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教程入门必知技巧.pptx
《PKPM教程入门必知技巧.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KPM教程入门必知技巧.pptx(1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要内容通过对一个工程实例的结构设计,主要介绍:v结构平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MCADv框排架结构计算与绘图软件PKv结构三维分析与设计软件TAT/SATWE第1页/共166页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建筑结构荷载混凝土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2页/共166页第一部分PKPM系列软件简介第3页/共166页(1)结构平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MCADv功能: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输入各层平面布置和外加荷载信息;为各种计算模型提供所需数据文件;计算现浇板的内力和配筋以及结构平面施工图的辅助设计;砖混结构及底框结构上部砖混结构的抗震分析验算;做砖混结构圈梁布置,画砖混圈梁大样及构造柱大样图;统计结构工程量,以表格形
2、式输出等。第4页/共166页(2)钢筋混凝土框排架及连续梁辅助设计软件PK功能:采用二维内力计算模型进行平面框架、排架结构的内力分析和配筋计算;根据规范及构造手册要求自动进行构造钢筋配置;绘制梁柱施工图,且有多种施工图绘制方式供选择。第5页/共166页第6页/共166页(3)多高层建筑结构三维分析与设计软件TAT功能:对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进行内力分析和配筋计算;进行结构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等。TAT中,剪力墙采用开口薄壁杆件模型,并假定楼板平面内刚度无限大,平面外刚度为零。这使得结构自由度大为减少,计算分析得到一定程度的简化,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TAT-8用于八层以下
3、的多层结构。第7页/共166页(4)多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功能:与TAT类似。SATWE中,剪力墙采用由板壳单元来模拟,既有平面内刚度又有平面外刚度。楼板既可以按弹性考虑,也可以按刚性板考虑,是一种接近实际情况的模型。由于结构自由度数增多,计算工作量增加,效率降低。当结构布置较规则时,采用TAT即能满足精度要求,效率较高。当结构复杂,存在较多布置不规则的复杂剪力墙,或楼板局部开大洞时,应选用SATWE。SAT-8用于八层以下的多层结构。第8页/共166页(5)梁柱施工图设计功能:将梁、柱进行归并,并绘制梁柱施工图。第9页/共166页(6)基础工程辅助设计软件JCCAD
4、v功能:进行柱下独立基础,砖混结构墙下条形基础,桩基、筏板基础等各种基础的结构设计与施工图设计。第10页/共166页(7)楼梯辅助设计软件LTCADv功能:采用交互方式布置楼梯或直接与三维建筑软件APM或PMCAD接口读入数据,适用于多种楼梯的辅助设计,完成楼梯内力与配筋计算及施工图设计。第11页/共166页(8)剪力墙辅助设计软件JLQv功能:设计墙平面尺寸、分布筋、边框柱、端柱、暗柱及墙梁配筋,并提供两种图纸表达方式供选择。第12页/共166页(9)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软件PRECv功能:计算预应力框架梁中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绘制施工图;预应力楼板有限元分析;采用等代框架法计算板柱结构;
