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梁防水层保护层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梁防水层保护层作业指导书.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预制梁防水层保护层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XX段站前工程箱梁预制工程中时速350km客运专线铁路无瞪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 土简支整孔箱梁(双线)的防水层、保护层作业进行控制,使其结果满足设计、施工规范和 验标的规定要求。2、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新建铁路xx客运专线首次设计技术交底资料高速与客运专线铁路施工工艺手册3、适用范围适用于xx段站前工程时速350km客运专线铁路无砧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 箱梁(双线)的防水层、保护层作业。4、部门职责4.1、 工程部负责发放有效的施工图纸,明确工序流程,并对工序作业进行安全质量检 查;4.
2、2、 安质部负责现场的施工质最安全检查。4.3、 作业五队负责按作业标准要求实施。5、技术标准5.1、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 120号)5. 2、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版)(科技基200756号)5.3、 铁路混凝土桥梁TQF-【型防水层技术条件(TB/T2965T999)5.4、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 160号文)5.5、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5.6、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 160号文)5.7、 时速350km客运专线铁路无磴轨道后张法
3、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箱梁(双线)施 工工艺细则修订版以下简称工艺细则5.8、 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参考图(通桥(2008) -8388A)6、资源配置6.1 机械设备圆形拌合桶、220V电源、手提式搅拌器、量具、剪刀及刮板6. 2人员每班作业人员至少10人。7、工序操作7. 1、构造、道硝槽内桥面上铺设防水卷材类防水层,防水卷材铺至挡硝墙根部,在挡硝墙根部 出加铺卷材附加层,附加层沿挡硝墙弯起高度5cm,水平向宽度15cm,防水卷材上覆盖纤维 混凝土保护层。(2)、挡喳墙外侧的电缆槽中采用防水涂料类防水层,电缆槽中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防 水涂料上覆盖纤维混凝土保护层。(3)、保护层与挡破墙及
4、电缆槽竖墙接缝处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封边,封边宽度不小于 8cm o7.2、 基层面检查及处理防水层施工前,桥面基层应符合下列要求:、基层应做到平整、无尖锐异物,不起砂、不起皮及无凹色不平现象;平整度的要求: 用1m长靠尺测量,空隙不大于3nim,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且每米不应超过1处。如有缺 陷,进行修补,局部可用水泥砂浆抹压平。(2)、桥面基层应无浮硝、浮灰、油污等,同时防护墙根部应无蜂窝、麻面。(3)、防水涂料粘结剂及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涂刷防水涂料或高聚物改性沥青基 层处理剂时基层应干燥。(4)、水泥浆粘结剂,应对基层进行湿润检查,如太干燥应对基层进行表面湿润;如遇雨 季施工,只要
5、雨停表面无积水即可施工。(5)、泄水管排水通畅。7.3、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防水层施工技术要求(1)、备好防水卷材、粘结剂、圆形拌合桶、220Y电源、手提式搅拌器、量具、剪刀及 刮板等。(2)、粘结剂的配置:水泥浆粘结剂的配置水泥:42. 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禁止使用过期水泥。水:清水。水泥浆粘结剂的配比,:水泥100kg、水30kg、专用胶粉120g、增强剂800g。配比方法:先将胶粉倒入清水内搅拌58分钟,再加入增强剂搅拌约2分钟,再加入 水泥搅拌约10分钟即可使用。对配合好的水泥粘结剂应在4小时内使用完,超过4小时禁止使用。聚氨脂防水涂料的配置防水涂料由甲、乙两种组分组成,使用进必须安产
6、品使用说明进行配比,每种组分的称 量误差不得大于2%,配制时按照先主剂、后固化剂的顺序将浆体倒入容器,并充分搅拌使 其混合均匀。搅拌时间35分钟。(3)、防水卷材铺贴顺序应按顺水方向,从低到高,从下往上,泄水管口应先做防水附 加层,附加层卷材厚度不小于0.5mm (不含无纺布)。(4)、铺贴防水卷材时,粘结剂应做到涂刮均匀,厚度应控制在1.21.5mm,搭接处 两层防水卷材之间的粘结剂厚度不得小于1m%(5)、防水卷材铺贴时,应边涂粘结剂边铺贴卷材,同时用橡皮刮板在卷材上部来回刮 实,严禁有起鼓、起泡等现象,卷材铺贴应做到平直,卷材的搭接应用聚氨脂防水涂料或水 泥基胶粘剂进行密封。(6)、防水
7、层完工后,在胶粘材料固化前不得在其上行走或进行后道工序的作业。(7)、当梁的跨度大于16nl时,允许防水卷材纵向搭接一次,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20mm, 横向采用4幅卷材,横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80mm。(8)、质量检查对铺贴的防水卷材应及时进行质量跟踪检查,可用肉眼观察其是否有空鼓、起泡、翘边 等现象,如出现空鼓、起泡等现象应及时进行补救处理。每300500nl2应做一次防水层与 混凝土基层的剥离强度试验,保证防水层与梁体的粘结强度。(9)、铺贴防水卷材时气温不得高于35或低于5,超出其温度范围应采取相应措施。7.4、 无需卷材的聚氨脂防水涂层型防水层施工要求(1)、基层要求与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8、的要求一致。(2)、聚氨脂防水涂料可选用喷涂或刮涂的方式施工,厚度为2mm,应分为二次喷涂, 应做到喷涂均匀,喷涂后随即洒砂一层,砂粒直径2()40目为宜。(3)、配置好的涂料应在20分钟内用完,随配随用。(4)、对挡硝墙、电缆槽竖墙等垂直部位使用手刷或棍子先行涂刷,平行部位在其后涂刷。(5)、喷涂后4小时或涂刷后12小时内须防止霜冻、雨淋及暴晒。(6)、防水层完全干固后,方可浇注保护层。(7)、气温高于35或低于5时不得施工。(8)、质量检查:上述各项的检查除可用肉眼观察检杳的项目外,还可用衡器检查防水 涂料的配比,用橡胶测厚仪检查涂片切片样品的厚度。7.5、 5、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
