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教案 第5课 了解见面礼仪.docx





《《社交礼仪》教案 第5课 了解见面礼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交礼仪》教案 第5课 了解见面礼仪.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了解见面礼仪课时2 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1 )掌握见面礼仪中的称呼礼仪、介绍礼仪、名片礼仪和握手礼仪(2 )能够与同学协调配合,提升协作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见面礼仪中的称呼礼仪、介绍礼仪、名片礼仪和握手礼仪 教学难点:见面礼仪中的称呼礼仪、介绍礼仪、名片礼仪和握手礼仪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演不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课前任务T考勤(2 min )一课程导入(10 min )一传授新知(73 min )一课堂小结(3 min ) 一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
2、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 学完成课前任务通过网络了解见面礼仪的相关知识;回想检查自己日常生活中在见面礼仪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学生】完成课前任务通过课前任务, 让学生对见面礼 仪的内容有所了 解,并进行自我检 查、审视考勤(2 min )【教师】清点上课人数,记录好考勤【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 织纪律性,掌握学 生的出勤情况课程导入(10 min)【教师】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案例一聚会上碰壁的孙先生 (详见教材),让学生思考:孙先生在聚会上的表现有哪些 失礼之处?想要认识某人时,我们该如何做? 【学生】每5 6人一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在组 内轮流发言,阐述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并
3、讨论 【教师】需要参与到每组的讨论中 【学生】分小组阐述观点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并板书:了解见面 礼仪通过案例分析、 讨论,引导学生对 学习见面礼仪产 生兴趣传授新知(73 min )任务一、了解见面礼仪 一、称呼礼仪课堂小结(3 min)1 .女士优先2 .长者优先3 .职位高者优先4 .迎送客时分先后:迎客时,主人应先伸出手,主动与客人握 手,以表示欢迎;送客时,主人不可主动握手,而应待客人伸手握 别时才可与之握手,否则会有逐客之嫌。5 .先到者优先【礼仪小贴士】握手的顺序规则主要是用来律己的,而不是用 来苛求他人的。在社交活动中,当他人伸出手与自己握手时,即使 其违反
4、了握手的顺序规则,我们也应积极地伸手与其相握,否则是 有失礼仪的。(四)握手的禁忌1 .切忌用左手与他人握手。2 .切忌戴着手套、墨镜或帽子与他人握手,但女士着礼服、戴 薄纱手套时例外。3 .切忌拒绝与他人握手,若有手疾或手不干净,则应说明缘由, 以免造成误会。4 .切忌交叉握手(即当两人握手时,第三者将胳膊从二人的胳 膊上方伸过去与其他人握手),而应待他人握手结束后,再伸手相 握。5 .握手时,切忌将另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或用另外一只手拿着 东西。6 ,握手时,切忌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面无表情。7 .切忌在与他人握手后立即擦拭自己的手或洗手。【课堂互动】+【教师】请同学们分成几组,分设情境,根
5、据所学握手的顺 序及基本要领练习握手。【学生】实践、练习、讨论、评比【教师】做出总结,选出优胜组【礼仪知识窗】A【教师】通过让学生阅读常见的其他见面礼仪(详见教材),让学生了解鞠躬礼、拥抱礼、合十礼的礼仪要求,让学生根据交往对象及其民族习俗的不同,选用合适的行礼方式【学生】聆听、理解、记忆【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本节课学习了见面礼仪中的称呼礼仪、介绍礼仪、名片礼仪和通过这样一个 礼仪训练营的方 式,让每位学生都 参与到握手礼仪 的要领实践练习 当中,加深记忆, 并且由学生亲自 指正,锻炼了学生 对知识的掌握及 运用能力;在活动 中,与同学协调配 合总结知识点,巩 固学生对见面礼 仪相关知识
