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炙甘草汤小议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黄仕沛.ppt
《伤寒论炙甘草汤小议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黄仕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炙甘草汤小议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黄仕沛.ppt(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炙甘草汤小议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炙甘草汤小议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广州市越秀区中医院 黄仕沛 来源来源 本方出自伤寒论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也见于金匮要略虚劳附方。千金翼方“炙甘草汤一云复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金匮要略肺痿附方。外台“炙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组成组成 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关于本方的方证及病机关于本方的方证及病机 (1)心动悸
2、 心悸是一种自觉症状,患者感觉到自己的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现象。仲景书上的“心动悸”与心下悸、气上冲、惊、悸而烦、胸满等都有可能是“悸”或与“悸”有关的不同表述。(2)脉结代 “脉结代”是间歇脉的并称 伤寒论178条对结代脉作了很淸楚的注释:“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3)关于第177条“伤寒”二字。柯雪帆认为不应怱略本条经文中冠首的“伤寒”二字。(4)本方证病机及临床使用指征 本方证的病机为阴阳气血倶虚是毫无疑义的。但气血阴阳之虚又应以阴虚血虚为主。炙甘草汤方小
3、议炙甘草汤方小议 此方可以说桂枝汤的衍化方 即桂枝去芍药汤,更加人参,生地黄,麦门冬,阿胶,麻仁,连同淸酒合共十味 经方实验录曰:“本方有七方分阴药,三分阳药,阴药为体,阳药为用。”此方动静结合,阴阳兼备,结构严谨,面面俱到,剂量特重,用宏效彰,用得恰当,每收奇效 (一)关于本方的主药(一)关于本方的主药 (1)此方名炙甘草汤,用甘草四两。大多学者认为本方君药应为炙甘草 (2)本方用生地黄重达一斤,多有认为本方君药为生地黄者 关于生地、麦冬等在本方尚有一个作用是制约桂枝、生姜等辛燥之品。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说得好:“桂枝入心化气,变化而赤,然桂枝辛烈能伤血,故重使生地、麦冬、芝麻以清润之,使桂枝雄
4、烈之气变为柔和,生血而不伤血。”(3)炙甘草汤是桂枝去芍药汤 化而来,此方离开桂枝则通阳复脉无从说起 仲景条文中涉及“悸”或类似“悸”的条文约有二十多处。方剂近二十首,其中十六首用上桂枝 而与“脉结代,心动悸”最为近似的是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大多注家认为芍药阴寒酸敛,不利于胸阳的伸展。故21条方证要去芍药。但我以为心悸(胸满)而又与间歇脉并见才是必去芍药的原因 胸满很多时是心悸的不同表述,但有些胸满未必就是心悸,很多时仍用芍药的,如柴胡桂枝汤之“心下支结”,大柴胡汤之“心下急,郁郁微烦”,“心下满痛”,都不忌芍药。即使心悸
5、如果没有与间歇并见,也未必一定要去芍药。(二)(二)本方其他用药特点本方其他用药特点 (1)酒 本方以清酒七升,水八升煎煮。是仲景一个特色。酒起到“溶媒作用”,有利于地黄、麦冬等有效成分析出。(2)麻仁 不应以为麻仁只是润燥通便而怱略之。也不应以为不可解而以他药代之。徐灵胎说过:“一药有一药之性情功效”。(3)大枣 大枣也是容易被人忽视的一味,此方用三十枚是仲景方中用大枣最重者(三)(三)关于本方剂量关于本方剂量(四)(四)关于本方的煎服法关于本方的煎服法 本方经典煎服法:“上九味,以淸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本方水酒同煎,大多医者认为不用酒,效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伤寒论 甘草 小议 及其 临床 应用 黄仕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