9、层施工要求、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每平米用量不少于0. 4kg。(2)、采用机械烘烤设备热熔铺贴卷材,也可采用多台喷灯同时烘烤热熔铺贴卷材。(3)、在基层上涂刷高聚物改性沥青处理剂时应涂刷均匀、不露底面,不堆积;当基层处 理剂干燥不粘手时,方可进行卷材的铺贴。、防水卷材纵、横向的搭接长度均不得小于100mm。在已涂刷基层处理剂并干燥的基 层表面,留出搭接缝尺寸,将铺贴卷材的基准线弹好,一边按次基准线进行卷材铺贴施工。(5)、卷材铺贴应从一端开始,桥面横向由低向高顺序进行,点燃喷灯,烘烤卷材底面的 沥青层及基层上的处理剂,烘烤要均匀,将卷材底面沥青层融化后,即可向前滚铺。为确保 卷材和基层的粘
10、结,卷材热熔铺贴过程中,应变铺边滚压排气粘合。(6)、卷材底面熔化以沥青接近流淌、呈黑色为度,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7)、卷材搭接处的上层和下层卷材应完全热熔粘合,以保证搭接处粘结牢固,搭接缝处 应有自然溢出的熔融沥青。(8)、卷材铺贴到梁体周边收口部位时,滚压后应有自然溢出的熔融沥青,采用刮板抹平 密封收口。(9)、防水层铺设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零下20。(10)、防水层铺贴完成后30min,即可浇注保护层。)、制作防水层时不得流溅或其他原因而污染梁体。(。、防水卷材应在桥面铺设至挡硝墙根部。7.6、 保护层保护层采用C40细石纤维混凝土,其中纤维混凝土可采用聚丙烯纤维网或聚丙烯懵纤维
11、混凝土。、水泥:采用强度等级42. 5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2)、细骨料:中砂,粒径小于Immo级配须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中的规定。、粗骨料:最大粒径10mm的碎石,其质量须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 方法标准(JGJ52-2006)中的规定。(4)、聚丙烯纤维网质量应符合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 2004的规定,主 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见表3-40,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网的掺量为1. 8kg/m3o聚丙烯般纤维质量应符合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 2004的规定,主要物 理力学性能指标见表3-40,混凝土中聚丙烯睛纤维网的掺
12、量为l.Okg/mB.聚丙烯懵纤维、聚丙烯纤维网应有足够的锚固长度,以增加保护层混凝土的柔韧性。、拌制和养护混凝土用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的要求。7.7、 保护层施工要求、纤维混凝土采用强制搅拌,将石子、砂子、水泥、水、减水剂和纤维同时倒入搅拌 机中,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拌合均匀。(2)、将混合均匀的纤维混凝十均匀铺设在梁体的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捣实,在拉动 平板振捣器时速度应尽量缓慢,使纤维混凝土的振捣时间达到20s左右,并无可见空洞为止。(3)、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方可进行抹面,抹刀应光滑以免带出纤维,抹面时不得过量加水, 抹面次数不宜过多。、桥面保护层纵向每隔4nl
13、设置横向断缝,在梁体中心线处设纵向断缝,断缝宽约为 10mm,深约20mm0当保护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将 断健填实、填满,填充断缝时不得污染保护层和梁体。(5)、混凝土面浇注完成后,应采用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失水太快。自然养护时, 桥面应采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桥面混凝土洒水次数应能保持表面充 分潮湿。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自然养护应不小于28d;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 自然养护应不少于14do(6)、桥面保护层混凝土试件的取样、批量、养护、试验、评定应符合本细则第八章表 8-2的规定。试件应注明制作日期及代表梁号。(7)、桥面防水层保护层细石混凝土耐久性检验,每批不大于1500m3混凝土抽取抗冻融 循环性、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抗碱-骨料反应性的耐久性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 验。8、安全保证措施8.1、 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8.2、 2m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8.3、 高处作、也时,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8.4、 夜间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爬梯处设明显的标志。8.5、 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吊装机械必须完好,把杆垂直下方不准站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