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手外伤的康复.pptx
《康复科手外伤的康复.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科手外伤的康复.pptx(1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要求掌握指总主动活动范围评定方法掌握指屈肌腱修复术后康复要点掌握指伸肌腱修复术后康复要点熟悉指屈肌腱分区及临床特点熟悉指伸肌腱分区及临床特点了解肌腱愈合途径了解指屈肌腱的解剖结构了解指伸肌腱的解剖结构第1页/共151页第一节 肌腱损伤及术后康复第2页/共151页一、概 述 (一)肌腱滑动结构 手部肌腱正常滑动及发挥正常功能的重要结构有:腱周组织、滑膜鞘、纤维鞘管和肌腱支持带等组织。肌腱所在部位不同,滑动结构也不同。第3页/共151页1.1.腱周组织腱周组织是一种网状疏松的结缔组织,它既将肌腱与周围的骨膜或筋膜等组织牢固连接,又将肌腱与其它组织隔开,便于肌腱在这些硬韧组织上滑动。腱周组织中有
2、营养肌腱的血管。第4页/共151页2.2.滑膜鞘指屈肌腱在手指纤维鞘管和腕管内均被有滑膜鞘。指伸肌腱在腕背支持带部分被有滑膜。肌腱滑膜鞘分脏层和壁层,脏层覆盖肌腱,形成腱外膜。脏层又分出纤维膜进入肌腱,将肌腱分为若干束,形成间隔,称为腱内膜。壁层构成纤维鞘管的衬里。第5页/共151页脏壁两层滑膜腔内有滑液,利于肌腱在其间滑动。第6页/共151页3.3.纤维鞘管手指屈肌腱的滑膜鞘外包绕一层硬韧的纤维鞘,其背侧附着在指骨掌面,故又称为骨纤维鞘管,它是手指滑膜鞘的支持结构,包绕着屈肌腱和滑膜鞘。第7页/共151页纤维鞘管在手指屈曲时起肌腱滑车作用,以增加屈肌腱的力量,使肌腱能有效地发挥功能。由于鞘管
3、区内肌腱修复较困难,且术后容易形成粘连,预后常不理想,故此区被称为“无人区”或“禁区”。第8页/共151页4.4.腕支持带腕掌侧支持带或腕横韧带,覆盖腕骨,构成腕管。腕管的作用与指屈肌腱鞘相同,能改变肌腱力的方向,起滑车作用。第9页/共151页腕背侧支持带或腕背横韧带,由前臂深筋膜在腕背部增厚而成,下覆有滑膜鞘。它将腕背侧肌腱、滑膜鞘分隔成6个纤维鞘管,每个鞘管内有不同的肌腱通过。第10页/共151页(二)肌腱营养有关腱鞘区的肌腱营养来源曾有很多争议。现在较一致认为滑液是腱鞘区肌腱的主要营养来源。滑液营养肌腱的方式有主动扩散和手指屈伸运动时滑液被动挤入肌腱组织两种方式。第11页/共151页(三
4、)肌腱愈合传统观念认为肌腱经外源性途径愈合,肌腱粘连组织是细胞和血管长入段端的载体,粘连形成是肌腱愈合的重要环节。大量研究表明腱鞘的滑液环境使肌腱具有内在愈合能力,从此人们认为外源性愈合途径不再是肌腱愈合的重要因素。第12页/共151页术后早期活动使肌腱从外源愈合优势转化成内源愈合优势。腱鞘与肌腱的相对滑动既限制外来肉芽的生长,改善组织灌注和促进滑液扩散,又在缝合端产生间断重复的张力,刺激内源性愈合,增加肌腱的强度和滑动能力,减少粘连。第13页/共151页二、手指屈肌腱手部屈肌包括指屈、拇屈和腕屈肌。指屈肌腱共1212条,其中腕屈肌3 3条,指屈肌腱8 8条,拇屈肌腱1 1条。第14页/共15
5、1页(一)滑膜囊与指腱鞘 滑膜囊与指腱鞘是指屈肌腱的特化辅助结构和支持组织,均为双层结构。紧贴肌腱表面的一层为滑膜脏层,贴在周围组织内面的为滑膜壁层,两层相互延续形成的间隙为滑膜腔。滑膜囊和指腱鞘的区别在于各自所在的部位和周围组织的结构不同。第15页/共151页1.1.滑膜囊形态结构滑液囊位于腕掌部,分桡侧滑液囊和尺侧滑液囊。(1)(1)桡侧滑液囊 起于距腕横韧带近侧约2.5cm2.5cm处,包绕拇长屈肌腱,经腕横韧带深面,腕管滑液囊桡侧部分通过手掌后,延续为拇指的指屈肌腱鞘。第16页/共151页(2)(2)尺侧滑液囊 较为宽大,在腕掌部包裹了第2 25 5指的8 8条指浅、深屈肌腱。在掌中部
