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墓——白居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李白墓——白居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墓——白居易.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李白墓唐代白居易采石江边李白坟, 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 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 就中沦落不过君。【注释】李白墓:唐代大诗人李白死于当涂(今属安徽),初葬龙山,元和十二年 (817年)正月迁葬青山。今安徽马鞍山南采石山下采石镇犹存墓址。过往诗 人到此多有吟咏。采石:即采石矶,原名牛渚矶,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东 岸,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较狭,形势险要,自古为大江南北重要 津渡,也是江防重镇。田:指墓地。可怜:可叹,可悲。荒垄:荒芜的坟墓。穷泉:泉下,指埋葬人的地下,墓 中。惊天动地:形容发生的事情极不寻常,令人震惊。但是:但凡是,只是。薄命:命运不好,福分差。就中:
2、其中。沦落:落魄, 穷困失意。君:指李白。【译文】在采石江边,无边的野草围绕坟地,远接白云。可悲的是这荒坟深穴中的枯骨,曾经写过惊天动地的诗文。只要是诗人,大都命运不好,而诗人穷困失意,谁也没有超过李君。【赏析】李白诗名垂于千古,但生前遭遇不幸,漂泊沦落,死后萧条,墓地简陋。斯人而有斯遇,诗人凭吊之际,自是感慨万千。诗中写李白墓地的荒凉,对李 白诗文成就表示了由衷的推崇和钦慕,而对其一生潦倒,更寄予了无限的同情。诗的开头两句写李白墓地的简陋和荒凉,通过对李白墓周边环境的描写烘 托出了一片萧索悲凉的气氛。“可怜”两句说可怜那躺在荒野黄泉下的寒骨,当 他活在人世的时候,曾经写出过惊天动地的诗文。这里通过“可怜”、“曾有”这样 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词语,鲜明地展示出了李白诗文的伟大和一代诗仙死后 墓地的凄凉这一矛盾,直接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悲愤之情。尽管死后凄凉冷漠, 但李白是不朽的,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文永远留在人间,永远为人们所喜 爱。最后两句提出诗人多薄命,而李白才愈高则命愈薄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 李白起伏坎坷的一生深切的同情和不平,也从侧面再次赞颂了李白的伟大。结 尾言不尽而意亦不尽,耐人寻味。此诗的形式采用七律变体,六句包孕丰富,感慨深沉。全诗用李白杰出的 成就,与李白坎坷的命运、死后墓地荒凉和后世文坛的暗淡组成了多重对比, 从而赋予了作品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李白 白居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