落;培养基乙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因为乙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第14页/共55页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分析策略(1)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分析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在微生物所需要的化合物中需要量最大的是碳源,新陈代谢同化作用类型的划分也是以是否能合成含碳有机物为依据,能合成含碳有机物的是自养型,反之则为异养型。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H、O、
9、N的有机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能源。第15页/共55页(2)平板划线法与稀释涂布平板法区别的分析平板划线法适用于微生物的纯化,但不能用于微生物的计数。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于活菌计数法,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不能区分细菌的死活。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第16页/共55页(3)选择培养基与鉴别培养基区别的分析种类种类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原理原理用途用途举例举例选择选择培养培养基基鉴别鉴别培养培养基基培养基中培养基中加入某些加入某些化学物质化学物质依据某些微生依据某些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物对某些物质或环境条件的或环境条件的嗜好、抗性而嗜好、抗性而设
10、计设计从众多微从众多微生物中分生物中分离所需的离所需的微生物微生物加入青霉素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酵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母菌和霉菌培养基中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加入某种指示剂或指示剂或化学药品化学药品依据微生物产依据微生物产生的某种代谢生的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产物与培养基中的特定试剂中的特定试剂或化学药品反或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明显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而的特征变化而设计设计鉴别不同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种类的微生物生物伊红美蓝培伊红美蓝培养基可以鉴养基可以鉴别大肠杆菌别大肠杆菌第17页/共55页(4)选择培养基及鉴别培养基的运用策略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中先用选择培养基,再用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
11、,以纤维素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可以正常生长,而其他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因培养基中无凝固剂,为液体培养基,利用液体培养基能使营养成分充分消耗,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鉴别培养基含琼脂,为固体培养基,因为要在培养基上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菌落,刚果红染色法就是应用的此培养基。第18页/共55页押题1(2015湖北武汉模拟)醋酸菌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微生物,不仅可用于生产醋酸,某些类型还可用于生产细菌纤维素。回答下列问题:(1)醋酸菌在缺少糖源的情况下,可将乙醇氧化为_,进而生成醋酸。进行醋酸发酵时,为了维持醋酸发酵培养液pH的相对稳定,可向培养液中加入_。乙醛乙醛缓冲物质缓冲物质第19页/共
12、55页(2)筛选接种时,为了避免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_附近进行;某同学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一个培养皿中某部位的菌落分布呈沟槽状,与其他部位的菌落分布有明显差异,其原因最可能是划线时该部位_。(3)将鉴定的菌种进行临时保存时,可在低温下使用试管斜面保存,但该方法除保存时间短外,菌种还易_;若需较长时间保存菌种,可用的方法是_。酒精灯火焰酒精灯火焰培养基表面被划破培养基表面被划破被污染或产生变异被污染或产生变异甘油管藏甘油管藏第20页/共55页(4)利用筛选出的优质菌种进行生产时,研究人员测得培养过程中的细菌纤维素产量、培养液中的残糖量和残氮量如图所
13、示。图中代表培养液中残氮量的是_曲线。与B曲线相比,A曲线下降更快的主要原因是_。B该细菌合成纤维素需要大量糖源该细菌合成纤维素需要大量糖源第21页/共55页解析:(1)醋酸菌在缺少糖源的情况下,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醛,乙醛进一步氧化为醋酸。为维持pH的相对稳定可以加入缓冲物质。(2)在接种实验中为了避免微生物的污染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整个操作。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如果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一个培养皿中某部位的菌落分布成沟槽状,最可能是操作时用力不均匀,培养基表面被划破了。(3)菌种临时保存在低温下使用试管斜面保存时,除保存时间短外,菌种还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较长时间保存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法。
14、第22页/共55页(4)纤维素是多糖,细菌产生纤维素主要是利用糖类,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因此在纤维素量上升的时候,对含N量没有太大影响,该曲线应下降较小,由图可知应是B曲线代表的。与B曲线相比,A曲线下降更快的主要原因是该细菌合成纤维素需要大量糖源。第23页/共55页押题2(2015山东烟台诊断测试)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是不经过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KH2PO41.4
15、 gNa2HPO42.1 gMgSO47H2O0.2 g葡萄糖葡萄糖10 g尿素尿素1 g琼脂琼脂15 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自来水定容到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自来水定容到1 000 mL第24页/共55页(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_,理由是_。(2)培养基中氮源是_,这种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_培养基,目的是只允许能合成_的微生物生长,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长。(3)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_法进行接种。不能不能缺少植物激素缺少植物激素尿素尿素选择选择脲酶脲酶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第25页/共55页(4)在 以 尿 素 为 唯 一 氮 源 的 培 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16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生物技术 实践 命题 19 微生物 利用 食品 加工 中的 应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98472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