5、绘制预应力板施工图等。vPREC2用来计算二维预应力框架结构。第13页/共166页(10)结构基本构件辅助设计软件GJv功能:各种普通钢筋混凝土独立构件(包括梁、板、柱、砌体结构中雨篷、阳台、挑梁、墙梁等)的配筋计算、裂缝宽度及挠度计算。第14页/共166页v包括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辅助设计软件QIK,箱形基础辅助设计软件BOX,弹塑性动、静力分析软件EPDA/PUSH,特殊多高层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PMSAP,基坑支护设计软件JKZH等。(11)其他特种结构辅助设计软件第15页/共166页v包括门式钢架、框架、桁架、支架、框排架结构的模型输入、受力计算、施工图辅助设计等。(12)钢结构辅助设计
6、软件第16页/共166页本课程工程实例概况某三层综合楼,一、二层为办公,三层为住宅。一、二、三层平面图见下图。现浇楼、屋盖,室内外高差,基础梁标高。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板、柱为C30,主筋采用HRB335钢筋,箍筋采用HPB235钢筋。框架填充墙采用300250110水泥空心砖。第17页/共166页底层平面图第18页/共166页二层平面图第19页/共166页三层平面图第20页/共166页第二部分结构平面辅助设计软件PMCAD的操作第21页/共166页PMCAD操作的主要步骤:(1)人机交互建立全楼结构模型,并输入荷载信息(2)完成各层楼板楼面的
7、详细布置(3)进行楼面荷载传导计算(4)画结构平面图(5)砖混结构,进行抗震及其他计算v第一次打开软件,PKPM的隐含工作目录为C:PKPMWORK。每做一个新工程时,应专门建立一个文件夹,通过“改变目录”按钮将新的文件夹设置为当前工作目录。所有的数据文件都将保存在当前工作目录中。第22页/共166页轴线输入:绘制建筑物整体的平面定位轴线。交互输入的基础环节。结构布置不同的层,需定义不同的轴线。网格生成:轴线交割形成网格和节点。节点:所有轴线的端点、交点以及独立输入的节点。网格:处于连续轴线上两节点中间的部分)构件定义:将各种构件(梁、柱、墙)的不同截面尺寸定义为不同的类型。楼层定义:是依照从
8、下至上的次序进行各个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凡是结构布置相同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标准层,只需输入一次。由于定位轴线和网点业已形成,布置构件时只需简单地指出哪些节点放置哪些柱;哪条网格上放置哪个墙、梁或洞口。荷载输入:输入梁、柱、墙以及节点荷载。楼面恒活:依照从下至上的次序定义荷载标准层。凡是楼面均布恒载和活载都相同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荷载标准层,只需输入一次。设计参数:输入结构总信息、材料信息、地震信息、风载信息、绘图参数等。楼层组装:进行结构竖向布置。每一个实际楼层都要确定其属于哪一个结构标准层、属于哪一个荷载标准层,其层高为多少,从而完成楼层的竖向布置。保存文件:是确保上述各项工作不被丢弃
