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学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标准要求学科核心素养1.能根据物质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2.知道同一种元素可以组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关注物质的元素成不同类别的物质,能设组成,基于核心元素认识物质的性质,包计方案实现含有某种元素括分析物质的类别以及依据核心元素的的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转化合价推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从电化。离角度认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状态,3.能运用电离的观点认识依据宏观现象判断溶液中离子的存在和酸、碱、盐,用电离方程式改变,基于离子和离子反应认识酸、碱、表示某些酸、碱、盐的电盐的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水溶液中的反离;能依据离子反应发生应。的条件判断离子反应能否2.变化观念与
2、平衡思想:认识到可以从不发生,并用离子方程式表同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发展对化学达。反应实质的认识,知道酸、碱、盐在水溶4.能识别氧化还原反应,液中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知道氧化还原反并判断氧化剂、还原剂;能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可以通过氧化还原根据核心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趋势预测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反应实现物质转化。问题4:取实验所得氢氧化铁胶体,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发现烧杯 中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得到黄色溶液。推测红褐色沉 淀、黄色溶液分别是什么?此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提示: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沉淀,黄色溶液是硫酸铁溶液;开始胶粒 聚集形成沉淀
3、,这一变化是物理变化,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是化学 变化。溶液、胶体、浊液三类分散系的比较比较项目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种类分子、离子较多微粒集合体或大分子大量分子集合体(固体小颗粒或小液滴)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1 100 nm大于100 nm外部特征均一、透明、稳定均一、透明、较稳定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鉴别方法无丁达尔效应有丁达尔效应静置分层实例碘酒、蔗糖溶液、豆浆、云、雾、烟、泥浆、油水混合盐酸、酒精溶液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物、氢氧化铁的悬浊液题点一三类分散系的区分1.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分散系的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B.溶液是混合物,胶体是纯
4、净物C.分散系的分类:D.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悬浊液中的分散质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解析:分散系的稳定性为溶液胶体浊液,故A正确;胶体和溶液均属 于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故B不正确;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可 以将分散系分为三类,即溶液、胶体、浊液,可表示为IO IO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仙,故c正确;悬浊液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 滤纸,故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悬浊液中的分散质从分散系中分离出来, 故D正确。2. (2021 湖南衡阳检测)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的是(A )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分散系B.向水中加入食盐得到的分散系C.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D.向氢
5、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得到的无色溶液解析:分散系中最不稳定的是浊液。A项,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得到氢氧化铜浊液;B项,得到氯化钠溶液;C项,得到氢氧化铁胶 体;D项,得到碳酸钠溶液,故选Ao题点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以下选择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2021 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期中)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错误 的是(B )A. Fe (0H) 3胶体属于混合物B.可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Fe (OH) 3胶体中少量的FeCl3C.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FeCh溶液和Fe(0H)3胶体D.制备Fe(OH)3胶体时应向沸水中滴加FeCL饱和溶液并继续加热煮 沸至出现透明的红褐色解析:分
6、散系均属于混合物,Fe(OH)3胶体是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故A 正确;胶体和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溶液能够透过半透膜,胶体不能透 过半透膜,应该利用渗析的方法除去Fe(0H)3胶体中少量的FeCh,故B 错误;胶体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FeCL溶液和Fe (OH) 3胶 体分别用一束光照射,光束通过Fe(0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FeCL溶液无此现象,可以区分,故C正确;向沸水中滴加 FeCL饱和溶液,继续加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氢氧 化铁胶体,故D正确。4.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是由直径为纳米量级(1-10 nm之间) 的磁性固体颗粒、基载液以及界
7、面活性剂三者混合而成的分散系,既 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下列关于纳米Fes。,磁流体的 说法中错误的是(A )A.纳米Fe3()4属于胶体B.磁流体中分散质粒子能通过滤纸C.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该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D.纳米Fe3(h磁流体比较稳定解析:磁性固体颗粒直径为纳米量级(110 nm之间),因此磁流体属 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可以通过滤纸,纳米Fes。,为其分散质。浊液、溶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 可通过以下图示区分:A代表浊液中的分散质微粒;B代表胶体中的胶 粒;C代表溶液中溶质。【知识整合】【易错提醒】.误以为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8、一定是单质。其实不然,也可能是 混合物,比如。2、。3组成的混合气体。1 .误以为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其实不然,物质可能由原子、离子、 分子等构成,如NaCl由离子构成,金刚石由原子构成。2 .误以为胶体粒子一定是很多分子的集合体。其实不然,胶体粒子可 以是一个有机大分子(如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也可以是多个微粒 的集合体(如氢氧化铁胶体)。3 .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是是否 具有丁达尔效应。4 .纳米材料(是指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不是胶体,只有纳 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才可以形成胶体。5 .能利用电离、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对常 见的反应进行
9、分类和分析 说明。6 .能举例说明胶体的典型 特征。7 .初步学会从物质类别和 元素化合价两个角度认识 物质的性质,分析、解释有 关反应的现象。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学习目标.通过建立分类的基本模型,掌握分类的方法,能从元素组成(宏观) 和构成微粒(微观)的角度分析认识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 质进行分类。1 .通过学习、探究、经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过程,能体会分类对化学 研究的重要意义。2 .通过对胶体性质的探究,能鉴别胶体和溶液,熟知溶液、浊液、胶体 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体会微观粒子的变化对宏观物质性质的影响。学习任务1探究物质的分类方法1 .物质的元素组成 根据元