6、尺侧延续为小指指屈肌腱鞘。第17页/共151页(3)(3)滑膜囊、鞘间交通 据统计,约5050的人桡、尺侧滑膜囊之间在近侧是相通的。滑膜囊与指腱鞘之间的交通情形有很大的变异,了解这些变异对临床上分析感染扩散有一定的意义。第18页/共151页2.2.指屈肌腱鞘形态结构 指屈肌腱鞘包括腱滑膜鞘和腱纤维鞘。其功能是保护屈肌腱免受损伤,促进肌腱滑动并防止肌腱在关节屈曲时向掌侧悬起呈弓弦状。如果鞘管随意变窄或粘连,肌腱在运动时发生障碍,出现板机指或狭窄性腱鞘炎。第19页/共151页(1)腱滑膜鞘 包绕指浅、深屈肌腱的双层套状滑膜囊。拇、小指的腱滑膜鞘向近端分别延续为桡、尺侧滑膜囊;第2 2、第3 3、第
7、4 4指的腱 滑膜鞘近端止于掌指关节(MP)(MP)的近侧。第20页/共151页(2 2)腱纤维鞘 根据形态和位置可分为:第1 15 5环形滑车(A1(A1 A5)A5),第 1 1 3 3交 叉 滑 车(C1(C1C3)C3)。其中A1A1、A3A3滑车位于关节前方,较窄,对防止关节屈曲时“弓弦手”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第21页/共151页 A2A2、A4A4滑车位于关节之间,较宽,对肌腱牵拉运动起导向作用。从生物力学观点来看,腱纤维鞘为肌腱滑动提供了力学支点,改变力的方向,有利于发挥肌腱的滑动功效。第22页/共151页(二)临床特点指屈肌腱将前臂屈肌与指骨联系起来,其功能是屈指。指屈肌腱分浅深
8、二类:指浅屈肌(FDSFDS)止于中节指骨,功能为屈近端指间(PIPPIP)关节;指深屈肌(FDPFDP)止于未节指骨,屈远端指间(DIPDIP)关节。第23页/共151页肌腱是相应肌肉的组成部分,本身不具有收缩能力,但能传导肌腹收缩产生的力,牵拉指骨使之产生运动。第24页/共151页因切割、挤压、慢性滑膜炎等引起的手/腕部FDS/FDP肌腱损伤,多发生在手的第25区。指屈肌腱损伤后的临床表现是不能屈指。第25页/共151页 1.1.指屈肌腱分区 (1)指屈肌腱分区 (2)拇长屈肌腱分区第26页/共151页2.2.指屈肌腱断裂的临床诊断(1)由于指深屈肌腱止于25指的末节指 骨底,当固定患指中
9、节时,不能屈远 端指间关节(DIP),应考虑是指深屈肌 腱断裂。第27页/共151页(2)由于指浅屈肌腱止于25指的中节指 骨,若固定其它指于伸直位,患指不 能屈近端指间关节(PIP),应考虑指浅 屈肌腱断裂。第28页/共151页(3 3)若用上述两种方法检查,指间关节均 不能屈,但掌指关节(MP)(MP)仍能屈曲,则可能是指深、浅屈肌腱均断裂。(4 4)若固定近节拇指,远节拇指不能屈曲,可能为拇长屈肌腱断裂。第29页/共151页(三)指屈肌腱功能评定肌腱修复后正确的功能评定,对了解手功能恢复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肌腱损伤的手进行评定时,一定要评定关节主动、被动活动的限制情况。若主动活动受
10、限制可能意味关节僵硬、肌力减弱或疤痕粘连;若被动活动大于主动运动,应考虑肌腱可能与疤痕组织粘连。第30页/共151页1.1.手指总主动活动范围测量法(TAMTAM)将MPMP、PIPPIP、DIP DIP 主动屈曲角度总和,减去这些关节主动伸直受限的角度总和,即为TAMTAM。(1 1)公式表示 总主动活动范围=总主动屈曲角度之和总主动伸直受限角度之和。即 TAM=TAM=(MPf+PIPf+DIPfMPf+PIPf+DIPf)-(MPe+PIPe+DIPeMPe+PIPe+DIPe)第31页/共151页(2)评价标准优:TAMTAM220220屈伸活动正常良:TAM 200TAM 20022
