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儿童及老年人中医保健指导)详解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0-3岁儿童及老年人中医保健指导)详解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岁儿童及老年人中医保健指导)详解ppt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3(0-3岁儿童及老年人中医岁儿童及老年人中医保健指导保健指导)详解详解小儿生理、病小儿生理、病 理特点理特点生理方面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病理方面病理方面:主要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主要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l掌握这些特点,对于指导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掌握这些特点,对于指导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儿生理特点(一)小儿生理特点(一)u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这是小儿生理特点之一这是小儿生理特点之一.脏腑即五脏
2、六腑,脏腑即五脏六腑,“形形”是指形是指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体结构(即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气气”指的是生理功能活动(如肺气、脾气等)。脏腑娇嫩指的是生理功能活动(如肺气、脾气等)。脏腑娇嫩是指小儿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发育不完善和脆弱。是指小儿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发育不完善和脆弱。形气未充是指小儿形体结构和功能活动未臻健全形气未充是指小儿形体结构和功能活动未臻健全,古代古代医家将小儿这种娇嫩状态概括为医家将小儿这种娇嫩状态概括为“稚阴稚阳稚阴稚阳”。小儿发病特点(一)小儿发病特点(一)u“肺常不足肺常不足”肺本为娇脏,难调而易伤。小儿肺常不足,包括肺
3、的肺本为娇脏,难调而易伤。小儿肺常不足,包括肺的解剖组织结构未能完善,生理功能活动未能健全,加解剖组织结构未能完善,生理功能活动未能健全,加之小儿寒温不能自调,家长护养常有失宜,故形成易之小儿寒温不能自调,家长护养常有失宜,故形成易患肺系疾病的内因、外因。肺为呼吸出入之门,主一患肺系疾病的内因、外因。肺为呼吸出入之门,主一身之表,六淫外邪犯人,不管从口鼻而入还是从皮毛身之表,六淫外邪犯人,不管从口鼻而入还是从皮毛而入,均先犯于肺。所以儿科感冒、咳嗽、肺炎喘嗽、而入,均先犯于肺。所以儿科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疾病占儿科发病率的首位。哮喘等肺系疾病占儿科发病率的首位。小儿发病特点(二)小
4、儿发病特点(二)u“脾常不足脾常不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常不足,包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常不足,包括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用全而未壮,乳食的受纳、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用全而未壮,乳食的受纳、腐熟、传导及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功能均与小儿的腐熟、传导及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功能均与小儿的迅速生长发育所需不相适应。加之小儿饮食不知自调,迅速生长发育所需不相适应。加之小儿饮食不知自调,家长喂养常有不当,就形成了易患脾系疾病的内因、家长喂养常有不当,就形成了易患脾系疾病的内因、外因。饮食失节、喂养不当、食物不洁,病从口外因。饮食失节、喂养不当、食物不洁,病从口入入,犯于
5、脾胃,则发生呕吐、泄泻、腹痛、食积、厌食、犯于脾胃,则发生呕吐、泄泻、腹痛、食积、厌食、疳证等脾系疾病,这类病证目前占儿科发病率的第二疳证等脾系疾病,这类病证目前占儿科发病率的第二位位。小儿发病特点(三)小儿发病特点(三)u“肾常虚肾常虚”肾为后天之本,小儿的生长发育,以及骨骼、脑髓、肾为后天之本,小儿的生长发育,以及骨骼、脑髓、发、耳、齿等的形体与功能均与肾有着密切的关系。发、耳、齿等的形体与功能均与肾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儿先天禀受之肾精须赖后天脾胃生化之气血不断充小儿先天禀受之肾精须赖后天脾胃生化之气血不断充养,才能逐步充盛;小儿未充之肾气又常与其迅速生养,才能逐步充盛;小儿未充之肾气又常与
6、其迅速生长发育的需求显得不相适应,因而称长发育的需求显得不相适应,因而称“肾常虚肾常虚”。儿科。儿科五迟、五软、解颅、遗尿、尿频、水肿等肾系疾病在五迟、五软、解颅、遗尿、尿频、水肿等肾系疾病在临床上均属常见。临床上均属常见。小儿发病特点(四)小儿发病特点(四)u易患时行疾病:易患时行疾病:小儿肺脏娇嫩,脾脏薄弱,腠理不密,皮毛疏松,卫小儿肺脏娇嫩,脾脏薄弱,腠理不密,皮毛疏松,卫外不固,各种时邪易于感触。邪从鼻入,肺卫受邪,外不固,各种时邪易于感触。邪从鼻入,肺卫受邪,易于发生流行性感冒、麻疹、痄腮、水痘等时行疾病;易于发生流行性感冒、麻疹、痄腮、水痘等时行疾病;邪从口入,脾胃受邪,易于发生痢
7、疾、霍乱、肝炎、邪从口入,脾胃受邪,易于发生痢疾、霍乱、肝炎、小儿麻痹症等时行疾病。时行疾病一旦发生,又易于小儿麻痹症等时行疾病。时行疾病一旦发生,又易于在儿童中互相染易,造成流行。在儿童中互相染易,造成流行。中医保健方法中医保健方法-饮食调养饮食调养 1.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奶的间隔时间。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三分饥”,防止乳食无,防止乳食无度。度。3.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
8、品种多样。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4.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中医保健方法中医保健方法-穴位按揉(一)穴位按揉(一)u摩腹摩腹 1.位置:腹部。位置:腹部。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食食指、中指指、中指 的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 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 次次13分钟。分钟。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 收的作用。收的作用。怎样捏脊怎样捏脊1 1 府卧于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松。府卧于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松。
9、2 2 操作者站在后方,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操作者站在后方,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握成半拳状。3 3 食指半屈,用双手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抵食指半屈,用双手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抵在患者的尾骨处;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捏起皮在患者的尾骨处;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穴(肛门后上肛门后上3 35 5厘米处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推到大椎穴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算做捏脊一遍中医保健方法中医保健方法-穴位按揉(二)穴位
10、按揉(二)u捏脊捏脊1.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大椎至尾骨末端处。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大椎至尾骨末端处。2.操作: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见对准示指的前半段(见图图1)。)。图图1 捏脊手法示意图捏脊手法示意图施术从长强穴旁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施术从长强穴旁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同时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旁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同时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旁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