6、的理握手礼仪。希望学生能够积极、认真地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 培养与同学协调配合,提升协作能力。从而体会讲文明、懂礼貌在 日常交往中的作用和价值,树立讲文明、懂礼貌的意识。【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解和认识作业布置 (2 min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请大家课下及时复习本节课知识点,并以小组的形式对以下内 容进行练习巩固,由每组组长记录练习完成情况。1 .介绍礼仪的方式2 .递送名片和接收名片的礼仪3 .握手礼仪的方式【学生】完成课后任务复习巩固学到 的知识,并进行练 习,加深印象和理 解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实践操作性强,学生学习起来积极性身,互动性强。需要注意见面礼仪当 中的细节的问题,容易出错。
7、课下同学之间加强练习,相互指正,改进。【教师】讲授新知:称呼礼仪称呼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生活中的称呼按照与交往对象亲疏关系的不同,分为:1 .对陌生人的称呼(1)在较正式的场合,通常以先生称呼男性,以女士 称呼女性。(2 )在非正式场合,通常可按当地习俗,采用对方理解并可接 受的称呼相称。2 .对朋友、熟人的称呼(1)直接以姓名相称。这种称呼通常适用于平辈、晚辈或年龄相仿的朋友。(2 )只称其姓,不呼其名,并在其姓的前面加上老大 或小等字。这种称呼通常适用于关系比较亲密的朋友或熟人。(3 )不称其姓,直呼其名。这种称呼通常适用于关系很亲密的朋友或熟人。(4 )采用类
8、似于血缘关系的称呼,或者在这类称呼前加上对方的姓氏。这种称呼通常适用于邻居、街坊等熟人。3 .对亲属的称呼(1)对亲属本人的称呼。按照约定俗成的方式称呼。直呼其名或使用爱称。(2 )面对外人时对亲属的称呼。对自己亲属可采用以下称呼方式:在普通称呼前加家字。这种称呼适用于长辈或年龄比自己大的亲属。在普通称呼前加舍字。这种称呼适用于晚辈或年龄被自己小的亲属。在普通称呼前加小字。这种称呼常用于称呼自己的子女。对他人亲属可采用以下称呼方式: 在普通称呼前加尊字。这种称呼常用于称呼交际对象的长辈。 在普通称呼前加贤字。这种称呼常用于称呼交际对象的晚辈或平辈。 在普通称呼前加令字。这种称呼一般可不分辈分和
9、长幼。【礼仪小贴士】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尊人谦己已深 入人心,古代一些尊称、谦称被沿传至今。在现代交际场合中,适 当地使用这些尊称和谦称,不仅可以表现出对他人的尊敬,而且可以显示自己良好的文化涵养。(二)公务活动中的称呼1 .职务性称呼(1)仅称职务。(2 )在职务前加上姓氏。(3 )在职务前加上姓名。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称呼通常适用于极其正式的场合。2.职称性称呼(1)仅称职称。(2 )在职称前加上姓氏。(3 )在职称前加上姓名。这种称呼通常适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3.职业性称呼职业性称呼,即对于从事某些特定职业的人,直接称呼其职业。 一般而言,此类称呼前均可加上被称呼者的姓氏或姓名。4
10、.姓名性称呼姓名性称呼,即直接称呼交往对象的姓名。这种称呼与日常交往中对朋友、熟人的称呼相似,可根据具体 情况直呼对方姓名,或只称其姓,不呼其名,或只呼其名,不称其 姓。其中,只呼其名,不称其姓的称呼方式通常限于同性之间,且 常适用于上级称呼下级。5,性别性称呼性别性称呼,即根据交往对象的性别称其为先生或女士 O 当了解到对方的姓氏时,必须第一时间在称呼前加上对方的姓氏。 此外,在国际交往场合,通常还可称已婚女性为夫人。(三)使用称呼的注意事项.称呼多人时应有礼有序应按照先疏后亲、先长后幼、先女后男、先上级后下级的顺序 进行。1 .切忌使用错误的称呼,切忌使用不通行的称呼4 .切忌称呼外号5
11、.避免语音不当的称呼(详见教材)【学生】聆听、理解、记忆二、介绍礼仪【教师】讲授新知:介绍礼仪(可举例说明)介绍是指通过自己主动沟通或通过第三人从中沟通,从而使交 往双方相互认识、建立联系的一种社交方式。(-)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指与他人初次见面时,将自己介绍给他人,使其认 识自己。1 .自我介绍的方式和内容(1)应酬式自我介绍主要适用十某些公共场合和一般的社交场合。这种自我介绍的内容少而精,往往只包括姓名。(2 )公务式自我介绍主要适用于工作场合。其内容应包括姓名、所在单位及部门、担任的职务等。(3)交流式自我介绍主要适用于一般的社交场合,通常用于寻求与交往对象的进一 步父流和)勾通。这种自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教案 第5课 了解见面礼仪 社交 礼仪 教案 了解 见面

限制150内