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设计中的心理学原则.docx





《多媒体教学设计中的心理学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教学设计中的心理学原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多媒体教学设计中的心理学原则梅耶多媒体教学设计10条原则:依托媒体技术实现意义学习学习者的学习不应只局限于知识的保持,更重要的是要具备问题解 决和迁移能力,即学习者须对所学材料主动进行选择、组织以及整合, 理解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的一般原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以解决新 问题,从而实现意义学习。教师则须为学习者创设学习环境,提供学 习经验,使其能有效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新问题(Mayer, 2002)。 然而,教学中如果单纯采用语词或画面呈现信息,均不能充分利用人 类用于信息加工的双重通道,而且会出现某一通道认知过载而另一通 道处于闲置的状态,从而造成认知资源的浪费。梅耶正是在这一背景 下提出了多媒
2、体学习与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应该同时采用语词与画面 呈现信息,以帮助学习者充分利用自己的认知资源,实现意义学习(Mayer, 2009)。多媒体教学是指用语词和画面共同呈现信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语词可以是印刷的文本,也可以是口头的言语;画面可以是静态的, 如照片、图画、插图、地图等,也可以是动态的,如录像或动画等。 信息呈现的媒介有很多,其中包括最常见的书本、电脑、电视等,它 们都可以将语词和画面两种信息表征形式有效结合在一起,共同呈现 信息。梅耶认为多媒体学习是一种知识建构,而这种知识建构观主要 基于以下三条原则:一是双重通道原则,即人类有两个信息加工通道, 后对画面进行信息加工。这就意
3、味着学习者要在工作记忆的一个通道 内将先呈现的信息一直保持到后一信息呈现时。然而,由于工作记忆 任一通道的容量都非常有限,而且信息在工作记忆中存储的时间也很 短暂,所以学习者在信息加工通道中最先保持的信息,待后一信息呈 现时已经所剩无几,因此学习者也就很难在工作记忆中将两种不同的 表征联系起来,因而无法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时间临近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是梅耶与其同事经过多次实验之后 得出的结论,不过梅耶也指出了时间临近原则的边界条件:当言语信 息和图像信息都很简短时,以及当学习者自己可以控制学习的节奏或 步调时,时间临近原则的效果并不明显。二、善用必要认知加工的多媒体教学原则所谓必要认知加工,是指在
4、工作记忆中对必要材料建构心理表征的 认知加工。梅耶认为,必要材料是指那些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 的、课中的核心信息(Mayer, 2009) o然而,如果学习材料特别复 杂,同时学习者已有的相关知识又不够,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必要认知 负荷出现过载。根据认知负荷理论,必要认知负荷(又称“内在认知 负荷”)通常是由材料所包含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学习者已有相 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的,因此通常认为必要认知负荷是无法改变的。 然而,范梅里恩伯尔(J. J. G. Van Merrienboer)等学者认为这一假 设是根本站不住脚的(Van Merrienboer, 2003),而且很多学者已 经针对学
5、习材料提出了一些降低必要认知负荷的教学策略。为了降低 必要认知负荷,梅耶共提出切块呈现、预先准备、双重通道三条多媒 体教学设计原则(Mayer, 2009)。1 .切块呈现原则所谓切块呈现原则(Segmenting Principle),是指将所学材料分 块呈现,而不是以一个连续体的形式不间断呈现。切块呈现可以让学 习者按照自己的学习步调学习,从而在迁移测试中有更好的表现(Sorden, 2005)。很显然,切块呈现也是针对计算机环境下的学习 而言的,学习者可以在一屏的内容学习完成后再学习下一屏的内容。 如果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必要材料于学习者而言非常复杂,而且在学 习过程中他们根本无法按照自己
