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 (解析版).docx
《专题04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4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 (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4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要点提炼】.处理物理问题的三大观点(1)力和运动的观点,即牛顿运动定律和匀变速直线(曲线)运动规律、圆周运动规律等。(2)功和能的观点,即动能定理等功能关系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3)冲量和动量的观点,即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1 .力学中的功能关系(1)合外力做功与动能的关系:W= AEko(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WG=-AEpo(3)弹簧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W=- AEp外。(4)除重力、系统内弹力以外其他力做功与机械能的关系:W其他=AE机。(5)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与内能的关系:AEo.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
2、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不仅适用宏观物体、低速运动过程,对微观粒子、高速运动过程同样适用, 比如原子核反应过程同样遵循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高考考向1能量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命题角度1功和功率的理解及应用例I: (2022北京密云一模)电动汽车消耗电池能量驱动汽车前进,电池的性能常用两个物理量来衡量: 一是电池容量Q,即电池能够存储的电量;另一个是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指单位质量能放出电能的多 少。某次实验中质量,% =0.()5kg的电池以恒定电流放电时,端电压与流过电池电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电池容量检测系统在电压为4.0V时显示剩余电量100%,电压为3.0V时显示剩余电量为0。通过计算机
3、测 得曲线与电量轴所围的面积约为7000V mAho(1)该电池的能量密度。是多少?(2)在放电过程中显示剩余电量从100%到90%用了时间t,依据图像信息推测剩余电量从90%到70%约要 多少时间?(3)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是指单次充电后可以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最大距离。某电动汽车除电池外 总质量为配上质量为?,能量密度为夕的电池,续航里程为已知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与总 质量成正比,驱动汽车做功的能量占电池总能量的比例确定,为提升该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可以采用 增加电池质量和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两种方式,请计算说明哪种方式更合理?【答案】(1) 1.4xlO5V mAh/kg ; (2) 4/
4、 ; (3)见解析 联立有故选D。4-2 . (2022江苏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光滑轨道A8C。是过山车轨道的模型,最低点B处的入、出口靠 近但相互错开,C是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的最高点,8。部分水平,末端Z)点与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无缝 连接,传送带以恒定速度妙逆时针转动。现将一质量为机的小滑块从轨道A8上竖直高度为3R的位置A 由静止释放,滑块能通过。点后再经。点滑上传送带,已知滑块滑上传送带后,又从。点滑入光滑轨道 ABCO且能到达原位置人则在该过程中()A.在C点滑块对轨道的压力为零B .传送带的速度可能为腐C.摩擦力对物块的冲量为零D.传送带速度I,越大,滑块在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的热量越多
5、【答案】D【详解】A .从A到C由机械能守恒得解得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故A错误;B.从A到8由机械能守恒得解得小滑块滑传送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0,如果传送带速度为肉示,则小滑块返回B点时速度小于 师,所以小滑块不能返回A点,故B错误;C.小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当小滑块滑上传送带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时,小滑块返回。端时的速 度和滑上的速度大小不相等,由动量定理可知,摩擦力的冲量不为0,故C错误;D.滑块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传送带速度越大,相对路程越大,产生热量越多,故D正确。故选Do【高考考向2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在力学中的应用】命题角度1动量定理的应用例5. (2022北京高考真