11、0220为腱侧75%75%以上中:TAM 180TAM 180200200为腱侧50%50%以上差:TAMTAM180180为腱侧50%50%以下极差:其结果不如术前第32页/共151页(四)指屈肌腱术后康复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有许多处理方法,最终目的是促进肌腱滑动及减少疤痕粘连形成。肌腱损伤后炎性肿胀的控制及支具制动的准确位置,是影响修复结果及康复时间长短的重要因素。肌腱术后康复目的是在整个愈合阶段按照所需的移动距离确定应用张力,重建肌腱的差异性滑动。第33页/共151页1.1.术后康复治疗方法(1 1)药物治疗(2 2)物理治疗(3 3)康复训练第34页/共151页(4 4)支具应用指屈肌腱损
12、伤后,支具应用使修复肌腱按新的应力排列而塑形,保持肌腱滑动,减少粘连发生,因此支具应用是手功能恢复的重要治疗方法。但临床常用普通支具牵引,使PIPPIP关节处于持续屈位,易发生PIPPIP关节屈曲挛缩。第35页/共151页指屈肌腱损伤修复后的粘连是影响手功能的重要因素,术后第1周粘连形成,第23周粘连更加致密。肌腱在愈合过程中早期的粘连即可抑制肌腱滑动。屈肌腱术后的早期活动能缓解肌腱的粘连,因为早期活动能抑制修复区的炎症反映,减轻粘连,促进肌腱愈合。第36页/共151页2.2.指屈肌腱损伤术后康复计划物理疗法 术后第2天2周,选用超短波、紫外线 术后34周,选用超声波和水疗。动力支具 使腕关节
13、屈曲3045,掌指关节屈 4565,指间关节完全伸直。随着肌 腱的愈合及抗张强度的提高,逐步减少腕关节或掌指关节屈曲的角度,增加屈肌腱主动滑行距离。第37页/共151页训练方案 (1)术后第1周 患者戴动力支具以被动屈曲、主动伸直 练习为主。(2)术后23周 A A.开始下述练习前,先完成前面的练习,每个关节屈伸5次。B B.治疗师为患者提供双关节的充分伸展 练习,逐步增加指屈肌腱活动范围。第38页/共151页(3)术后45周 滑动练习:单独指浅屈肌腱的练习,单独指深屈肌腱的练习,钩拳练习,直拳练习,复合拳练习。(4 4)术后6 68 8周 抗阻力练习,以维持手的抓握能力。渐进性的力量练习和患
14、指灵活性的练 习,如对指、对掌、健身球类等动作。第39页/共151页(5)术后912周 运用橡皮筋手指练习器,让患指 进行主动活动练习,强化患指抗 阻力指屈练习。第40页/共151页3.3.影响患指早期活动的因素临床上,患指术后进行早期活动受到二种因素的制约:一是修复部位的最大抗张强度,尤其是术后第5天2周,此阶段肌腱处于软化状态,抗张能力显著下降;并且水肿产生的粘弹性力对屈指也产生限制性影响。第41页/共151页 二是预防断裂肌腱间隙形成的修复技能,即精湛手外科技术是获得满意结果的必要条件。第42页/共151页4.4.影响早期活动疗效的因素患指在支具作用下早期主动伸和被动屈的活动,尽管有较高
15、的优良率,但仍不十分满意,这受几种因素影响。临床上指屈肌腱修复常由缺乏经验或正受训练的医生完成;患指功能恢复需要患者密切配合及支具定期调节;除医患因素外,有些是由于修复肌腱移行较差所致。第43页/共151页(五)指屈肌腱粘连松解术后的康复 肌腱修复后,往往因制动或早期活动延迟使修复肌腱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影响手功能恢复。此时需进行肌腱粘连松解术。第44页/共151页为了使肌腱松解达到预期的目标,首先 术前应使关节被动活动尽可能达最大范围,其次术中肌腱松解应完全彻底。疼痛和水肿是妨碍练习的主要原因,必须予以对症处理。肌腱松解术后的康复计划。第45页/共151页三、手指伸肌腱手部指伸肌腱共8条,通
