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公元前16世纪至前3世纪,中国各地区文化逐渐融合。商周以后,中国北部已有强大 的文明,将其他族群、阶层纳入同政治、文化秩序。春秋战国接续已经发切的动力,扩大 了这一秩序的领域中国文化的特色,此时也呈现出来,此后又有两千余年成长。同时,中东 地区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个文明,则由盛转衰,后被边陲的波斯与希腊取代。两河、尼 罗河流域本是颇有活力的文化核心区但没能走向庞大持久的文化圈,却从此以下,分分合合, 终于淡出历史。先从地理形势讨论。中国北方黄土高原、黄土
2、平原、渤海湾平原三者一体,虽有山地, 却非天险南方则河川湖泊处处有之,偶有山岭,不成障碍。南北之间彼此密接,只有四川盆 地等地自成格局长江黄河两河中下游代表的南方与北方,形成各自的文化特色,又因彼此密 迩而交流频繁。南北两个文化系统,经常接触,又不断抗衡,最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融 合为一。中东两大文明则不同。两河地区北有高山,南有沙漠,难以逾越;其它方向通路狭窄埃 及在尼罗河谷地,两侧皆山,外面不是荒漠就是石磺山地。两河与埃及之间还隔了一个大沙 漠是以两个古代文明虽有接触,却不能密集交流。此间之征服者,只能马上取天下,而不能 有文化的涵化力,将不同文化系统融为一个可大可久的核心。中东地区各地
3、方文化,各自发展了独特的文字系统。两河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图像文字, 造字原则完全不同,始终无融合的可能。中国地区只出现了一套文字系统。它在新石器时代 即已肇瑞,于商周时代一系相承南方文化与北方交会时,南方可能并无文字,于是接受了北 方的文字。战国列国出土的文书,虽有歧异,大体相同,属于一系中国地区单一的书写系统, 实与其文化的融合关系密切。从思想方式而言,两河流域的文献,显示出二元对立的观念:淡水与苦水、山雨与干风, 皆难以调和。埃及古代的宇宙观,则为定于一尊的多元系统:法老是主宰,地方神祇各有职司。新王国时代,埃及向外扩张,接触异地文化,这套封闭的观念便难以自圆其说。8 .从小说塑造的不同类
4、型的人物的角度,总结概括小说表达的主题。9 .用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是本文构思的一大亮点,这种独特的视角在情节设计和形 象塑造上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分析。【答案】7. B 8.从以父母为代表的革命先烈(地下工作者)的角度,讴歌他们舍小 家顾大家的崇高情怀;从以“我”为代表的红孩子的角度,表现他们的艰辛,赞扬他们的 坚韧顽强;从以“周伯伯”为代表的革命者的角度,表现组织对烈士遗孤的关心呵护。9 .情节设计:以革命者的孩子来介绍革命活动,以亲历者(或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叙述, 既起线索作用,又能增强情节内容的真实感。孩子的眼界和理解力是有限的,这样不但给 读者留有思考的空间,还能省略很多笔墨,
5、使小说的叙述变得简洁。形象塑造:可以真实地 表现红孩子们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坚韧顽强的形象特点,并从孩子的视角去表现地下工作者 爱孩子但更爱事业的奉献和牺牲精神。【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杳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 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 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B项,“我爱做梦,梦中经常听到滴滴的声音”,是为了暗示父母作为地下工作者,在夜里 发电报,与前文“耳朵里听到的全是自己的心跳和喘息声”不构成呼应,也不是为了表现一 个孩子内心的压力和恐惧。故选B。【8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
6、内容和探究文章主题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内容,然后结 合文本内容和背景多角度探讨文本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本文通过“我”跟随地下革命者爸爸妈妈的切身经历,以及“我”妈妈被抓走却忍住眼泪等 情节,本文表现了斗争中孩子的坚强以及对白色恐怖的痛恨;文章通过爸爸妈妈对革命的毅 然决然的精神和结尾,孩子齐呼妈妈,通过周伯伯等人的言行,表现革命者舍小家为大家英 勇献身的革命精神。本文也突出了对革命先烈的礼赞.整理概括即可。【9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小说的叙事视角艺术效果的分析能力。一般说,小说的叙述视角有两层含义, 一是叙述者的叙述视角,也就是作者的叙述视角;一是人物的叙述视角,即小说中的人物的
7、 叙述视角。前者,主要表现为人称的变化,即第一、二、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后者,就是小 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看事。小说叙事视角的独特运用具有陌生化的效果;人物不同、人 称不同效果也不同。本题中,叙述视角是从某人物角度看人看事,是儿童视角。儿童视角,稚嫩童真;儿童视 角具有陌生化的效果。本题中,在情节安排上,“红孩儿”父母的形象更多通过红孩儿视角 的叙述,所以在组织答案时要综合正面与侧面的人物形象叙述与描写,这样人物形象才会更 加立体、干满和完整。以革命者的孩子来介绍革命活动,以亲历者(或第一人称)的视角来 叙述,既起线索作用,又能增强情节内容的真实感。孩子的眼界和理解力是有限的,这样不 但给读者
8、留有思考的空间,还能省略很多笔墨,使小说的叙述变得简洁。在形象塑造上,从 革命地下工作者角度分析,“红孩儿”父母忠于信仰、勇于献身。对党的革命事.业,坚定忠 贞。对待叛徒,当机立断果敢锄奸:对待敌人,冷静沉着、善于周旋、富有斗争经验;对待 突如其来的险境,英勇无畏,随时做出牺牲的准备。其次,从为人父母角度分析,充满亲子 温爱又不忘大义。对待“红孩子”,具有一般父母的舐犊情深和温爱之情,又有舍小家为 大家的高尚情怀。【点睛】分析人物形象的五种角度:从所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方面。从塑造人物形象都的方法即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从情节的发展
9、入手透视人物思想性格。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日:“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 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 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 道者。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