6、题)“雪如意”是我国首座国际标准跳台滑雪场地。跳台滑雪运动中,裁判员主 要根据运动员在空中的飞行距离和动作姿态评分,运动员在进行跳台滑雪时大致经过四个阶段:助滑阶段,运动员两腿尽量深蹲,顺着助滑道的倾斜面下滑;(2起跳阶段,当进入起跳区时,运动员两腿猛 蹬滑道快速伸直,同时上体向前伸展;飞行阶段,在空中运动员保持身体与雪板基本平行、两臂伸直 贴放于身体两侧的姿态;着陆阶段,运动员落地时两腿屈膝,两臂左右平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助滑阶段,运动员深蹲是为了减小与滑道之间的摩擦力B,起跳阶段,运动员猛蹬滑道主要是为了增加向上的速度C.飞行阶段,运动员所采取的姿态是为了增加水平方向速度D.着陆阶
7、段,运动员两腿屈膝是为了减少与地面的作用时间【答案】B【详解】A .助滑阶段,运动员深蹲是为了减小与空气之间的摩擦力,A错误;B .起跳阶段,运动员猛蹬滑道主要是通过增大滑道对人的作用力,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在相同时间内, 为了增加向上的速度,B正确;C .飞行阶段,运动员所采取的姿态是为了减小水平方向的阻力,从而减小水平方向的加速度,C错误; D .着陆阶段,运动员两腿屈膝下蹲可以延长落地时间,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可以减少身体受到的平均冲击力,D错误。故选B。反思归纳,应用动量定理的注意事项(1)一般来说,用牛顿第二定律能解决的问题,用动量定理也能解决,如果题目不涉及加 速度和位移,用动量定理求
8、解更简捷。(2)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矢量式,运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量 的方向,公式中的尸是物体或系统所受的合力。(3)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力作用的情况,也适用于变力作用的情况,变力作用情况下,动量定理中的力/应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5-1. (2022浙江,模拟预测)激光制冷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分子动理论可知,分子或原 子运动越激烈,物体温度越高。激光制冷的原理就是利用大量光子(光子说认为光是一份一份的,每一 份为一个光子)阻碍原子运动,使其减速,从而降低物体的温度。如图所示,某时刻一个原子位于Oxyz 坐标系的原点,两束完全相同的激光,沿x轴从相
9、反的方向对原子进行照射。根据多普勒效应,当原子迎 着光束的方向运动时,其接收到的光的频率会升高当原子接收到的光的频率等于该原子的固有频率 时,原子吸收光子的概率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使原子减速,所用激光的频率应等于原子的固有频率B.为使原子减速,所用激光的频率应大于原子的固有频率C .假设原子可以吸收光子,当原子向x轴正向运动时,。激光可使原子减速D .假设原子可以吸收光子,当原子向我轴负向运动时,。激光可使原子减速【答案】D【详解】设原子动量大小为P,激光的光子动量大小为Pi ,因为原子动量需要减小为,则根据动量守 恒定律可知,为了使原子动量减小,激光的照射方向应与原子的运动方向相
10、反。根据多普勒效应,原子迎着光束的方向运动时,其接收到的光的频率会升高。当原子接收到的光的频率 等于该原子的固有频率时,原子吸收光子的概率最大。则所用激光的频率应小于原子的固有频率。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o命题角度2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例6. (2022重庆高考真题)一物块在倾角为45。的固定斜面上受到方向与斜面平行、大小与摩擦力相等 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若拉力 沿斜面向下时,物块滑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和摩擦力对物块做功随时间的变化分别如图曲线、所 示,则()A.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巫3B.当拉力沿斜面向上,重力做功为9J
11、时,物块动能为3JC.当拉力分别沿斜面向上和向下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 : 3D .当拉力分别沿斜面向上和向下时,物块滑到底端时的动量大小之比为I:拒【答案】BC【详解】A .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有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则拉力沿斜面向下时,物块滑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和摩擦力对物块做功为代入数据联立解得故A错误;C.当拉力沿斜面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则拉力分别沿斜面向上和向下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故c正确;B .当拉力沿斜面向上,重力做功为合力做功为 则其比值为 则重力做功为9J时,物块的动能即合外力做功为3J,故C正确;D.