16、常分为两组:桡侧组和尺侧组。桡侧组与拇指运动有关,有拇长、短伸肌腱2条;尺侧组与第25指的指伸运动有关,包括4条指伸肌腱,示指固有伸肌腱和小指固有伸肌腱。第46页/共151页(一)指总伸肌腱与指背部结构指伸肌腱装置即指背腱膜,完成伸指动作。指背腱膜主要由指总伸肌腱、骨间肌肌腱、蚓状肌腱在指背构成。第47页/共151页指总伸肌腱跨越掌指关节后部分纤维附于掌指关节囊背侧,大部分肌腱经掌指关节时为三束。中间束止于中节指骨底背侧,两侧束与骨间肌、蚓状肌肌腱互相结合,斜行经过近端指间关节两侧,在关节轴的背侧,向中节指骨背侧集中,组成终腱,止于末节指骨底背侧。第48页/共151页(二)临床特点手部伸肌包括
17、指总伸肌、腕伸肌、骨间肌、蚓状肌及各肌腱在指背构成的腱膜。指伸动作的完成并非由哪块肌肉单独收缩而为之,而是一组肌肉的协同作用。指背部肌腱是由这组协同运动的肌肉及肌腱移行构成指伸肌腱装置。第49页/共151页1.1.指伸肌腱分区指伸肌腱从前臂背侧到手指末节背侧,均行走于皮下,仅腕部一段肌腱位于纤维鞘和滑膜鞘内。第50页/共151页n n根据根据VerdanVerdanVerdanVerdan分法,将指分法,将指伸肌腱分为伸肌腱分为8 8 8 8个区,拇指分个区,拇指分为为5 5 5 5个区。其中奇数区与关个区。其中奇数区与关节对应,偶数区与骨干对节对应,偶数区与骨干对应,从远至近依次为:远应,从
18、远至近依次为:远侧指间关节区侧指间关节区(E)(E)(E)(E);中节;中节指骨区指骨区(E)(E)(E)(E);近侧指间关;近侧指间关节区节区(E)(E)(E)(E);近节指骨区;近节指骨区(E)(E)(E)(E)。第51页/共151页 掌指关节区(E)(E);掌骨区(E)(E);腕区(E)(E);前臂区(E)(E)。第52页/共151页2.2.临床诊断如果指伸肌腱在止点断裂或者在远端指间关节(DIP)与近端指间关节(PIP)之间断裂,则不能主动伸直远端指间关节,出现锤状指畸形。在DIP与PIP关节之间断裂之初,因有周围的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相连,故锤状指不明显。第53页/共151页如果在掌指
19、关节与近端指间关节之间因肌腱中央束断裂,侧束向掌侧滑移,故近端指间关节不能伸直,而掌指关节(MP)和远端指间关节仍能伸直。这种损伤在最初检查时常被忽略。第54页/共151页如果断裂在手背伸肌扩张部(腱帽),包括侧束完全断裂,则损伤部位以下的所有关节伸展活动均丧失。如断裂在掌指关节近侧,侧束及其相连的横纤维使两个指间关节仍能伸展,而掌指关节则不能完全伸直。如只有一指的伸肌腱断裂,因联合腱的作用,患指仍能部分或完全伸直。第55页/共151页如拇长伸肌腱断裂,当固定掌指关节时,指间关节不能伸直。临床上拇长伸肌腱常被疏忽,主要是拇短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单独拇短伸肌不能伸拇指间关节。第56页
20、/共151页(三)指伸肌腱功能评定指总体主动活动TAM和总体被动活动TPM测量法。总体主动活动和总体被动活动是记录关节ROM的一种方法,能了解肌腱移动主动和关节活动被动情况,它是对手指功能状态的评定,即三个关节的屈曲角度之和减去伸展受限角度之和。第57页/共151页(四)指伸肌腱损伤术后的康复修复伸肌腱愈合过程中固定、松动术及控制力大小和作用的时间,受各区肌腱营养和移动距离的影响。康复治疗前治疗师应向手外科医师了解肌腱修复质量,肌腱长度变化,组织完整性,邻近组织状况及可能改变治疗方案的其他病理情况。第58页/共151页伸肌腱修复术后掌侧支具使腕掌关节背伸3040位,掌指关节0位,同时用橡皮筋牵
