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过犹不及”——高中优秀作文范例及评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也说“过犹不及”——高中优秀作文范例及评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也说过犹不及”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花开必谢,世上事物一旦完美到极致, 就必然走向反面,正所谓过犹不及也,因此做事一定要有分寸感。翻阅历史,历代的政治斗争深深体现了这个道理。秦欲攻楚,王翦以为非六十万兵不可,于是秦王就给了王翦 六十万兵,这可是整个秦国的举国兵力啊。于是一路之上,王翦边走边向秦讨要赏赐,或田地房屋,或 金银珠宝,或美女侍妾,秦王大笑着一一答应了。谋士对于深感奇怪,王翦解释说秦王多疑,现在他把整个王 国的所有士兵都给我了,我唯有贪点小便宜,他才放心我,如果 我不这样,他就会疑忌我。是啊,王翦做事和光同尘,恰到好处,颇有分寸感,他深明 过犹不及之道也。读曾国藩家书,就会觉得曾国藩也深
2、明此道。消灭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的名声达到了极致,他神不守舍, 惶惶不可终日,因为他掌握着整个湘军,而清朝的八旗军根本不 是湘军对手,此时此刻,皇帝肯定会猜忌他,而一旦有人陷害他 谋反,皇帝就会借机杀掉他。于是,曾国藩就在家书里写点鸡零狗碎的事情,有意暗示清 朝政府他在关注一些琐碎无聊的事,没有太大的追求和想法,这 正是曾国藩的政治智慧。是的,物极必反,过犹不及,曾国藩不敢让自己的名声太圆 满了,因为圆满即意味着衰败,意味着灾祸。中西方对肝癌的治疗,也体现了过犹不及之道。药理学家帕拉斯尔萨斯曾说过一句极其中肯精彩的话“只 有剂量能决定一种东西没有毒”,因为“是药三分毒”,如果用 量过多,就可能
3、造成副作用和中毒,正所谓过犹不及也。最近一个美英专家小组经过实验认为,中国对肝癌的化疗用 药,品种多,剂量大,比美英的一般用药量多一半。其结果造成 了肝癌病人的死亡率不仅比国外高,而且即使达到了有效治疗, 患者的存活期也不过一两年或二三年;相比之下,国外肝癌病人 的治愈率不仅高于中国,而且存活年限也比中国肝癌病人多一倍, 至少是五六年。因为肝癌本来就极大地损害了肝脏功能,如果再对病人大剂 量用药和多种用药,肝脏的负担就会更重,所以许多肝癌病人并 非死于癌症,而是死于药物中毒,正所谓过犹不及,事与愿违也。是啊,无论政治人生,还是用药方法,都体现了这个道理, 那就是少而有效,过犹不及,简单实用就比
4、繁琐复杂要好得多。【作者评点】文章第一部分:使用三组排比比喻句,阐释了世上事物一旦 完美到极致,就必然走向反面,因此做事一定要有分寸感,这就 立起了主旨,并回扣了题目。文章第二部分: .用一句话,领起了王翦和曾国藩的事例。 .王翦率领六十万兵攻楚,这是秦国的举国兵力,于是王 翦边走边向秦王讨要财物,他深明唯有贪小便宜,秦王才放心他, 否则就会遭到怀疑。 .肯定了王翦做事和光同尘,恰到好处,颇有分寸感,他 深明过犹不及之道;再次回扣了题目。 .用一句话,领起了曾国藩的事例。 .曾国藩名声达到了极致,且掌握着整个湘军,于是惶惶 不可终日,因为皇帝会猜忌他,会借机杀掉他;他在家书里写鸡 零狗碎之事,
5、暗示他没有太大追求和想法,这正是他的政治智慧。 .阐释了物极必反,过犹不及,曾国藩不敢让自己的名声 太圆满了,因为圆满即意味着衰败,意味着灾祸。文章第三部分: .用一句话领起了中西方对肝癌的治疗;再次回扣了题目。 .引用药理学家帕拉斯尔萨斯之言和一句俗语,阐释了用 量过多就可能造成副作用和中毒,过犹不及;再次回扣了题目。 .描述了一个美英专家小组对比了中西方对肝癌的用药和 治疗结果。 .深度阐释了许多肝癌病人并非死于癌症,而是死于药物 中毒,正所谓过犹不及,事与愿违;再次回扣了题目。文章第四部分:肯定了少而有效、过犹不及之道,简单实用 就比繁琐复杂要好得多;并以“无论政治人生,还是用药方法, 都体现了这个道理”呼应了文章主体部分。总之,本文题目为也说过犹不及”,而过犹不及 这个词在文中先后出现了多次,这就构成了一条线索,贯穿文章 始终,既回扣了题目,也使得文章结构严谨。修道也罢,做事也罢,都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永远要留有余 地。不要过分,不要苛刻自己,不要追求极端,要走中道。释迦 牟尼说过,修道就像弹琴,琴弦调得太紧容易断,太松又弹不出 声音。做什么都要有这种智慧,恰到好处,掌握分寸,走中道。 必要时,就停一下,不要太着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