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_T 2052.2-2022 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第2部分:工程地区勘察.docx





《DB63_T 2052.2-2022 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第2部分:工程地区勘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3_T 2052.2-2022 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第2部分:工程地区勘察.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B63/T2052.22022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总体要求.25基本规定.26公路专业勘察.47不良地质勘察.78特殊岩土勘察.11参考文献.16IDB63/T2052.22022引言为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服务乡村振兴,科学指导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阶段农村公路建设与发展,进一步补齐农村公路发展短板、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根据青海省地域、气候等建设特点,结合农村公路实际,制定了DB63/T2052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DB63/T2052由以下9部分构成:第1部分:通用要求。目的在于规范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质量工作,确立可操作、可追溯、可证
2、实的标准化程序。第2部分:工程地质勘察。目的在于确立农村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和内容。第3部分:路线设计。目的在于确立农村公路路线勘测设计的方法和内容。第4部分:路基、路面及排水设施。目的在于确立农村公路路基、路面及排水设施的设计方法和内容。第5部分:桥梁涵洞。目的在于确立农村公路桥梁、涵洞的设计方法和内容。第6部分:路线交叉。目的在于确立农村公路路线交叉的设计方法和内容。第7部分: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目的在于确立农村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及沿线设施的设计方法和内容。第8部分:绿色农村公路生态文明设计要求。目的在于确立绿色农村公路的设计方法和内容。第9部分:施工组织和工程造价。目的在于确立农村公
3、路施工组织计划和工程造价编制的方法和内容。IIIDB63/T2052.22022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第2部分:工程地质勘察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农村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基本规定、公路专业勘察、不良地质勘察及特殊岩土勘察。本文件适用于农村公路的工程地质勘察。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7741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GB/T401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T50585岩土
4、工程勘察安全标准GB55017工程勘察通用规范AQ2004地质勘探安全规程DZ/T0374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JGJ/T87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TG/T2231-02公路桥梁抗震性能评价细则JTG/T2420公路工程信息模型统一标准JTG/T3222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3334公路滑坡防治设计规范JTG342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343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5210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B02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C2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TC21-01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察规程JTGC30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TD31沙漠地区公路设计
5、与施工指南JTG/TD31-03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D31-04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41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51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NB/T10497水电工程水库塌岸与滑坡治理技术规程1DB63/T2052.22022TB10012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63/T1427公路滑坡勘察设计规范DB63/T1827高原绿色勘查地质钻探规范DB63/T1859.1公路风积沙防治技术规范第1部分:工程勘察设计DB63/T1886多年冻土地区高等级公路路基技术状况评定