10、素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研究的基础。2 .物质分类的常用方法物质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按标准进行分类。例如:a. NaCl b. HC1 c. CaCl2 d. CuO e. H20 f. Fe2O3依据通常状况下物质的存在状态对物质进行分类,可分为固体(acdf)、液体(e) 气体(b) o依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可分为氯化物(返)、氧化物 (def)o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树状分类法。如图是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形象地称为树状 分类法。树状分类法是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这种分 类方法逻辑性很强,有利于从整体上认识问题。树
11、状分类法中的类别之间有并列关系,也有包含(或从属)关系。交叉分类法。交叉分类法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获得更多的信息。如在物质及其所属类别之间连线: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多数酸性氧化物能 溶于水,与水化合生成酸。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如 COg SO3 等。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 属于碱性氧化物,如CaO、星5等。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一种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综合利用生 产硫酸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探究物质的分类问题1:根据学过的分类知识将以上材料中涉及的物质按组成进行分
12、 类,并对其中涉及的氧化物按组成和性质两种分类标准进行再分类。 在此过程中你用到了哪些分类方法? 提示:单质金属单质:Fe非金属单质:C、02氧化物:CO、CO2、SO2、SO3、Fe?。?、H20化合物酸:H2sO4碱:Ca(OH)2I盐:CaSC)3、CaS04 FeS2 ;混合物:黄铁矿、矿渣、尾气用到了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合理即可)问题2:S02属于酸性氧化物,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大气污染物,实验室做二氧化硫相关实验时,可以用什么试剂吸收尾气?试写出 相关化学方程式。提示:它属于酸性氧化物,可用NaOH溶液吸收;相关化学方程式为S02+2Na0H_Na2S03+H20o问
13、题3:以上流程中涉及的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吗?结合以下 信息,思考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间 有什么从属关系? Mn2()7+2KOH_2KMnO4+H2O A12O3+2 KOH _2KA102+H2O提示:CO、H20不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加12。7;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07 AI2O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物质分类的注意事项1 .同素异形体的“同”“异”的含义:“同”一一指元素相同;“异”指形成的单质不同,结构不同,性质有差异。2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和
14、化学反应进行不同的分类,因此 没有固定的分类标准就不会有正确的分类。如把物质分为混合物、纯 净物、化合物就是分类标准不统一导致的错误。3 .注意概念间的“并列”与“包含”关系。如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 与化合物,酸与碱、盐等是并列关系;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之间是 依次包含关系。题点一元素与物质组成关系的判断1.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 称为氢化物。下列物质不属于氢化物的是(A )A. H2soiB. HC1 C. NaH D. H20解析:A. H2s0,是由氢、硫、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氢化物。2. (2021 海南海口期中)某气体经过检验只含有一种
15、元素,则该气体 是(D )一种单质A. 一种化合物C.单质与化合物的混合物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解析: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单质(如(W,也可能是混 合物(如。2和03的混合气体)。题点二物质分类辨析(2022 浙江杭州期末)下列有关C0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C )A.化合物B.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 D.非金属氧化物解析: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C0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C0为 氧化物,故B正确;酸性氧化物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但C0 不能与碱反应,C0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C0是由
16、非金属元素组 成的氧化物,C0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故D正确。3. (2022 河北邯郸检测)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 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B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单质与化合物逻辑上属于并列关系C.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 CuSO4 - 5H20.冰水、液氨都属于混合物解析: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Na2c是盐,A项错 误;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B项正确;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 属氧化物,如Mn2()7是金属氧化物,但也是酸性氧化物,C项错 误;C11SO4-540、冰水、液氨都属于纯净物,D项错误。4. (2021 山东济宁检测)
17、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 )选项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K0Hhno3CaC03CaOS02BNaOHHC1NaHSOtCuOCOCCu2 (OH) 2C03CH3COOHCaF2COS02DNa2cO3H2SO4NaOHS02co2解析:一氧化碳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二氧化硫是酸性 氧化物;碱式碳酸铜和碳酸钠不是碱,是盐,故选A。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学习任务2辨析混合物的分类一一分散系及其分类1 .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如CuS04溶液和碘酒中的分散质和分散剂:物质分散质分散剂CuS04溶液CuSC)4水碘酒I2酒精分散系的分类。
18、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不同,共有9种分散系。具体如图: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如图所示:2 .胶体的种类胶体的种类很多,按照分散剂的不同,可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 溶胶。分散剂是液体的,叫做液溶胶,如Fe(0H)3胶体、血液、豆浆、墨水。分散剂是气体的,叫做气溶胶,如云、雾。分散剂是固体的,叫做固溶胶,如有色玻璃。胶体分散质粒子为较多分子集合体(如氢氧化铁胶体)或大分子(如淀粉胶体)。3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胶体的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 介稳体系。丁达尔效应。概念: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应用:可用于区分胶体
19、和溶液。形成原因: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o. Fe (OH) 3胶体的制备和基本性质(1)反应原理:FeCl3+3H20Fe (OH) 3 (胶体)+3HC1。实验操作:在100 mL小烧杯中加入40 mL蒸储水,加热至沸腾,向 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水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 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0H)3胶体。检验:用红色激光笔照射Fe (OH) 3胶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 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Fe(0H)3胶体的制备及性质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1:如图一,当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实验2:如图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FeCk饱和溶液至 过量。探究Fe(0H)3胶体的制备问题1:实验1、实验2是否都能制得氢氧化铁胶体?应如何验证? 提示:实验1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实验2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可 以用一束光照射所获得的液体,观察是否有丁达尔效应,有丁达尔效 应的为胶体。问题2:实验1、实验2所得两种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有何异同?提示:两种分散系的分散质成分相同,但分散质氢氧化铁聚集的程度 不同,微粒直径不同。问题3: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泥沙吗?(已知实验 室常用的快速定性滤纸的孔径大约是100 nm0 )提示:可以。胶体中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的孔隙,而泥沙不能透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