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匆匆》(教案)-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
《8《匆匆》(教案)-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匆匆》(教案)-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8匆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悟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无奈、感伤和留恋的情感,并在此基 础上有感情诵读。2、学习作者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无形的光阴进行有形化,具体 化,想象化的描写方法,懂得应该珍惜时间。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无形的光阴进行有形化,具体化, 想象化的描写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小学的六年时光,一转眼就要从我们身边匆匆而逝了,想不想留 住时光飞逝的脚步,让我们小学的日子再长一点呢?可是,这样的想 法能实现吗?上节课,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文字走进了他的散文匆匆知 道了他运用连续发问、直接抒情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他面临日子一去不复返的无奈和惆怅之情。看着自然的枯
2、荣、思绪的变迁, 作者忍不住感叹道:于是,他怅然自问道:春去春又来,花谢花又开,自然万物皆可 循环往复,唯有日子一去不复返,于是作者这样写道:面对匆匆流逝 的时间,看着自己渐渐空虚的双手,作者忍不住又一次感怀到作者的 八千多日子匆匆而逝,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节 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细腻的笔触一起追寻时间的踪迹吧。二、深入研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领悟表达方法。1、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时间是怎样匆匆走过的,画出 有关的句子,在旁边写上你的批注。(1)、作者抓住生活中的那些细小的事情来写的?从中感受到了 什么?(2)、作者除了写生活中的小事,他还写了什么呢?(3)、作者运用了
3、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太阳的?(4)、在这段话中,还有哪些词语,能体现出拟人的修辞手法?(5)、作者运用这几个拟人化的动词将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 像生动展示了时间的速度越来越快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八千多日子来 去匆匆,在看看几组句子,几个分号,作者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6)、时间像个不听话的孩子,匆匆的走了,所以作者只能叹息, 从叹息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无奈、惋惜)(7)、小练笔24岁的朱自清觉得八千多日子,都是在洗手、吃 饭、默默等生活小事中溜走,那亲爱的孩子们,你们也已有四千多日 子了,这些日子是怎样溜走的呢?赶快拿起笔,仿照作者的写法,写 一写吧(注意:动词灵活多变的运用)2、指名读第四
4、自然段,思考(1)、作者在这个自然段发出了几次疑问?(2)、作者发出这么多疑问,他有回答吗?作者进行了几次回答?作者首先发出的疑问是什么?作者的回答是什么?感受到作者的什 么?作者为什么会徘徊呢?作者除了有这样的疑问,他又问了什么呢?作者的回答是什么?(3)、作者在这句话中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4)、孩子们,作者提出了这么多疑问,却只回答了两个,他有 其他的回答吗?请同学们思考思考。你来问,我来打答。S1: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 呢?S2: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S3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S4: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S5:我赤裸裸来到这
5、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S6: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请孩子们再次读 文,思考:作者在这又一次连续发问,他想抒发内心怎样的情感呢? (板书:不敢虚掷光阴,力求上进的决心)3、学习第五自然段难怪他又一次发问:好处:其实这句话在课文中第一自然段也出现过。所以说在结构 上是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引人深思。而在结尾处在一次发问不仅有 对时光流逝的不舍,更有想要珍惜时间,不白白走着一遭的决心呀。 三、拓展延伸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可以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 自己的情感。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对时间有了新的认 识与理解。谁能说一说,能对时间的认识?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匆匆 教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