21、拉伸直所有指间关节。掌侧支具可以防止MP关节屈曲。第59页/共151页示指和小指固有伸肌腱简单损伤只需使修复部位制动。然而,指总伸肌腱某部分损伤一定要考虑联合腱。以中指伸肌腱损伤为例,若修复部位在指总伸肌联合腱的近端,支具使所有指处于伸展位。第60页/共151页若修复部位在伸肌联合腱的远端,支具使邻近指(示指、环指)处于25253030屈曲位,患指MPMP关节处于00位。这有助于减少吻合处张力,同时维持正常指侧副韧带的完整性。第61页/共151页如果示指固有伸肌腱和指总伸肌腱同时受损,修复后,使示指伸直,在活动阶段通过主动或被动运动使中、环、小指完全屈曲,能实现两肌腱差异性滑动。第62页/共1
22、51页当手休息和所有指伸展时,示指指总伸肌腱平行位于示指固有伸肌外侧(桡侧),示指与中指指总伸肌联合腱位于示指固有伸肌表面。随中指MPMP关节屈曲,示指指总伸肌联合腱牵向示指固有伸肌腱内侧(尺侧),因而使两伸肌腱产生差异性滑动。第63页/共151页2.2.指伸肌腱损伤术后康复计划 (1 1)和区损伤 术后1 15 5周 用支具固定DIPDIP关节于伸展位,活动PIPPIP关节,防止关节僵硬。术后6 68 8周 取下支具,开始DIPDIP关节轻柔无阻力的屈曲练习,练习过后支具固定。术后9 91212周 间断卸去支具,开始轻柔握拳等功能练习,并进行感觉训练。第64页/共151页 (2 2)和区损伤
23、 A,A,术后1 15 5周 用支具固定PIPPIP关节于伸展位,活动DIPDIP关节。B.B.术后6 68 8周 取下支具,MPMP关节屈曲位,无阻力屈伸PIPPIP关节,不练习时支具固定。第65页/共151页 C.C.术后9 91010周 增加主动屈伸练习,开始使用柔和动力支具以被动屈曲PIPPIP关节。D.D.术后11111212周 用主动和被动运动 及支具等方法,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第66页/共151页(3)、和区损伤 A.A.术后12周 用支具将手制动于腕背伸30,MP关节0,IP关节自由活动的位置。在支具控制范围内完成主动屈指和被动伸指练习,禁止被动屈指和主动伸指。B.B.术后35周
24、 卸去掌侧支具,嘱患者完成主动屈指练习。第67页/共151页 C.C.术后6周 去除支具,进行屈腕屈指练习和主动伸指练习,从事手指绕橡皮圈外展及橡胶泥作业。D.D.术后7周 逐渐开始抗阻力练习,为恢复工作做准备。第68页/共151页3.3.常见指伸肌腱损伤后畸形及康复(1)槌状指畸形主要表现为末节指骨下垂。形成机制是:由于指背腱膜在远端指间关节背面即终腱断裂,或末节指骨底的撕脱性骨折所致。肌腱损伤多发生在DIP关节屈曲的初期,指尖受到外力打击所致。第69页/共151页(2)鹅颈畸形表现为PIP关节过伸(反屈),DIP关节屈曲。形成机制是:各种原因引起指伸肌腱在近节指骨底的止点松弛,中节指骨的止
25、点紧张,终腱松弛及PIP关节囊破裂或肥大。如左图第70页/共151页(3)钮扣畸形表现为PIP关节屈曲,伴有DIP关节过伸。形成机制主要是:指背腱膜即指伸肌腱在PIP关节背侧病变,造成中央腱止点处断裂。如右图。第71页/共151页第二节 手部骨折的康复第72页/共151页一、概 述在手外科,手骨折的发生率较高,在康复科常见手骨折导致手功能障碍患者。手部骨折除具有肢体管状骨骨折所具有的特点以外,还具有其特殊性,即手部骨短小,参与构成的关节多,功能要求高。第73页/共151页手骨折后康复治疗可以协调固定与运动之间的矛盾,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利于骨折的愈合。康复治疗常用方法有物理治疗和作业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康复 外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