6、的步调在电脑上一屏一屏地学习,那 么接下去学习者就有可能没有足够的认知资源用于组织语词和画面, 形成相应的言语模式和图像模式,以及把这两种模式整合在一起。如 果将学习材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割成一些小块,在多媒体学习环 境中学习者可以自己控制学习节奏,即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对 材料进行选择,那么他们将会留有足够的认知资源将必要材料组织成 一个连贯一致的认知结构,并将这些认知结构与自己已有相关知识整 合起来,进而完成深层认知加工。当然,切块呈现原则并非在所有情境下都适用。梅耶指出,只有当 所呈现的材料十分复杂,材料呈现速度块,以及学习者不熟悉所呈现 的学习材料时,切块呈现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所
7、起到的作用才会最显 著(Mayer, 2009)。换言之,切块呈现对原有知识水平低的学习者 来说尤其适宜,因为他们可以主动控制学习的步调(杰伦范梅里恩 伯尔等,2015)。2 .预先准备原则所谓预先准备原则(Pre-Training Principle),是指如果学习者 预先了解一些主要概念的名称、特征,那么他们就会取得更好的学习 效果(Mayer, 2009)。如果学习者在学习一篇课文的过程中还必须 同时努力弄清楚文中一些新的术语表达的意思,那么他们用于理解课 文主题的认知资源就会相应减少。换言之,他们将没有足够的认知资 源用于学习材料心理表征的建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必要认知加工过 载(Ma
8、yer & Moreno, 2003)。然而,如果学习者长时记忆中已经存 储了一些关键术语,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就会有充足的认知资源用 于建构学习材料的心理表征。在学习者缺乏相关知识的情况下,为避 免出现必要认知加工过载现象,可以让学习者预先了解学习材料中的 一些关键术语和事物的一些关键特征。学习者可以将必要认知加工分 两次进行,第一次主要是在预先准备中建立成分模式,第二次则是在 后面的正式学习中建立心理模式。一旦成分模式已经建立,那么学习 者在后面建立心理模式的过程中就可以投入全部的认知资源,这样学 习的效果就会更好。例如,小学生学习语文课文前,教师通常会花一 定时间先教孩子们学习一些生字、
9、生词,弄清楚这些字、词的意思和 用法,然后再学习课文,目的就是为了建立成分模式,以便让孩子们 在后面学习课文时能投入充分的认知资源,将课文建立起连贯一致的 心理表征,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当然,预先准备原则其实也是 在强调学习者先备知识在学习新材料中的重要性。所以,预先准备原 则的第一个边界条件就是学习者不熟悉学习材料,而另外两个边界条 件分别是学习材料复杂和学习过程进行得太快。3 .双重通道原则所谓双重通道原则(Modality Principle),是指学习者根据画面 和画面解说学习比根据画面和画面的文字说明学习能取得更好的学 习效果(理查德-E.梅耶,2006) o人类用于加工信息的通
10、道有两个: 听觉信息加工通道和视觉信息加工通道。只有当学习者在每一通道中 保留了相关信息,并分别把相关信息组织成一个连贯一致的心理表征, 最后把这两个通道中的不同心理表征一一听觉心理表征和视觉心理 表征整合在一起,学习者才能实现意义学习。在多媒体学习环境下以 动画和屏显文字组合的形式呈现的信息都属于视觉信息,而且都将在 视觉通道中完成信息加工,这样画面和文字会在视觉通道中相互争抢 有限的认知资源,势必会造成视觉通道出现过载现象。此外,如果学 习者过分注意屏显文字信息,那么他就可能会错过一些关键的动画信 息,反之亦然,因为学习者不可能将图像表征与相应的言语表征同时 在工作记忆中保留(Mayere
11、tal. , 1998)。相比之下,如果学习材料 是以动画和相应的解说组合形式呈现,那么动画信息就会在视觉通道 中加工,而与之相对应的解说信息则在听觉通道中加工,这就充分利 用了两个不同通道中的认知资源,将工作记忆中的两个信息加工通道 都激活了,从而产生了通道效应(Modality Effect) (Mousavietal., 1995) o而且由于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将屏显文字替换成了口头解说, 亦即将原本在视觉通道中产生的一部分认知负荷释放到了未被利用 的听觉通道,这样两个信息加工通道都被利用,从而实现了两个通道 之间认知负荷的平衡,当然也不会出现认知负荷过载现象(理查德-E. 梅耶,2006
12、) o然而,双重通道原则也有其适用范围:只有当学习材料特别复杂, 材料呈现的速度非常块,以及学习者对动画解说中的言语相对熟悉的 情况下,其效果才会特别显著。但是如果所授课中包含了很多技术词 汇和符号,或者学习者并不是材料用语的本族语使用者,那么相比之 下,屏显文字可能比口头解说更加适合(Mayer, 2009) 0三、促进生成认知加工的多媒体教学原则所谓生成认知加工,是指以理解材料为目的的认知加工,它包括将 输入的材料组织成连贯一致的结构,其中包括图像结构和言语结构, 并且将这两种结构的结合体与学习者先前的相关知识整合在一起(Mayer, 2009)。梅耶共提出四条促进生成认知加工的多媒体教学