9、的必须的步骤。按照主菜单顺序一步步进行。PMCAD主菜单第23页/共166页常用快捷键F4角度捕捉开关(捕捉到指定的角度方向)F5重新显示当前图形F6显示全图F7以图形区域为基点,放大一倍F8以图形区域为基点,缩小一倍Insert绘图时由键盘输入点的绝对坐标Home绘图时由键盘输入点的相对直角坐标End绘图时由键盘输入点的相对极坐标其余快捷键参见教材第24页/共166页工程实例第25页/共166页v三个结构标准层:第一标准层对应二层楼盖,第二标准层对应三层楼盖,第三标准层对应屋盖。底层层高为二层楼盖到基础顶距离。第26页/共166页v也可以在基础梁处建一个结构标准层,该层板厚为零。注意应将其设
10、为地下室(不计算风力,不产生振动和水平侧移)。v模型中只需反应结构构件,非结构构件(如填充墙)的影响间接考虑。第27页/共166页底层平面图第28页/共166页第一结构标准层(标高处)第29页/共166页二层平面图第30页/共166页第二结构标准层(标高处)第31页/共166页三层平面图第32页/共166页第三结构标准层(标高处)第33页/共166页第四结构标准层(标高处)第34页/共166页主菜单一PM交互式数据输入第35页/共166页(1)轴线输入节点:直接绘制独立节点。两点直线:绘制线段。平行直线:成批绘制平行等长线段。折线:绘制折线段。矩形:绘制矩形轴线。辐射线:输入一组延长线交于一点
11、的等长辐射型轴线。圆弧/圆环:绘制弧形或环形轴线。正交轴网:输入的轴线为正交轴线。圆弧轴网:绘制弧轴线及径向轴线。轴线命名:为指定轴线命名。轴线显示:打开或关闭轴网的显示。第36页/共166页(2)网格生成v轴线显示:打开或关闭轴网的显示。v形成网点:将几何线条转变成楼层布置需用的白色节点和红色网格线。程序经常根据需要自动进行。v网点编辑:有六个子菜单。v轴线命名:为指定轴线命名。v网点查询:用光标指定目标,查询节点坐标或网格长度。v网点显示:网点数据显示开关,点击后可显示节点坐标或网格长度。可用Enter和Tab键放大和缩小字符。v节点距离和节点对齐:如果有些工程规模很大,“形成网点”菜单会
12、产生一些误差而引起网点混乱,此时应执行本菜单。程序要求输入一个归并间距(节点距离),程序初始值设定为50mm,这样,凡是间距小于50mm的节点都视为同一个节点(节点对齐)。v上节点高:本层在层高处节点的高度,程序隐含为楼层的层高,改变上节点高,也就改变了该节点处的柱高、墙高和与之相连的梁的坡度。用该菜单可更方便地处理坡屋顶。v清理网点:自动去除无用(没有布置构件)的网点和网格。第37页/共166页v平移网点:单个或成批平移网点,从而对轴线、网格进行调整(如修改跨度)。构件布置随着网格一起改变。v删除轴线:删除轴线名称。v删除节点和删除网格:形成网点图后对网格和节点进行删除。节点的删除将导致与之
13、联系的网格也被删除。v恢复节点和恢复网格:删除节点和网格后,没有重新进行“网格生成”命令之前,还可以进行恢复。v全体恢复:恢复被删除的网格和节点。第38页/共166页选择对象和布置构件的四种方式光标直接选择方式用光标直接点取的方式(程序首先进入的方式)。沿轴线选择方式光标点取的轴线上的所有对象被选中。按窗口选择方式用光标在图中截取一窗口,窗口内的所有对象被选中。按围栏选择方式用光标点取多个点围成一个任意形状的围栏,将围栏内所有对象被选中。按Tab键,可使程序在这四种方式间依次转换。第39页/共166页(3)楼层定义:平面布置的核心程序1.构件布置2.本层信息3.本层修改4.截面显示5.绘墙线和
14、绘梁线6.偏心对齐换标准层7.层编辑构件布置第40页/共166页v新建:定义各类构件(柱、梁(包括主梁和次梁)、墙、洞口、斜杆)的材料和截面尺寸。柱、梁、斜柱支撑杆件需输入截面形状类型、尺寸及材料。对于墙定义其厚度,墙高程序自动取层高。对于洞口限于矩形,需输入宽和高的尺寸。v修改:修改各构件材料和截面尺寸。修改截面尺寸时,如果该构件已经布置在标准层上,则这些构件同时被修改。1.构件布置第41页/共166页1.构件布置v删除:删除已定义的截面种类。如果该构件已布置在标准层上,则这些构件一起被删除。v布置:将构件布置在网格或节点上。v清理:将从未使用过的构件从定义表中删除。第42页/共166页1.