12、当拉力分别沿斜面向上和向下时,物块滑到底端时的动量大小为则动量的大小之比为 故D错误。故选BC。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系统的组成(系统包括哪几个物体)及研究的过程。(2)进行受力分析,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或某一方向上动量是否守恒)。(3)规定正方向,确定初、末状态动量。(4)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5)代入数据,求出结果,必要时讨论说明。6-1. (2022重庆模拟预测)在匀强磁场中用。粒子(:He)轰击静止的铝(:;A1)原子核时,产生了 P、Q两个粒子,如图所示,已知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各粒子的速度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粒子P 的运动轨迹在图中未画
13、出,粒子Q做匀速直线运动,a粒子的质量为小八铝原子核的质量为”,P粒子 的质量为a Q粒子的质量为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粒子可能是质子B . P粒子沿顺时针方向运动C. P粒子的电荷量大于铝原子核的电荷量D .核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为(勿 + ?2-,3-?4)C2【答案】CD【详解】A .由于Q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Q粒子不带电,是中子,选项A错误;B .由于Q粒子不带电,则P粒子一定带正电,由左手定则可知,P粒子沿逆时针方向运动,选项B错 误;C.由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均守恒可知,P粒子的电荷量大于铝原子核的电荷量,选项c正确;D .由爱因斯坦的质能方
14、程此=4讹,可知核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选项D正确。故选CDo【高考考向3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命题角度2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例7. (2022,全国,高考真题)如图(a), 一质量为?的物块A与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6向4运动,=0时与弹簧接触,至 二 2f时与弹簧分离,第一次碰撞结束,A、B的UV图像如图(b)所示。已知从/ = 0到/ = 时间内,物块A运动的距离为0.36%f。A、B分离后,A滑上粗糙斜面, 然后滑下,与一直在水平面上运动的B再次碰撞,之后A再次滑上斜面,达到的最高点与前一次相同。 斜面倾角为。(sin。= 0.6),与水平面光滑连接。碰撞过程
15、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求(1)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2)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压缩量的最大值;(3)物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答案】0.6,或;0.768卬” ; (3) 0.45【详解】(1)当弹簧被压缩最短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此时A、B速度相等,即,=时刻,根据动量 守恒定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联立解得(2)解法一:同一时刻弹簧对A、B的弹力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同一时刻则同一时刻A、 3的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 = 12%-殁根据位移等速度在时间上的累积可得=丫/(累积),(累积)又 解得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压缩量的最大值解法二:B接触弹簧后,压缩弹
16、簧的过程中,A、B动量守恒,有对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时间心有0-山之间,根据位移等速度在时间上的累积,可得将=0.36%,。代入可得则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压缩量的最大值(3)物块A第二次到达斜面的最高点与第一次相同,说明物块A第二次与3分离后速度大小仍为2%,方向水平向右,设物块A第一次滑下斜面的速度大小为乙,设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联立解得方法一:设在斜面上滑行的长度为3上滑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下滑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联立解得方法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分别计算出滑块A上滑和下滑时的加速度,mg sin 0 + g cos 0 = tna, mg sin
17、0 - /.img cos 9 = ma F上滑时末速度为0,下滑时初速度为0,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关系可得2fll;x = (2vo)2-0, 2al,x = vA =v02联立可解得反思归纳抓住“三个原则、三个定律”速解碰撞问题(1)判断两物体碰撞瞬间的情况:当两物体相碰时,首先要判断碰撞时间是否极短、碰撞 时的相互作用力(内力)是否远远大于外力。(2)碰撞的“三个原则”:动量守恒原则,即碰撞前后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动能不增加原则,即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不大于碰撞前系统的总动能;物理情境可行性原 则,即两物体碰撞前后的物理情境应符合实际。(3)根据两物体碰撞时遵循的物理规律,列
18、出相对应的物理方程:如果物体间发生的是 弹性碰撞,则一般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行求解;如果物体间发生的是非 弹性碰撞,则一般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功能关系)进行求解。例8.反思归纳如何选择规律解决力学问题(1)因功和能的角度、冲量和动量的角度解决问题比较简便,因此优先考虑这两个角度。(2)若研究对象为单个物体,往往用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处理较为简便。若涉及位移,用 动能定理;若涉及时间,用动量定理。(3)若研究对象为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往往用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处理较为简 便。应用能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分析清楚哪几种能量之和守恒;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注意相 互作用的系统是
19、否满足动量定恒的条件。(4)若仅对某个状态研究往往用牛顿运动定律;若所研究的过程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分运 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可考虑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7. (2022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模拟预测)物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哈三中课题研究小组在探究多 物体叠放问题时,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所示,木块A质量为班=lkg,木板B质量为色=lkg,木板C 质量为砥=2kg。其中AB间的动摩擦因数4=0.2, BC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大小未知)、地面可视为光 滑。零时刻木块A的初速度b=3m/s向右运动、同时木板B以初速度2= 2m/s向左运动、C的初速度为 零。木板B、C都足够长,滑动摩擦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04 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 解析版 专题 04 能量 观点 动量 力学 中的 应用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