13、 设计原则,分别为多种媒体原则、个性显现原则、原音呈现原则、形 象在屏原则。由于后三种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都是基于计算机的教学, 其中个性显现原则主要指用对话的形式呈现信息,而原音呈现和形象 在屏则是个性显现原则的延伸,因此这三条原则可以视为一种原则。1 .多种媒体原则所谓多种媒体原则(MultimediaPrinciple),是指学习者同时从 语词和画面中学习所获得的学习效果比仅从语词中学习的效果要好。 根据多种媒体原则,如果用语词和画面同时呈现信息,那么学习者就 可以同时建构言语心理表征和图像心理表征,并且将这两种心理表征 联系起来,即进行生成认知加工。然而,如果只用言语或图像呈现信 息,那
14、么学习者只能建构单一的言语或图像心理表征,从而也难以将 两种心理表征结合在一起。根据多媒体信息传递观,无论是语词还是画面,都是呈现同一信息 的不同媒介,而信息可以被视为一种客观商品,因此它可以从外部世 界传输到人类的大脑当中(Mayer, 2009)。担当传递任务的可以是 语词,也可以是画面,而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即信息被存储在学 习者的信息仓库一一长时记忆中,信息传递论者由此认为没有必要采 用多种媒体呈现信息。另外,语词因其简单高效,所以一直以来成为 人类信息呈现最常用的方式,而插图或动画则显得是一种多余。然而, 根据梅耶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语词和画面是表征知识的两个性质 不同的系统,而
15、且语词和画面所承载的信息是通过两个性质完全不同 的信息加工通道来加工的,每一个通道都将产生不同的心理表征,即 言语心理表征和视觉心理表征,这两种心理表征在性质上也是不对等 的,因此不能相互取代。另外,多种媒体呈现可以让学习者选择和组 织语词和图像,并且把语词和图像经信息加工后形成的不同心理表征 整合在一起,这正是实现意义学习最关键的一步。然而,梅耶和加利尼的研究同时指出,多种媒体原则对学习者的学 习所产生的效果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所掌握的专门知识, 对缺乏相关经验的学习者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可能对相关经验非常 丰富的学习者没有效果,甚至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即产生卡柳加等研 究者所说的“
16、专门知识反转效应” (Expertise Reversal Effect)(Kalyugaetal. , 2003)。2 .个性显现、原音呈现、形象在屏原则所谓个性显现原则(Personalization Principle),是指在多媒 体教学环境下,如果采用对话风格来呈现言语信息,那么学习者的学 习效果会更好(Mayer, 2009) o梅耶等人认为,促进意义学习有两 条重要途径:第一条途径是采用各种教学策略设计多媒体教学材料, 以便帮助学习者降低认知负荷。以上所分析的一些多媒体教学设计原 则就是降低认知负荷的有效策略,因为它们能帮助学习者减少不必要 的外在认知加工,并把释放出来的认知资源
17、用于深层认知加工。第二 条途径是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让学习者充分利用自己的 认知资源对学习材料主动进行深层认知加工,即将材料组织成连贯一 致的心理表征,然后把视觉表征和言语表征联系起来,并与学习者原 有相关知识整合在一起(Mayeretal. , 2004)。多媒体学习环境并不 一定会刺激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因为环境仅仅是一个潜在的东西,只 有通过适当的行为才能将某些东西变成现实,环境并不具备必然刺激 人们的固有特性(阿伯特班杜拉,1988)。在多媒体学习环境下, 如何通过设计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以便让 他们主动进行认知加工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任何学习都可以视为学
18、 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课本作者等之间的一种对话,因此学习是一种 社会事件。在基于计算机的学习环境下,任何社会暗示都会影响学习 者的学习动机,多媒体学习中的一些社会因素同样可以影响学习者的 认知过程(Lepperetal. , 1993) o梅耶指出,在多媒体学习环境下 可以采用个性显现教学设计原则来达到社会暗示的目的。在基于计算 机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中,个性显现原则就是采用对话风格呈现语词信息、使用真人声音而非机器合成声音,以及将真人形象显示在电脑屏幕上等方法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采用对话风格呈现学习材料,会让学习者将自己作为一个参照点, 并产生强烈的社会存在感,学习的兴趣也因此而增加,学习参