6、DB63/T1922公路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技术指南DB63/T1978公路预制装配式涵洞设计规范DB63/T2052.1-2022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3术语和定义GB/T14498、JTGC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水草地地下水位高或地表积水,土体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且伴生有草本、灌木等植被的黏性土地段。4总体要求4.1勘察应遵守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安全生产的规定,并积极应用四新技术。4.2勘察应查明公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为路线方案选择、构造物设计、不良地质工程治理、特殊岩土处理、环境保护等提供可靠依据。4.3勘察成果
7、应满足“内容完整、资料详实、数据准确、结论可靠、建议可行”的基本要求。5基本规定5.1工作流程勘察应由浅入深、由面到点,工作流程见图1。图1工作流程图5.2现场踏勘5.2.1踏勘前应进行文案调查,包括搜集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构造、地震等基础资料,以及既有公路及相邻其他建设工程的勘察资料。5.2.2应对主要工点、不良地质、特殊岩土、料场等进行现场踏勘,分析研究勘察方案及工作量,并符合DB63/T2052.1规定。2DB63/T2052.220225.3勘察大纲5.3.1勘察方应编制工程地质勘察大纲,经建设方审定后实施,并作为勘察验收的依据。5.3.2勘察大纲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
8、下内容:a)项目概况:建设规模、任务依据、路线走向、既有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等;b)工程地质概况: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构造、地震、地层、岩性、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的分布与发育情况,以及可能影响线位或结构物的地质问题;c)实施方案:勘察内容、勘察方法、勘察精度、勘探点布设,以及组织机构、设备配置、计划进度、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保措施等,以及相关工作量;d)成果资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专项勘察报告、数字化成果等,以及相关工作深度。5.3.3勘察大纲应符合JTGC20规定,并纳入外业大纲。5.4地质调绘5.4.1调绘范围包括路线推荐方案和比选方案走廊带。5.4.2调绘前应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遥感解
9、译等资料绘制到路线方案图上,并示出地质单元界面和地质构造,形成工程地质调绘平面草图;在路线纵断面图上示出岩层产状,形成工程地质调绘纵面草图。5.4.3根据现场调绘情况,对工程地质调绘平面草图和纵面草图进行修正;现场调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地形、地貌、成因、规模及分布特征等;b)地质构造类型、分布、范围及构造断裂等;c)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的类型、分布、危害或影响等;d)地层、岩性、厚度、产状及风化程度等;e)地表(下)水的类型及分布。5.4.4调绘点布置应具有代表性,通常布置在断层、地层接触线、地质单元边界线、特殊岩土地段、高填深挖路段、结构物等位置。5.4.5调绘成果包括说明、调绘照片、
10、工程地质调绘平面图及纵面图等,并符合JTGC20规定。5.4.6应将调绘成果向各专业组进行第1次技术交底,结合各专业需要分析修正地质勘探工作量。5.4.7路线总体方案应根据地质调绘成果进行优化调整;调整后应补充相应调绘及勘探工作量。5.5地质勘探5.5.1勘探方法包括坑探、钻探、物探、遥感等,相关试验包括现场试验、室内试验等,适用条件及工作方法应符合JTGC20、JTG/TC21-01规定。5.5.2现场试验主要包括含水量、容重、荷载、原位测试、测井等,室内试验包括液(塑)限、固结、饱和度、易溶盐、抗剪、抗压、集料、粘附性等,试验方法应符合JTG/T3222、JTG3430、JTGE41规定。
11、5.5.3根据勘探成果,修正工程地质调绘平面图、工程地质调绘纵面图,形成工程地质平面图和纵面图,相关资料整理后形成初步勘察成果。5.5.4应将初步勘察成果向各专业组进行第2次技术交底,结合各专业方案需求调整相关勘探工作量。5.5.5路线总体方案应根据初步勘察成果进行优化调整;总体方案及各专业方案调整后应补充相应调绘及勘探工作量。5.5.6第2次修正后的勘探工作量,若超出外业大纲计列的10%时,应报建设方审批。5.5.7勘探阶段的安全管理应符合GB/T50585规定。3DB63/T2052.220225.5.8勘探阶段的生态及环境保护应符合DZ/T0374、DB63/T1827规定。5.5.9改
12、(扩)建工程勘察除符合JTGC20规定外,还应对既有公路主要病害进行勘察。5.5.10外业及初步成果完成后,建设方应对勘察成果进行外业验收。5.6报告编制5.6.1勘察报告编制要求应符合JTGC20、DB63/T2052.1-2022附录A规定。5.6.2多年冻土、滑坡治理等复杂地质勘察应编制专项地质勘察报告。5.6.3勘察数字化成果的地质模型、分类编码及存储等应符合JTG/T2420规定。5.6.4根据评审意见优化完善勘察报告。6公路专业勘察6.1一般规定6.1.1调绘应查明沿线及各工点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下水分布等工程地质条件,并满足JTGC20及设计要求
13、。6.1.2勘探应结合天然地基、斜坡特征、水文地质等条件,合理确定代表性工程地质横断面的位置,并符合JTGC20规定。6.1.3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应符合JTGC20、JTG3430、JTGE41规定,并满足设计需要。6.1.4应分析各类工程地质条件对路基、结构物的稳定性影响,并按设计需要进行相关岩土力学验算。6.1.5河岸防护、浸水路堤及结构物工程均应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岩土体的腐蚀性进行试验分析。6.2路线6.2.1勘察内容6.2.1.1收集沿线区域气象水文、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等资料。6.2.1.2查明沿线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的类型及分布范围。6.2.2勘察方法6.2.2.1
