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差基础学习.pptx
《平差基础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差基础学习.ppt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测量:通过对某些量进行观测,以获得 该量或其函数的值例1:获得AC间距离及高差的数值 观测斜距 及垂直角 ,则例2:观测AB间的高差例3:观测三角形三个内角第1页/共42页第一章 绪论问题1:如何发现误差问题2:如何评价误差的大小问题3:误差传播的规律性问题4:如何处理因误差引起的矛盾问题5:如何设计观测方案使测量结果 满足预定的要求第2页/共42页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观测误差一、误差来源1、测量仪器:钢尺的刻划;经纬仪三轴误差 水准仪水准轴与视准轴不平行(角误差)2、观测者:整平、对中、照准、读数等3、外界条件:温度、湿度、风力、大气折光等通过比较发现误差:第3页/共42页第一章
2、 绪论第一节 观测误差一、误差来源1、测量仪器:钢尺的刻划;经纬仪三轴误差 水准仪水准轴与视准轴不平行(角误差)2、观测者:整平、对中、照准、读数等3、外界条件:温度、湿度、风力、大气折光等通过比较发现误差:第4页/共42页第一章 绪论误差的大小二、观测误差分类:1、偶然误差:误差大小与符号呈偶然性 单个误差无规律,大量误差具有统计规律性2、系统误差:误差大小与符号具有规律性3、粗差:离群值。由于异常或错误造成观测条件:测量仪器、观测者、外界条件 三方面因素的综合观测条件的优劣观测质量的高低第5页/共42页第一章 绪论第二节 测量平差学科的研究对象测量平差研究对象:误差被观测量的真值 ,观测值
3、 ,观测值的真误差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 ,粗差测量平差假定:研究内容:偶然误差的性质、传播规律、数值的估计测量平差的应用:技术设计、作业指导、成果评价第6页/共42页第一章 绪论第三节 测量平差的简史和发展测量平差研究对象:误差被观测量的真值 ,观测值 ,观测值的真误差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 ,粗差测量平差假定:研究内容:偶然误差的性质、传播规律、数值的估计测量平差的应用:技术设计、作业指导、成果评价第7页/共42页 1、平差准则 1)(最小)1757年,R.J.Boscovich 提出,采用几何解法 1793年,P.S.Laplase 采用,给出代数解法 1809年,Gauss,指出 解的特点
4、 80年代前未广泛采用(计算困难,稳健估计)绪论第三节 测量平差的简史和发展第8页/共42页 2)(最小)1749年,L.Euler,提出相关概念 1786年,P.S.Laplase 明确表示并使用 计算困难,受粗差影响大(函数逼近理论)3)(最小,最小二乘)1794年,Gauss提出(谷神星轨道,未发表)1806年,A.M.Legendre提出(彗星轨道)计算简单(解线性方程组)绪论第9页/共42页 4)(最小)Minkowski 范数 当 时,平差方法具有稳健性 5)平差准则的分类 极大似然准则 贝叶斯准则绪论第10页/共42页 2、误差理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误差理论:独立的偶然误差及其
5、传播规律 系统误差 消除或补偿 粗差 不存在(剔除)引入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随机序列)观测值的概念广义化 独立观测值的函数(相关平差)随机参数的先验期望(滤波、配置)绪论第11页/共42页 3、矩阵理论的引入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研究方向发生变化 研究领域大大拓展 公式简洁认识深刻 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绪论第12页/共42页第一章 绪论第四节 本课程的任务和内容测绘学科的基础理论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偶然误差 理论:误差特性、误差传播、精度指标最小二乘原理:函数模型、随机模型、平差准则平差的基本方法测量平差结果的分析评价测量工程的分析工具本课程的地位:第13页/共42页第二章 误差分布与精度指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学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