10、格 推赏纳栗人间诣郡学引进太子与之进论访白鹿洞书隗址奏复其坦为学规倪守之。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荼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栗人未推赏, 辞职名。纳栗赏行,遂受职名。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躅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费日 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 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单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 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日:“朱熹政事却有可观。”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笔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 而至者,豆饭藜羹,半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
11、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其为学,大抵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的。 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寰没,朝廷以其“四书”训说立于学官。 平生为文凡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庆元二年,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 落职罢祠,门人蔡元定亦送道州编管。四年,熹以年近七十,中乞致仕。五年,依所谓。明年卒, 年七十一。(选自宋史朱熹传,有删改) 【注】荒政:赈济灾荒的措施。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 /学规俾守之B.
12、讫事/奏乞依格推赞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 为学规俾守之C.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所 欲旧/为学规俾守之D.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登 旧/为学规俾守之11 .卜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 的称号,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A. “九考”指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每年秋天,各州举行,第二年春天, 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B. “四书
13、”,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 为“四书”,它们都是儒家经典。C.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与“乞骸骨”“下车”同 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A.朱熹自小聪慧过人。读孝经,只看过一遍,就知道为人的是与非;和小伙伴玩耍,只有 他能画出八卦图形,他的父亲感到惊奇。B.朱熹注重人才培养。任同安县主簿时挑选德才优异之人做学生,每天给他们传授古圣先贤 提升自身修养之事和治理人民的学问。C.朱熹关心民众疾苦。浙东闹大饥荒,在朝廷奖赏救荒之人后,他才肯再次受职赴任,并随即 写信召募米商,免商税,征粮救灾。D.朱熹一生
14、著书颇丰。认为古代圣贤的思想学说流散在典籍之中,于是,他竭尽精力,深入探 究圣贤的思想准则,并著书共一百卷。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2)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答案】10. B 11. D 12. A. (1)朱要每天出外调查访问人民的疾苦巡察走遍浙东全境都是单人独车不带随从,所到 之地人们都不知他是什么人。(2)(朱熹)常常(需要)向别人开口借钱来维持生活,但是对于不合道义的钱却一分不取。【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 对称,
15、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 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译文:事情 结束了,朱熹上表请求按照规定的标准奖贡献粮救灾的人。他还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 生给他们讲学。还找到了白鹿洞书院的遗址,奏请朝廷重新修复,并亲自制订白鹿洞书院学 规,让学生们遵守。“讫事”的意思是“结束了事情”动宾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句子,所以在“讫事”后断句, 排除C、D两项;“纳栗人”是“推赏”的宾语,所以在“纳粟人”后断句,排除A项。 故选B。【II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
16、代的称 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 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 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D项,“与乞散骨下车同义”错误,“致仕”指的是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 正常退休叫作“致仕”;“乞骸骨”指的是“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 家安度晚年;“下车”指的是官吏初到任。三者是不同的。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 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 一般有故意拔