15、构件布置柱布置在节点上,每节点上只能布置一根柱。梁、墙布置在网格上,两节点之间的一段网格上仅能布置一根梁或墙,梁墙长度即是两节点之间的距离。洞口也布置在网格上,可在一段网格上布置多个洞口。当布置构件时,选取构件截面后,屏幕上弹出偏心信息对话框。如果需要输入偏心信息时,应点取对话框中项目输入,该值将作为今后布置的隐含值直到下次被修改。柱相对于节点可以有偏心和转角,柱宽度方向与轴的夹角称为转角,沿柱宽方向的偏心称为沿轴偏心,向右偏为正,沿柱高方向的偏心称为偏轴偏心,以向上(柱高方向)为正。柱沿轴线布置时,柱的方向自动取轴线的方向。第43页/共166页设梁或墙的偏心时,一般输入偏心的绝对值,布置梁墙
16、时,光标偏向网格的哪一边,梁墙就也偏向哪一边。布置洞口时,需要输入定位距离与底部标高(洞口底部距楼面的距离)。靠左和靠右分别为洞口紧贴左或右节点,居中为该洞口在该网格线上居中布置。除此之外,若键入大于0小于1的数(相对值),则为左端定位,若键入一个小于0大于-1的负数,则为右端定位。若键入数字加单位mm,则为中点定位(绝对值)。如键入1000mm,则窗口中点位于网格中点左侧1000mm,如键入-1000mm,窗口中点位于网格中点右侧1000mm。布层间梁:设置标高不在楼层上,而在两层之间的连接柱或墙的特殊的梁段。例如某些楼梯间处的梁或某些特殊用途的层间梁。在做TAT分析时,只把层间梁的荷载传到
17、结构上,并不考虑其刚度的影响。第44页/共166页按主梁输入和按次梁输入的次梁的区别按主梁输入较为方便。次梁按主梁输入时,梁的相交处会形成大量无柱联接节点,节点又把一跨梁分成一段段的小梁,因此梁根数和节点数会增加很多;次梁按次梁输入时,次梁端点不形成节点,不切分主梁,主梁根数和节点数大大减少。因此,当工程规模较大而节点、杆件或房间数量可能超出程序允许范围时,按次梁输入可有效地、大幅度减少节点、杆件的数量。主梁分隔房间,次梁不分隔房间,修改板厚,楼板开洞等都以房间为单位,所以按主梁输入较方便。当主梁输和当次梁输在程序处理上也有很多不同点,计算和绘图结果也会不同。按主梁中输入的次梁将由SATWE、
18、TAT进行空间整体计算,由于主次梁的相互作用,主、次梁之间不仅传递竖向力,还传递弯矩和扭矩,因此能真实地反应结构的刚度,在大多数情况下计算比较准确;按次梁输入的次梁则不参与整体计算,在TAT或SATWE的“PM次梁内力与配筋计算”中按连续梁二维计算模式计算,其各支座均无竖向位移。第45页/共166页2.本层信息是每个结构标准层必须做的操作,是输入和确认以下结构信息:“板厚”可输入本层大部分房间的板厚值,不同板厚房间可在PMCAD主菜单二“结构楼面布置信息”进行修改。最后一项“本标准层层高”仅是在形成透视视图时的参考值,各层层高的数据应在“信息输入”菜单中输入。第46页/共166页删除构件:删除
19、已布置好的构件。删除的方式也有四种,即逐个用光标点取、沿轴线选取、窗口选取和任意开多边形选取。构件替换:把平面上某一类型截面的构件用另一类截面替换。首先提示选择被替换的构件类型,确认后提示替换的构件类型。构件查改:用光标指定目标,查询或修改构件的布置数据。(对已输入在平面上的内容可随时用光标指点,自动弹出TIP条显示构件截面尺寸,偏心、长短、窗口大小、位置等数据。对光标所停留处的构件按鼠标右键,可随时对该构件的布置编辑修改。)3.本层修改第47页/共166页4.截面显示显示通过开关控制。程序隐含对画在图上的构件截面开显示,对截面数据尺寸关显示。显示内容有数据和截面两类。显示的数据有构件的截面尺
20、寸和偏心。每层构件布置完后,可以打开截面显示,检查输入是否正确。第48页/共166页这里可以把墙或梁的布置连同它上面的轴线一起输入,省去先输轴线再布置墙或梁的两步操作,简化为一步操作。5.绘墙线和绘梁线第49页/共166页6.偏心对齐功能:根据布置的要求自动完成偏心计算与偏心布置。共有12项对齐操作的菜单,如:柱上下齐:将指定柱与下层相应位置柱对齐。可选择边对齐或中对齐。柱与柱齐:将指定柱与本层相应位置柱对齐。梁与柱齐:使梁与柱的某一边自动对齐。布置梁、柱、墙时不必输入偏心,省去人工计算偏心的过程。第50页/共166页7.换标准层功能:切换标准层或添加新的标准层。完成一个标准层平面布置后,需输