19、与度增 强,而且有利于学习者利用自己的认知资源对新输入的信息进行积极 的认知加工,最终达到意义学习的目的。多媒体教学材料所体现出的 这种社会暗示,能够使学习者产生社会反应,并激发学习者的深层认 知加工,从而在保持与迁移两个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梅耶把这一理 论称为“社会中介理论(Social Agency Theory) (Mayer, 2009)。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多媒体解释的设计主要受设计者对教学性质 的认识的影响。梅耶认为在教学上存在两种假设:一种是教学的相互 作用假设(Interactive Hypothesis),即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呈 现信息,还要帮助学习者如何更好地利用认知资源
20、主动加工信息,学 习者与学习材料之间存在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另一种是教学的传递 假设(TransmissionHypothesis) (MorenoetaL , 2000)。根据教 学的相互作用假设,学习者对教学材料的加工程度取决于由教师的语 言风格所激发的学习者心理互动水平。在相互作用假设视域下,以自 我参照的对话方式对信息进行解释,可以激励学习者主动理解学习材 料的意义(Doctorowetal. , 1978) 然而,根据教学的传递假设,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涉及三个步骤:首先,说话者将某一观念编码成信 号;然后,说话者将信号传递给接收者;最后,由接收者对所接收到 的信号进行解码(Reyno
21、lds, 1998)。依据教学的传递假设可以推断, 无论教学材料是用对话风格呈现还是以正式形式呈现,学习者最后所 获得的学习效果是一样的,因为在基于计算机的教学环境下,无论信 息采用哪种形式呈现,都包括了视觉信息和言语信息,只是呈现风格 不同而已。然而,根据梅耶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教学并不是知识 的传递,如果学习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那么他们往 往很难实现对信息的理解,其学习结果也只能是一种机械的记忆。然而,个性显现原则也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首先,个性显现 原则不能过度使用,即虽然所使用的一些表达采用的是第一和第二人 称,显得非常友好,但是其中并没有包含任何有用的信息,相反它
22、们 却变成了前面所探讨的“花边细节”,从而妨碍学习者有效学习。其 次,如果学习者对教师不熟悉,个性显现原则可能会更加有效。原音呈现原则和形象在屏原则(Voice & Image Principles)可以 视为是对个性显现原则的拓展和延伸,它们都是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 教学设计策略。然而,无论是原音呈现原则还是形象在屏原则,其有 效性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检验。原音呈现原则是指在用多媒体呈现信 息时,采用原人真音讲解与用机器合成的声音相比,前者更能给学习 者一种社会存在感,学习者会觉得自己就好像与某人在直接交谈(Mayer & Sobkoetal. , 2003) o另外,纳斯和布雷夫的研究也证明一
23、个负责视觉信息加工,另一个负责听觉信息加工;二是容量有限原 则,即每一个信息加工通道一次同时加工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三 是主动加工原则,即学习者必须主动去选择、组织与整合信息(Clarketai. , 2016) o在多媒体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进行三种认知 加工:外在认知加工(又称无关认知加工)(Extraneous Processing) 必要认知加工(Essential Processing)和生成认知加工(Generative Processing) (Mayer, 2005) o多媒体教学设计应该尽量减少外在 认知加工,善用必要认知加工,促进生成认知加工。基于多媒体学习 认知理论,梅耶
24、一共提出了 10条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目的在于充 分利用人类有限的认知容量,帮助学习者积极进行认知加工一一主动 选择信息、组织信息和整合信息,最终实现意义学习。一、减少外在认知加工的多媒体教学原则如果课程中包含一些有趣但与教学目标无关的细节,以及教学设计 混乱,即斯威勒所说的因为教学策略不当导致学习者所进行的一些学 习活动与图式的获得没有任何关联(Sweller, 1994),这样势必会 耗费太多的认知资源进行一些无关教学目标的外在认知加工,以致学 习者没有足够的认知资源用于必要认知加工和生成认知加工。为减少 无关材料的外在认知加工,梅耶提出聚焦要义、提示结构与控制冗余 三条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媒体 教学 设计 中的 心理学 原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