17、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 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A项,”和小伙伴玩耍,只有他能画出八卦图形”错误,依据原文“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 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可知,小伙伴们看到朱熹画出了八卦图形,但这并不等于只有朱要 能画出。故选A。【13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 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赋分点:(1)钩
18、访,调查访问;民隐,人民的疾苦;按,巡察;屏,不带。(2)称贷,开口借钱;给用,维持生活?非,不合;一介,一分。【点睛】课外文言文 阅读理解题目四步骤: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 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 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FI。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文 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
19、会给出 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 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 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型选择对应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 事半功倍。参考译文: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徽州婺源人。他父亲朱松字乔年。朱要从小聪慧过人,刚能够讲 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说:“这就是天。”朱熹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父亲觉得十分惊奇。 到他入学跟从老师读书时,老师教他读孝经,他看过一遍,就在书上写道:“不能像这
20、样去 做就不能算作一个人!”他曾经和一群小孩子在沙上玩耍,独自一人端端正正坐着用手指在 沙地上画,别人一看,原来是一幅八卦图形。十八岁参加乡贡考试,后考中绍兴十八年进士。 在出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期间,他挑选本县德才优异的人当自己的学牛.,每天给他们讲授古圣 先贤讲求自身修养和治理人民的学问,他还下令禁止妇女出家当尼姑道士。淳熙五年,朱熹受命掌管南康军。到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赈 济灾荒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事情结束后,朱熹上表请求按照规定的标准奖赏献粮 救灾的人。他还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还找到了白鹿洞书院的遗址, 奏请朝廷重新修复,并亲自制订白
21、鹿洞书院学规,让学生们遵守。当时浙东发生大饥荒,宰相王淮上书请求改任朱熹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要求他当 天轻车前往就任。(然而)又因为朝廷对南康主动献纳粮食救荒的人没有给予奖赏,朱熹辞谢 了这一职务,等到朝廷的奖赏颁发后,他才受职赴任。朱熹就任后,立刻给其他州郡写信,召集 米商,免除他们的商税,等朱熹到达浙东,外地商船运来的粮食已经聚集了很多。朱熹每日查 访民情,到州县巡行考察,单车独行,不带随从,所到之地,人们都不知道他的身份。郡县的官 吏害怕他的严峻的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辖区之内秩序肃然。所有丁钱、役法这类规定条 款,如对百姓不利,他全部整理出来加以革除。朱熹在赈济灾荒之余,还按照实
22、际进行规划, 一定为百姓做长远的打算。有人毁谤朱熹,说他政务荒硫,皇上对王淮说:“朱熹政绩却是大 有可观啊。”朱熹在考中进士后的五十年里,外地做官只有二十七年(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 二十七年),在朝中做官才四十日。家境一向贫寒,以至常常断粮,但他却能安然处之。有的学 生从远方来向他请教,他就用豆饭藜汤来招待,并和他们起吃饭。朱熹常常(需要)开口向别 人借钱以维持生活,但是,对于不合道义的钱,却分不取。朱要做学问,大致通过深入探究事 物的原理,掌握其内在规律,并自我检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他曾说过,古代圣贤的思想 学说流散在典籍之中,由于圣贤经书的宗旨没有阐明,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也就
23、含混隐晦。于 是,朱熹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他所写的书在世上广泛流传。朱熹死后,朝廷 把他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作注的书作为学校的教材。朱熹一生写的文章共一 百卷,他的学生的问答一共八十卷,还有别录十卷。庆元二年,沈继祖任监察御史,上书诬告朱 熹,罗列了朱熹十大罪状,皇帝下诏免掉了朱熹的职务,也取消了朱要的祠官俸禄,朱熹的学 生蔡元定也被流放到道州,在地方官吏监管下居住。庆元四年,朱熹以自己快满七十岁为理由, 申请退休。庆元五年,皇上同意了他的请求。庆元六年,朱熹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安定城楼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搂,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叱王
24、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鸩雏竟未休。【注】贾谊认为“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思者六”,因此“数上书陈 政事,多所欲国建”,但文帝并未采纳他的建议。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不 得志,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回 天地,即扭转乾坤。13 .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开篇点题,寄情 于景,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颔联上句表现对贾谊才华的欣赏及其未得君王赏识的遗憾,下句由土粲的典故可知此时 诗人有依附于别人且不得志的类似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渭南市 富平县 2020 届高三 语文 上学 第一次 摸底 考试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