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知识梳理-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
《专题八 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知识梳理-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八 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知识梳理-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轮复习近代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专题八: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1-1928)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五年高频考点:时间轴整理:一、 辛亥革命【名词解释】辛亥革命:广义: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一)背景1.政治根源:民族危机加剧,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失败,清政府权威下降,面临巨大的政治危机2.革命准备(1)经
2、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3)组织基础革命团体的建立兴中会成立:1894 年11 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成立同盟会: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有力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兴中会同盟会成立1894,檀香山1905,日本东京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地位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4)思想基础同盟会纲领: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在中国同盟会机
3、关报民报发刊词中, 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知识拓展】三民主义(5)军事基础:孙中山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6)有利时机: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后,又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引发保路运动,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二)过程1夺取政权:武昌起义(1)爆发:1911_年10_月10_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2)结果:起义军控制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3)影响: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
4、 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2建立政权: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3结局: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1)原因英国等列强支持。袁世凯的威胁利诱:率军南下攻陷汉口、汉阳,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同时诱使革命党人展开和议。孙中山妥协退让: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推举袁世凯做大总统。(2)结果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2月15 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4巩固政权(革
5、命高潮):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时间:1912年3月11日颁布。(2)制定机构:临时参议院。(3)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共和制度 (4)内容主权在民: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自由平等:国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三权分立: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责任内阁制共和代议制(5)评价:结合全优P59意义/进步性A.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B.政治上:a对整体: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
6、步意义;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b对个体: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推动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一度被视为民国的象征,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专制的法律武器C.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D.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树立帝制非法、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为新文化运动创造条件E.对外关系: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爱国主义的民族感情F.在国际上:在亚洲民主宪政运动史上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20世纪初的亚洲各国产生重大影响局限性A.内容不全:广大劳动人民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利。B.对责任内阁制的
7、规定尚不完备,造成后来的“府院之争”。C.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人治主义色彩,损害了立宪的严肃性。D.缺乏相应的制度措施未能真正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三)评价1性质: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2功绩/意义(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2)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4)风俗文化:促使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3局限性(1)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2)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
8、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4.启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名词解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军阀割据混战:1916-1928【知识拓展】军阀割据混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与晚清以来中央集权受冲击相关1.太平天国运动后:中央权威下降,湘淮系官僚集团
9、崛起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清政府统治的根基3.清末新政时:袁世凯编练新军,兵权下移,成为军阀割据混战的根源之一4.武昌起义后:南方各省纷纷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政府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5.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发展为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一) 政治:领域表现内政上争权袁世凯独揽大权、复辟帝制军阀内部争权:府院之争和张勋复辟民族资产阶级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军事上混战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外交上参战一战期间对德宣战1.内政上争权时期具体时间争权表现民族资产阶级捍卫民主共和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独揽大
10、权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临时约法限权1913年11月宋教仁案、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1913“二次革命”使反袁由合法的议会斗争转为武装斗争。1914年5月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同年年底发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又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出卖权益1915年1月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要求1915年5月袁世凯被迫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复辟帝制1915年10月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年护国战争(1)背景:袁世凯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