21、入一个新的标准层。新标准层应在旧标准层基础上输入,以保证上下节点网格的对应,为此应将当前标准层的全部或一部分复制成新的标准层,在此基础上修改。复制标准层时,可将一层全部复制,也可只复制平面的某一或某几部分。可按照直接、轴线、窗口、围栏4种方式选择复制的部分。复制标准层时,该层的轴线也被复制,可对轴线增删修改,再形成网点生成该层新的网格。v为避免楼层组装时出错,结构标准层应该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定义。第51页/共166页8.层编辑删标准层:删除某个标准层。插标准层:在当前标准层前面插入新的标准层。层间编辑:将操作在多个或全部标准层上同时进行,省去来回切换到不同标准层再去执行同一菜单的麻烦。如需
22、在第120标准层上的同一位置加一根梁,则可先在层间编辑菜单定义编辑120层,然后只需在一层布置梁,并根据提示选择其他标准层相同处理即可。这样不但操作大大简化,还可免除逐层操作造成的布置误差。层间复制:将当前标准层的构件复制到其他层。单层拼装和工程拼装:在结构层布置时,可以将其他工程的单个标准层或所有标准层拼装到当前标准层或本工程相应的标准层。可利用已经输好的楼层,从而简化楼层布置的输入。目的:协同设计多个设计人员同时设计不同的标准层或不同区域,最后拼装;充分利用以前的设计成果。第52页/共166页第53页/共166页(4)荷载输入可把前一荷载标准已输入的梁间荷载拷贝到本层上,在此基础上修改,从
23、而简化输入。第54页/共166页梁间荷载功能:输入不能由程序自动导算的作用在梁上的恒载或活载。功能:输入不能由程序自动导算的作用在梁上的恒载或活载。注意:对于主、次梁及柱的自重,程序会自动计算,不需再考虑。注意:对于主、次梁及柱的自重,程序会自动计算,不需再考虑。v梁间恒载和梁间活载梁间恒载和梁间活载:首先选择荷载类型,并设定荷载参数值,然后进行梁荷首先选择荷载类型,并设定荷载参数值,然后进行梁荷输入,或用复制拷贝的方法将已输完的梁上荷载拷贝到其它梁输入,或用复制拷贝的方法将已输完的梁上荷载拷贝到其它梁上。还可以对荷载进行删除、修改和查询。上。还可以对荷载进行删除、修改和查询。v布置荷载时,可
24、以用布置荷载时,可以用Tab键转换方式。键转换方式。第55页/共166页外墙:水泥空心砖容重10.3kN/m3,墙厚250,考虑墙面外侧干挂花岗岩及内侧粉刷:外墙面荷载:2外墙线荷载:4.115(层高-梁高)第一结构标准层:4.115()4.115()4.115()第二结构标准层:4.115()4.115()4.115()第三结构标准层:4.115()4.115()4.115()墙体荷载随梁高变化,外墙开窗适当减少。工程实例梁间恒载第56页/共166页内墙:水泥空心砖容重10.3kN/m3,墙厚250,考虑墙面内外侧粉刷:内墙面荷载:2内墙线荷载:3.255(层高-梁高)第一结构标准层:3.2
25、55()3.255()3.255()第一结构标准层:3.255()3.255()3.255()第二结构标准层:3.255()3.255()3.255()第三结构标准层梁上线荷载为女儿墙自重:线荷载5kN/m第57页/共166页柱间荷载有柱X向恒载,Y向恒载,X向活载,Y向活载四种。特殊情况下柱上的附加荷载,如柱上设牛腿承担的水平和竖向荷载等。输入方法和梁上荷载类似。子菜单中有柱荷输入,恒载拷贝,清除荷载,荷载修改,查询荷载,数据开关等选项。第58页/共166页墙间荷载:主要输入墙上的特殊荷载,输入方法基本上与梁间荷载相同。节点荷载:输入平面节点上的某些附加荷载,包括竖向力,X、Y向的水平力,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KPM 教程 入门 技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