11、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旁向前捏拿至脊强穴旁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旁。背上端的大椎穴旁。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及体质可捏拿46遍。遍。图图2 捏脊操作示意图捏脊操作示意图从第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重提”的手法(用双手的拇指与示的手法(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将捏拿住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向上提拉一下),指合作,将捏拿住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向上提拉一下),有针对性的刺激背
12、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最后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最后一遍捏拿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一遍捏拿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揉按(在揉动的同时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处揉按(在揉动的同时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力)2030次。次。3.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调节脏腑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调节脏腑 功能、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功能、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捏脊要注意什么1 1 时段: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时段: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进 行疗效较好。捏脊前要露出整个背部,力求行疗效较好。捏脊前要露出整个背部
13、,力求 背部平、正、肌肉放松。背部平、正、肌肉放松。2 温度: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手部要温暖,手法宜轻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3 时间:每次捏脊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4 年龄:捏脊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年龄过大则因为背肌较厚,不易提起,穴位点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禁 忌背 部 皮 肤 有 破 损,患 有 疖 肿、皮 肤 病 及发 高 烧 时 要 暂 停 中医保健方法中医保健方法-穴位按揉(三)穴位按揉(三)u按揉足三里穴按揉足三里穴1.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位置:在
14、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 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处(见左图)。处(见左图)。2.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 次次13分钟。分钟。3.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 的作用。的作用。中医保健方法中医保健方法-穴位按揉(四)穴位按揉(四)u按揉迎香穴按揉迎香穴1.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0.5寸),当鼻唇沟中寸),当鼻唇沟中。2.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
15、穴处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分钟。3.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中医保健方法中医保健方法-穴位按揉(五)穴位按揉(五)u按揉四神聪穴按揉四神聪穴1.位置:在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位置:在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寸处,共共4穴(见下图)。穴(见下图)。2.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操作:用手指逐一按 揉,先按左右神聪穴,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再按前后神聪穴,每 次次13分钟。分钟。3.功效:具有醒神益智功效:具有醒神益智 的作用。的作用。穴位按揉的注意事项穴位按揉的注意事项1.根据需要准备滑石
16、粉、爽身粉根据需要准备滑石粉、爽身粉 等介质。等介质。2.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防止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防止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3.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 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 张,影响推拿。张,影响推拿。4.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5.局部皮肤破损、骨折不宜按揉。局部皮肤破损、骨折不宜按揉。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二)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二)揉法:揉法:用指腹、掌紧贴于某一部位回旋揉动用指腹、掌紧贴于某一部位回旋揉动称为揉法。可分
17、为指揉法和掌揉法。要求:称为揉法。可分为指揉法和掌揉法。要求:动作柔和,用力均匀,快慢适宜。动作柔和,用力均匀,快慢适宜。摩法:摩法:用掌、指面附着于一定的部位和穴位用掌、指面附着于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做环形移动称为摩法,可分为指摩法和上,做环形移动称为摩法,可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要求:手法轻柔,用力均匀,每分掌摩法。要求:手法轻柔,用力均匀,每分钟钟120到到160次。次。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三)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三)捏脊法:捏脊法:手法一:手法一: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
18、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双手交替向前,自尾椎两旁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双手交替向前,自尾椎两旁推至大椎两旁。推至大椎两旁。手法二:手法二: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双手交替向前,自尾椎两旁推捻动,食指向前推动,双手交替向前,自尾椎两旁推至大椎两旁。至大椎两旁。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一)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一)u脾土脾土【位置】拇指罗纹面。【位置】拇指罗纹面。【操作】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称补脾经,【操作】循拇指桡侧
19、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称补脾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称清脾经。补脾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称清脾经。补脾经、清脾经统称推脾经。清脾经统称推脾经。【次数】【次数】100到到500次次【主治】补脾土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清脾土用于治【主治】补脾土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清脾土用于治 疗呕吐、泄泻。疗呕吐、泄泻。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二)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二)u大肠大肠【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操作】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称补大肠,反之为清【操作】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称补大肠,反之为清 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次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老年人 中医 保健 指导 详解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