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课件.ppt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力的作用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的力系。AF1F3F4F2平面汇交力系:第1页/共41页2AF1F3F4F2aF1F2F3F4aF1F3F4F2FRFR力的多边形:用力多边形求合力的作图规则称为力的多边形法则。2.1.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2.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FR2FR1第2页/共41页3结论:平面汇交力系可简化为一合力,其合力的大小与方向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几何和),合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用矢量式表示为:特第3页/共41页4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这是平衡的几何条件。2.1.2 2.1.2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平面汇
2、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等于零。用矢量式表示为:第4页/共41页5例例 题题 1 1 已知:已知:PP,aa 求:求:AA、BB处约束反力。处约束反力。2 2a a Pa aABCD解:解:(1 1)取刚架为研究对象)取刚架为研究对象(2 2)画受力图)画受力图(3 3)按比例作图求解)按比例作图求解 FB FA P FBFA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得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得第5页/共41页6例2 已知压路机碾子重P=20kN,r=60cm,欲拉过h=8cm的障碍物。求:在中心作用的水平力F的大小和碾子对障碍物的压力。选碾子为研究对象取分离体画受力图解:当碾子刚离
3、地面时NA=0,拉力F最大,这时拉力F和自重及支反力NB构成一平衡力系。由平衡的几何条件,力多边形封闭,故第6页/共41页7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碾子对障碍物的压力等于23.1kN。此题也可用力多边形方法用比例尺去量。F=11.5kN,NB=23.1kN所以又由几何关系:作力多边形或力三角形第7页/共41页8若 a到b的指向与n轴正向一致,取正号;若 a到b的指向与n轴正向相反,取负号。正负号的规定:力在轴上的投影:nababABFnBAF2.2 2.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第8页/共41页92.2.1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FxybO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
4、影是代数量还是矢量?第9页/共41页102.2.2 2.2.2 力的正交分解与力的解析表达式力的正交分解与力的解析表达式FFxFyxyijO 力的投影与力的分量有何不同?第10页/共41页112.2.2 2.2.2 合力的正交分解与力的解析表达式合力的正交分解与力的解析表达式FRFRxFRyxyijO第11页/共41页122.2.3 2.2.3 合力投影定理合力投影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力系中各个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第12页/共41页132.2.4 2.2.4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第13页/共41页14例2-3如图2-11所示,作用于吊环
5、螺钉上的四个力F1,F2,F3,F4构成平面汇交力系。已知各力的大小方向F1=360N,1=60;F2=550N,2=0;F3=380N,3=30;F4=300N,4=70。试用解析法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各力的汇交点解:第14页/共41页15因为Fx为正,Fy为负,故合力R在第四象限,指向如图所示第15页/共41页162.2.5 2.2.5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各力在作用面内两个任选的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等于零。上式称为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第16页/共41页17例2-4:图示压榨机,在A点作用水平力F、C块与光滑墙接触,在F力作
6、用使C块压紧物体D,求:物体D所受压力。FhLBCDAL解:点A Fx=0;FABcos FACcos F=0 (1)Fy=0;FABsin FACsin =0 (2)从(2)可得:FAB=FAC,代(1)得:FAC=F/(2 cos)CFCAFDFCyx点C Fy=0;FD+FCAsin =0;(3)(有:FCA=FAC)FFABFACyxA第17页/共41页18600FaaABCD已知:F=60N求:A,C点的作用力第18页/共41页19例2-4第19页/共41页202.3 2.3 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及计算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及计算2.3.1 力对点之矩(力矩)力对点之矩是一个代数量力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面 力系 力偶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