14、应以工程地质调绘为主,勘探测试为辅,并符合JTGC20规定。6.2.2.2当路线通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区域时,应符合以下规定:a)路线方案研究阶段,应按GB/T40112规定进行评估;b)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按JTGC20规定进行专项工程地质勘察。6.2.3勘察要点6.2.3.1可通过调绘、遥感等技术手段,分析确定构造断裂、不良地质、特殊岩土范围与拟建公路的空间关系及危害程度,并符合本文件5.4规定。6.2.3.2勘探阶段若发现构造断裂、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等,与踏勘或调绘阶段的研判存在较大差异时,应及时向路线专业组反馈,并符合本文件5.5规定。6.3路基6.3.1勘察内容4DB63
15、/T2052.220226.3.1.1一般路基勘察应分段、分层划分岩土工程分级,查明边坡稳定状态,分析路基稳定性,并确定挖方坡率。6.3.1.2高路堤、陡坡路堤应查明岩土结构不利倾向、软弱夹层、软弱结构面的性质和形态等,确定内聚力、内摩擦角等力学参数,分析基底沉降及稳定性。6.3.1.3深路堑、支挡构造物开挖处应查明岩土体产状、厚度、节理、裂隙、风化程度,以及软弱夹层、地下水分布等,确定内聚力、内摩擦角等力学参数,分析天然、地震、暴雨等各类工况下的稳定性及开挖条件。6.3.1.4河岸防护、浸水路堤应查明冲刷、变迁、浸泡等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承载力、摩阻力等力学参数,分析冲刷、浸泡及水位差等作用下
16、的稳定性,并提出建议及措施。6.3.1.5公路改(扩)建时,应结合公路技术状况评定、路基检测结论,有针对性的开展勘探及试验,查明路基填料、压实度、含水量、地下水位等,并分析病害成因及处治方案。6.3.2勘察方法6.3.2.1宜采用地质调绘、坑探、钻探、物探等综合勘探方法。6.3.2.2地质调绘范围一般为路基中心线两侧不小于100m,且路基坡脚外不小于50m;河岸防护工程宜不小于200m;不良地质发育路段,应适当扩大调绘范围。6.3.2.3路基工程勘探以坑探为主,包括竖井、平硐及横槽三种形式,并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间距宜为300m,勘探点每公里不少于3个;b)竖井开挖深度一般不超过3.0m
17、,且宜不超过地下水位;c)平硐开挖以揭露岩土产状和满足取样要求为宜;d)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小型机械开挖横槽,槽底宽度宜不小于0.6m,深度宜小于3.0m;e)勘察安全应符合GB/T50585、AQ2004规定。6.3.2.4陡坡路堤、高边坡等应在坑探基础上,采用钻探进一步查明地质条件,钻探工艺和取样方法应符合JGJ/T87、JTG3430规定,并避让高压电缆、地下管线、危岩、临水临崖等危险点。6.3.2.5坑探、钻探困难的路段,可采用物探查明土石分界、岩体风化程度、软弱层分布及厚度等,并符合JTG/T3222规定。6.3.3勘察要点6.3.3.1一般路基的勘探点应布置在代表性工程地质横断面上,数
18、量及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岩土物理力学试验和水质分析试验应符合JTG3430、JTGE41规定,勘探及现场测试应符合JGJ/T87、JTGC20规定。6.3.3.2高路堤、陡坡路堤勘探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每个工点的代表性地质横断面应不小于1个,地质条件简单时每个断面勘探点宜不少于1个,地质条件复杂时宜适当加密勘探点;b)基底以下不存在软弱地层或可能滑动面(带)时,勘探深度应至基底持力层或基岩面以下3m5m,并满足沉降计算要求;c)基底以下存在软弱地层或可能滑动面(带)时,勘探深度应至下卧硬层以下5m8m,并满足抗滑验算要求。6.3.3.3深路堑勘探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每个工点的代
19、表性地质横断面应不小于1个,每个断面勘探点宜不少于2个,地质条件复杂时宜加密勘探点;b)一般勘探深度应至路基基底以下3m5m,存在软弱结构面时应穿透软弱结构面,进入稳定地层3m5m;5DB63/T2052.22022c)地下水发育路段,应增加勘探点数量和勘探深度。6.3.3.4支挡构造物勘探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代表性横断面及勘探点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少于3个,地质条件复杂时应加密勘探点;b)覆盖层厚度大、岩层风化破碎、岩性软弱、地形条件复杂等路段,应进行墙址工程地质纵断面勘探及测试;c)斜坡地形条件,应进行基底稳定性评价;d)勘探深度应至构造物基底以下不小于3.0m。6.3.3.5
20、河岸防护、浸水路堤勘探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勘探点布设应考虑冲刷和侧蚀,每个工点的勘探点应不少于1个;b)勘探深度应大于冲刷深度以下不小于3.0m,或至结构物基底持力层以下不小于3.0m;c)当存在水位差时,勘探深度应穿透管涌和流沙地层。6.3.3.6翻浆、沉陷等病害路段应布设代表性工程地质断面,每个断面勘探点宜不少于2个;应按特殊路基设计方案,进行掺灰量、掺配碎(砾)石量等试验。6.3.3.7公路改(扩)建时,应按路基拼宽部分沉降量计算要求,进行相关勘探及试验。6.4桥涵6.4.1勘察内容6.4.1.1查明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的性质和分布范围,确定构造断裂、不良地质、特殊岩土与桥涵结构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3_T 2052.2-2022 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第2部分:工程地区勘察 2052.2 2022 农村公路 勘察 设计规范 部分 工程 地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